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4.0浪潮下,鋼鐵行業正經歷從“制造”到“智造”的深刻變革。記者走進位于長江新區智能制造產業園的湖北大明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只見車間內智能化設備相互配合,鋼卷入庫、切割、焊接等工序井然有序。AI“火眼金睛”實時感應貨物重量,協助機械臂進行裝貨、運輸;一卷卷鋼材通過PAD終端快速掃描,實時生成的相關數據同步上傳至云端平臺。
(大明金屬工作人員通過PDA終端掃鋼卷的二維碼,實現相關數據自動入庫)
作為華中地區領軍的大型鋼材配供和加工中心,湖北大明金屬以年加工20萬噸不銹鋼和100萬噸碳鋼的優勢,為客戶提供從原材料裁剪、切割、研磨、成型到焊接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其產品遠銷俄羅斯、意大利、澳大利亞等國家。
傳統生產模式下,訂單周期短、工藝環節多、質量管控難等問題,一直制約著企業向高端化、智能化邁進。為推動企業數智化轉型升級,中國移動湖北公司依托自身網絡技術資源稟賦,助力大明金屬打造華中地區鋼鐵粗加工行業首個“雙千兆+云+AI”智慧工廠,并于近日榮獲第三屆“光華杯”創新示范獎。
“過去,原材料入庫流程復雜,需要專員不斷測量并用紙筆記錄。現在,我只需要拿著PDA終端掃鋼卷的二維碼,相關數據就能自動入庫,真正實現有跡可循,有數可點。”大明金屬工作人員說道。隨著智慧能耗管理系統、工業AI視覺識別、工業機器人等數智化應用的上線,車間生產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逐步提高,預計實現年經濟效益增長千萬元左右。
(湖北移動技術人員對廠區網絡進行優化)
在鋼材出庫環節,基于“雙千兆+AI+云”技術,系統能實時感應貨物重量,并協助機械臂進行運輸、裝貨,加上管理系統“智慧大腦”及時安排車輛進出。“如今,貨物出庫由20分鐘降低至3—5分鐘,大大縮短交付周期,幫助企業降低價格波動風險。”大明金屬生產技術部部長周文斌介紹。
在算法技術的賦能下,RPA自動機運行機器人也在高效運轉中。當客戶通過網絡完成下單操作后,RPA機器人可依據實時生產數據進行智能排期,并將加工任務精準部署至各生產點位,顯著提升了訂單處理效率與產線響應速度。通過打通訂單管理、生產調度、物流協同的全鏈條智能響應,傳統鋼鐵加工企業正加速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升級。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以AI、算力網絡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重塑傳統制造業的生產模式。近年來,湖北移動聚焦鋼鐵、電力、汽車零部件等重點行業,持續深化數字技術融合應用。
(湖北移動助力大明金屬打造華中地區鋼鐵粗加工行業首個“雙千兆+云+AI”智慧工廠)
在鄂州攜手寶武集團鄂城鋼鐵建成湖北省首個“5G+全連接智慧鋼鐵工廠”,助力正泰武漢工廠打造特高壓“雙百萬”智慧工廠,賦能荊州恒隆建設新一代5G-A智慧工廠。通過一系列標桿項目的落地,湖北移動正以“5G-A+AI”技術為傳統制造注入“智造”新動能,推動產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全面升級,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