隨著全球通信技術邁入5G-A(5G-Advanced)時代,通感一體化技術正成為構建低空智聯網建設的關鍵技術選擇。在近日召開的“2025無線電技術與應用發展論壇”上,中興通訊無線及算力產品戰略架構副總經理閆麗娟以“面向6G的通感技術演進及場景應用”為主題,分享了通感一體化技術在當前助力低空經濟發展,以及未來在微形變探測、環境重構等場景應用展望。
5G-A通感一體化技術有望成為低空智聯網建設的戰略選擇
5G-A通感一體化具備通信和感知能力,首先可以提供低空廣域連續網絡覆蓋,保障低空飛行器飛控鏈路及載荷鏈路的可靠通信和寬帶連接,第二,可以提供重點管制區域的低空安防,監測和預警黑飛無人機闖入,第三,在未來大規模低空高密度異構化飛行態勢下,監視無人機軌跡,避免黑飛無人機闖入航道造成安全事故,第四,為無人機衛星導航信號丟失的情況下提供輔助導航。
針對低空通信存在的越區干擾嚴重的問題,中興通訊創新的D3 ELLA解決方案實現以用戶為中心的穩態通信。針對高級別管制區域低空安防在虛警率、漏檢率方面的嚴苛要求,中興通訊推出以5G-A通感為主體結合低空雷達、無線電偵測、光電探測多元融合探測系統提升探測置信度,并通過探測管控平臺與反制設施聯動,實現探測、識別、跟蹤、取證、處置端到端解決方案。
通感技術向6G演進,無線頻譜價值持續擴展,帶來更多創新場景應用
面向6G時代,通感技術將進一步演進,帶來更多創新場景應用。閆麗娟重點分享了兩大價值場景。一個是微型變探測,大型橋梁、水庫大壩、山體斜坡是微形變探測的主要應用場景,當前已有的探測手段例如傳感器預埋、衛星測量、激光掃描、星載雷達等模式要么成本高要么精度低,6G通感系統可以實現單站大范圍探測覆蓋,并且精度在毫米級,為防災減災、結構健康監測提供全新手段。第二個是環境重構,通感技術將支撐對城市交通、城市建筑、設備狀態等信息的實時感知與重構,構建數字孿生世界中的“全息鏡像”,構建更高智能化水平的智慧城市和智慧工廠。
閆麗娟重點分享了6G通感的關鍵技術演進,例如在空口技術演進方面,基于載波相位反演的技術實現毫米級位移監測,是實現微型變探測關鍵技術,虛擬孔徑、空間超分辨技術可以顯著提升角分辨率,對于提升低空無人機的定位精度和低空密集化無人機的探測識別很重要。在多域協同方面,多站點協同感知、多模態感知、多頻段協同等技術可以提升探測范圍、定位精度和置信度。智能化也是6G通感技術演進非常重要的方面,基于多特征融合的AI目標識別,在恒定虛警率的情況下提升檢出率。
通感融合,構建泛在感知世界
閆麗娟總結到,通感技術從5G-A向6G不斷演進,其感知目標將從目標跟蹤演進為環境重構,感知精度從米級躍升至毫米級,感知價值也從傳統信息服務延伸至全息孿生與智能決策。這一技術路徑將助力構建一個“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泛在感知世界,為數字中國、智能社會、低空經濟等新興領域注入強大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