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8月30日消息(蔣均牧)5G被公認為全社會、全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使能技術,正在開啟一個萬物互聯的全新藍海;工業互聯網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和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支撐力量,開辟了科技競爭、產業競爭的新賽道。那么5G與工業互聯網的碰撞,將為我們帶來怎樣的嶄新未來?
進入2019年后5G的步伐不斷加快,特別是6月6日牌照的正式發放掀起了中國5G商用的高潮。作為5G建設與發展的主力軍,中國聯通在內的三大運營商積極響應《中國制造2025》等計劃/政策號召,加快推動兩化深度融合,以滿足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與智能化升級的廣闊市場需求;在創新高地上海,聯通結合自身的通信管道技術、邊緣計算技術、云平臺服務以及資源優勢,在工業互聯網領域促進工業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和產業鏈上下游的能力整合,促進上海高端制造,助力“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工業協同發展。
8月30日上午,2019全球工業智能峰會在滬召開。中國聯通集團首席科學家范濟安在峰會的主旨演講中提出,國內工業總體發展水平與基礎程度仍存在差距、企業數字化水平有待提高,需要加速工業互聯網進程,推進5G 、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與工業生產的深度融合,支撐傳統企業轉型優化升級,為智能工業化生產提供新動力。
中國聯通集團首席科學家范濟安在峰會作主旨演講
在他看來,5G的低延時、高帶寬、大連接完全可以改變原來的一些落后生產流程和管理;除此之外,5G的增強能力,包括SA的網絡演進、邊緣計算(MEC)、網絡切片、亞米級精準定位等技術,都具備與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深度結合賦能行業的潛力。
按照“7+33+n”5G網絡部署,聯通今年將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杭州、雄安7個城市城區實現5G網絡的連續覆蓋,在33個城市實現熱點區域覆蓋,在多個城市定制5G的網中專網。在發言中,范濟安還介紹了5G結合人工智能,在裝備聯網預測性維護、機器視覺、質檢、人工智能+生產安全等工業領域的應用,并針對5G+人工智能在飛機、輪船、鋼鐵、港口、電子、家電等頭部行業客戶的落地案例進行了介紹。
上海聯通物聯網運營中心總經理、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長黃璿也在大會期間的“全球視野,共話工業智能生態構建”的圓桌討論上提出,新技術快速迭代,使得人們對網絡的訴求持續增加;新技術與制造業結合,帶來改變與機遇。而工業互聯網,就是要改變未來整個工業生產的基礎設施,提升生產效率、降本增效,優化產業鏈供給側關系。她表示,聯通的工業智能生態是圍繞“技術領先、平臺賦能、應用先導”這12個字進行構建,最終全方位促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