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國家啟動“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工程以來,通信普惠的種子已在神州大地生根發芽。十年間,從4G到5G再到5G-A,從“寬帶入戶”到“萬兆光網”,從基礎通信到算力賦能,技術的迭代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更重塑了社會的運行邏輯。十年間,中國移動北京公司(北京移動)始終堅持以“首善標準”踐行普遍服務使命,讓數字紅利從普及邁向品質,為首都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筑基:織就全域高速信息網,讓普遍服務“觸手可及”
北京移動以“新基建”為抓手,構建了覆蓋城鄉、技術領先的信息高速公路。目前,全市5G基站超8萬座,5G-A實現六環內及重點區域普遍覆蓋,千兆光網社區覆蓋率達95%,并已建成1000個萬兆光網試點社區。這一組數字背后,是偏遠山區居民首次視頻通話的喜悅,是社區老人通過遠程醫療問診的便利,是鄉村學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的可能——技術的“普遍”落地,正讓無差別服務從愿景變為現實。
賦能:以技術解行業之需,讓普遍服務“價值倍增”
從京雄高速的智能交通到中軸線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從福田康明斯的智慧工廠到亦莊5G-A無源物聯防電動車入樓設施,北京移動將普遍服務從“基礎連接”升級為“場景賦能”。在低空經濟領域,首創“通信+感知+定位+算力+智能”一體化解決方案;在車路協同方面,參與制定北京市車路云一體化標準,助力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建設。這些實踐表明,普遍服務已不僅是“覆蓋廣”,更是“性能優”——它正成為產業升級的催化劑、社會治理的新工具。
引領:布局新質生產力,讓普遍服務“面向未來”
面向算力、AI、6G等新賽道,北京移動以“技術普惠”為錨點,推動普遍服務向高階演進。
北京移動建成了中國移動智算中心北京節點,構建京津冀蒙5毫秒時延圈,打造“算網智腦”,讓算力像水電一樣隨取隨用;依托“九天”大模型,為能源、制造等領域提供“一企一策”AI服務,研發出智能評審、執法問政等應用,助力城市精細化管理;同時不忘前瞻探索,聯合產學研機構研發6G原型機,建成“通感算智融合平臺”,為未來泛在智能社會鋪路。
結語:以“新質普遍服務”點亮智慧社會
十年砥礪,從用得上到用得好,從基礎服務到價值創造,通信普遍服務已從縮小數字鴻溝的工具,升華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基石。當算力成為公共資源、AI融入千行百業、6G連接天地萬物,普遍服務的邊界被重新定義——不僅是技術的普及,更意味著機會平等與發展共享。站在新十年的起點,北京移動將繼續“首善”擔當,堅守數字賦能、為民謀福理念,讓以算力、AI、6G技術為代表的“新質普遍服務”成為北京市民的每日生活要素和首都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底座,共創智慧未來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