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6月7i消息(水易)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我國5G基站總數達273.3萬座,實現全國所有地級市和縣城城區覆蓋。完善的基礎設施下,我國5G移動電話用戶達6.34億戶,滲透率達37.1%,同時5G也在加速賦能工業互聯網等垂直行業轉型升級。
帶著這樣的成績,6月4日—6日,第31屆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系統展示了5G發牌四年來我國5G產業生態建設的工作成果。中電科普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圍繞“一核兩解”參展,展現中國電科在網絡通信領域的新動能、新聯接、新未來。
展會期間,中電科普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網BG副總經理、5G事業部總經理孟新予接受C114專訪時介紹,普天科技目前已形成一核兩解能力體系,“一核”是包括5G小站、微分布、5G行業終端等無線核心產品;“兩解”是基于用戶驅動的場景化無線覆蓋解決方案,以及5G+工業互聯網場景化解決方案。
5G四年,貢獻普天科技的創新力量
孟新予介紹,中電科普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去年6月6日由廣州杰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而來,到現在這個時間點也是一周年的日子。“因此,我們正沿著杰賽科技到普天科技延伸的發展路徑,為5G這幾年的產業發展作出普天科技的努力和貢獻。”
一是,圍繞5G網絡的規劃、建設和優化,為5G網絡提供技術服務和支撐。目前國內在網5G基站到4月底有270多萬站,其中,普天科技在20多個省份支持運營商進行5G網絡的規劃、建設和優化。
二是,圍繞“一核兩解”能力體系,加大5G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研發投入。針對無線網絡個性化、定制化、碎片化的演進趨勢推出無線覆蓋產品家族,同時聚焦5G+工業互聯網領域提供采傳用一體化解決方案,賦能產業數字化,促進5G應用規模化落地。
三是,圍繞海外業務,基于公司在東南亞市場的業務基礎,積極參與海外5G試驗和規模推廣工作。目前,普天科技在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推進落地5G試點和應用的建設,把中國方案積極推廣到海外。
基于場景化覆蓋,賦能5G+工業互聯網
如文章開頭所述,5G的廣覆蓋已經基本完成,后續將向著深度覆蓋的方向發展。孟新予表示,在接下來幾年,2C和2B用戶的使用需求和體驗將呈現出連續性、確定性和協同性三大變化。
連續性方面,隨著5G終端以及用戶的滲透率的提高,為了確保用戶體驗需要5G實現連續覆蓋;確定性方面,隨著物聯需求的快速增加,需要有確定性的網絡保障用戶體驗;協同性方面,4G/5G將在一定時間內長期并存,面對行業用戶需求,需要有靈活、協同、低成本的組網方案。
“基于用戶驅動的場景化無線覆蓋解決方案就是圍繞這三方面的變化去做的努力和探索。”孟新予表示,普天科技也會持續觀察并適應這些變化,從用戶視角去發現變化并應對這些變化,更好地幫助運營商和行業客戶解決未來幾年5G規模化應用的需求。
5G作為能夠牽引行業數字化的一代技術,而行業的屬性正是碎片化、場景化。基于此,普天科技聚焦5G+工業互聯網這一重點行業,并深入其中,發現用戶對5G的真實需求,幫助用戶真正用好5G。
據介紹,普天科技的5G+工業互聯網按照“采傳用”的邏輯幫助工業用戶轉型升級。采方面,普天科技強調深入現場,沉浸式解決數采問題;傳方面,并不強調5G的唯一性,而是考慮實際現場情況,采用最合理連接方式;用方面,提供輕量級應用、場景化方案。
孟新予強調,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為行業可以提供單一產品的方式很難滿足用戶的需求,因此“采傳用”的核心,就是把用戶需求場景化,以端到端的方式,打造場景化的5G+工業互聯網方案。
以理性務實理念面向未來網絡演進
5G建設走深向實,同時也將持續演進,業界對5G-A、6G的探討也越來越多。對此,孟新予認為,5G是一代長周期的移動通信技術,雖然是第五代移動通信,但是它也是第一代真正打開行業之門的移動通信技術。
因此,普天科技以理性務實的理念推進后續的5G演進和發展。孟新予指出,公司的企業愿景是成為數字時代ICT融合服務的領導者,未來幾年將堅持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堅持央企擔當。作為中國電科旗下上市公司,在產業推進過程中,會對國產化有較高的關注,積極推動國產化技術在5G產業的應用和落地。
第二,堅持用戶導向。基于“基于用戶驅動的場景化無線覆蓋解決方案”理念,重新定義用戶驅動的細分應用場景,提升后5G時代場景應用價值。
第三,堅持低小快的原則。產品和方案強調低成本、小型化、快部署的開發思路。例如,面向5G部署連續性、確定性、協同性的趨勢,通過低小快的產品化方案提高應用落地效能。
第四,堅持適度超前。積極跟蹤和研究5G-A、6G的關鍵技術,另外在空天地一體化方面,重點在衛星互聯網、智能超表面等下一代技術的關鍵點上做投入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