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融時報》報道,剛剛過去的一周,軟件巨頭微軟公司試圖收緊對AI行業的掌控,推出了一系列新產品,并宣布與OpenAI、英偉達以及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xAI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希望成為這場前沿技術競賽中脫穎而出的贏家。
這家市值達3.4萬億美元的科技巨頭在西雅圖舉行了年度Build開發者大會,公布了一系列與AI相關的最新進展,包括一個能夠通過簡單指令運行的強大編程“智能體”,以及一款供企業構建和管理多個此類數字助理的工具。
三位大亨圖什么?
在這個為期三天的大會上,還有一個引人注目的亮點: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馬斯克以及英偉達掌門人黃仁勛(Jensen Huang)等科技大亨都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出席了大會。
他們的亮相反映出,這些AI公司的命運正與微軟緊密相連。微軟擁有50年歷史,曾在移動時代失利,但如今在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的領導下,正在將自身打造成AI行業的中堅力量。
他們每一家都需要微軟的協助,才能將AI模型銷售給那些使用微軟Azure云計算基礎設施、開發者工具和辦公軟件的企業客戶。
“這不僅僅關乎某一個工具、某一個智能體或某一種形態,”納德拉在上周一表示,“我們希望共同打造的是一個平臺……我認為,這一次會激蕩出一些真正重大的成果,因為這不只是過去的簡單重演。”
馬斯克此前起訴了微軟,原因是該軟件巨頭與OpenAI達成了大約140億美元的合作。但是在本屆Build大會上,馬斯克與微軟簽署了協議,在微軟的Azure Foundry平臺上提供xAI的Grok系列模型。
馬斯克向納德拉的客戶承諾,他們的反饋將影響這些模型的未來方向。“告訴我們你們想要什么,我們就去實現它。”他表示。
隨后,黃仁勛在大會上對三千多名與會者表示,英偉達與微軟正“聯手打造全球最大的AI超級計算機”。他指的是英偉達先進芯片在微軟數據中心的部署。
奧特曼則表示,OpenAI的編程智能體Codex“與微軟旗下GitHub部門推出的編程工具深度整合”。
“微軟是AI領域的領軍者,是讓各類模型真正運轉起來的首選平臺、催化劑和組織者,”高盛分析師卡什·拉根(Kash Rangan)表示,“如果微軟贏了,其他人也能跟著獲利。”
微軟的優勢
納德拉表示,科技行業正處于“又一次平臺變革”的過程中。這是一種顛覆性的技術變革,正在重塑商品和服務的創造方式,類似于當年互聯網如何改變企業與個人的生活與工作方式。
投資者相信,微軟具備充分的條件來抓住這一轉變帶來的機遇。受市場看好其AI計劃的提振,微軟股價2025年迄今為止已上漲逾8%。
相比之下,由于特朗普加征關稅所帶來的沖擊影響美國股市,自年初以來,美國“七巨頭”中的大多數科技巨頭股價出現下跌。
早在2022年OpenAI推出ChatGPT時,微軟就已通過投資搶占先機。如今,微軟繼續加大對OpenAI的投資,并將其模型整合進微軟的各類產品中,例如Copilot AI助手。
但是,微軟也在努力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服務。盡管GitHub Copilot已經集成了OpenAI的Codex,但納德拉的團隊本周仍宣布了一項新協議,將競爭對手Anthropic的Claude Code編程助手也引入了同一服務平臺。
與此同時,微軟將按照與OpenAI相同的商業標準把xAI的Grok系列AI模型提供給其云計算客戶,同時也會提供由歐洲創業公司Mistral和Black Forest Labs開發的模型。
“開放性和多樣性,這是所有開發者所追求的,也是我們將會實現的目標。”賈伊·帕里克(Jay Parikh)說道,他曾是Meta高管,去年被納德拉任命為微軟新成立的核心AI部門的負責人。
除微軟外,與之競爭的云計算巨頭,如亞馬遜和谷歌,也采取了類似的策略,允許多種不同的AI模型在其平臺上運行。
但分析師指出,微軟占據了競爭優勢,因為它為企業級云客戶提供了一整套更為全面的AI產品組合,涵蓋開發工具、數據工具以及辦公生產力套件。
納德拉的領導力
自2014年接任微軟CEO以來,納德來已帶領公司減少了對PC軟件銷售的依賴,推動Azure云計算業務的擴張。如今,微軟的大部分收入來自云計算和企業服務,并預計其AI產品組合每年將創造至少130億美元的收入。
盡管納德拉主導了微軟對OpenAI的投資,但他卻沒有讓微軟的業務被OpenAI的宏大愿景所束縛。OpenAI的目標是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也就是讓AI智慧匹敵甚至超越人類。
相反,他堅持認為AI模型將會“商品化”,其價值不在于模型本身,而是向企業銷售基于這些模型構建的AI應用程序和數字助手。
“我認為,我們兩年前在ChatGPT發布時并沒有完全預見到這個時刻.”Docker開發者工具公司CEO、前甲骨文云部門負責人唐·約翰遜(Don Johnson)說道。
約翰遜表示,事后看來,AI顯然是一場平臺之爭,而“成為一個平臺是微軟的基因所在”。
風險
不過,微軟仍面臨風險。OpenAI已經推出了自己的開發者平臺,直接向企業客戶提供服務,繞過了微軟。
OpenAI CFO薩拉·弗里爾(Sarah Friar)在3月份向潛在投資者表示,公司的星際之門數據中心項目,有助于更好地保護其知識產權,確保不會受制于合作伙伴。星際之門由日本軟銀等其他替代投資者資助。
高盛分析師拉根表示,OpenAI的商業化前景尚遠,而微軟更有條件實現短期收益。
“微軟對OpenAI的投資實屬九牛一毛,”他表示,并強調Build大會已印證AI技術的商業潛力,“這三天大會是促成AI大規模發展的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