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7月31日消息(顏翊)昨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國家信息化發展報告(2024年)》。
《報告》分析了2024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情況網絡問卷調查結果。調查結果顯示,受訪網民普遍認為,2024年信息化在創新學習工作方式、提升生活服務水平、增強公共治理能力等方面發揮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明顯;受訪企業表示,2024年加強信息技術創新和人才培育,積極布局新產品、新應用、新業務,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
其中,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面,超80%的受訪者曾經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來查詢資料或搜索信息、內容摘要或輔助分析、生成文稿,較2023年增長近20個百分點。
在數字素養與技能方面,受訪者對于人臉識別支付、生成式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概念的判斷準確率分別達83.6%、62.5%和54.2%。
在我國軟硬件產品使用感知方面,84.8%的受訪者認為我國智能手機的性能水平提升較為明顯,超50%的受訪者認為我國智能穿戴設備和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的性能水平提升較為明顯。
從企業感知情況來看,在技術創新應用方面,超90%的受訪企業均表示在生產經營中使用過人工智能技術,其中,表示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提升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和“輔助新產品的開發和創新”的受訪企業占比均超過65%,分別比2023年上升1.2和6.5個百分點。
在云計算服務應用方面,24.4%的受訪企業表示公有云服務應用的比例超50%,比2023年上升0.5個百分點,13.0%的受訪企業表示“全部使用私有云”,比2023年下降8.6個百分點。
在技術研發布局方面,90%以上的受訪企業表示開展過前沿技術相關研發工作,其中,74.1%的受訪企業將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作為當前重點研發方向,比2023年上升19.1個百分點。
同時,數字企業發展面臨多種挑戰。在信息基礎設施方面,60%以上的受訪企業認為信息基礎設施升級對企業開展業務的影響非常大或比較大。
在國產軟硬件應用方面,超40%的受訪企業表示在“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不足,與其他設備難以集成適配”“缺乏成熟的生態系統和配套服務”等問題上較為突出。
在國際業務開展方面,53.6%、44.9%和39.6%的受訪企業表示“適應當地市場難度大,建立當地合作伙伴關系困難”“適應當地法律法規和商業環境的挑戰”“國際關系和環境影響”等對企業開展國際業務影響較大,分別比2023年上升21.7、12和11.9個百分點。
在企業創新發展方面,超40%的受訪企業表示面臨“相關技術產業生態不夠成熟”“高水平人才供給不足”“‘內卷式’競爭消耗過大”等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