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9月27日消息(焦焦)本周,以“加速千兆普及中國 開啟萬兆商用領航”為主題的“第一屆5G-A萬兆網產業論壇”在北京召開。
第一屆5G-A萬兆網產業論壇以5G千兆網論壇為前身,多年來論壇受到產業界各方的矚目。本屆論壇旨在展示5G-A網絡建設進展及創新應用成果,加速5G-A產業高質量發展,夯實5G-A多維能力,提升用戶多維體驗,以數智化為引擎全面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在論壇上,中國電信研究院副院長傅志仁發表了主題為《加強5G-A科技創新力度,促進萬兆產業創新發展》的演講。
今年正值5G發牌五周年,傅志仁認為,從整個產業來判斷,當前產業要素已齊備,邁入萬兆時代正當時。中國電信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指引,把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有機融合,把科技創新的樣品變成產品,最后轉化為產業。在2024年MWC上海大會上,中國電信發布了“中國電信5G-A行動計劃”,包括8大核心能力、6大生態合作和9大核心應用。這也意味著我國正式推出了雙萬兆技術創新計劃。事實上,準確的來說是邁向了三萬兆,家用wifi 7也是一個萬兆,傅志仁表示。在生態繁榮方面,終端廠家發布的5G-A終端,其中最成熟的是3CC終端,支持的終端已超過20款;支持毫米波終端的已超過60款。此外,中國電信也換了新LOGO,由5G hello變成文5G V,V代表了Vitality、Velocity、Vision、Value和Victory。
在會上,傅志仁重點從網絡、智能和產業賦能三部分具體分享了5G-A促進萬兆產業發展的案例。
首先,在網絡部分,中國電信在堅持云網融合的基礎上,從固移融合和天地一體等方面創新承載萬兆網。
在移動領域,頻譜是基礎,需要高低頻協同,多頻組合創新。 中國電信的3.5GHz 3CC CA 300M可實現下行峰值5.62Gbps。未來,疊加毫米波可實現下行峰值10+Gbps,真正達到萬兆。此外,中國電信的時頻折疊技術,采用7:3的時隙配比實現了用戶零等待成效。在固網領域,中國電信在50G PON積極探索,突破了體積、功耗、發熱等技術難點,聯合合作伙伴研制全球首個完全符合SFPDD MSA要求的GPON/XG(S)-PON/50G-PON三模OLT光模塊,并完成第三方測試驗證,在第25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上正式發布,受到產業界廣泛關注。該成果解決了50G-PON演進中的關鍵技術問題,有力推進了萬兆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在天地一體方面,中國電信采用立體組網開啟通信融合發展新時代。傅志仁表示,中國電信在高/中/低空建立天地一體的立體網絡。在非地面網絡部分,中國電信體系化引領3GPP星地融合國際標準制定,立項數位于全球運營商首位。在面向星地統一空口接入、資源融合等技術難題上,中國電信原創性提出高低軌協同技術體系。目前,中國電信的在軌試驗與業務試點已涵括海域物聯、船載通信、語音通話、低空通感等。可以為一些特殊場景,例如地下室等信號覆蓋不好的地方提供萬兆服務。
第二、在智能部分。智慧內生開啟了移動AI時代,成為網絡新的驅動力。傅志仁表示,從終端的變化情況看,芯片已經開始支持10 B甚至幾十B的參數,說明芯片已經具備訓練和推理的基礎。在算力訓練需求增長的牽引下,勢必會帶來內容生成變化、交互方式變化以及移動終端變化。未來可以預見,數字人、甚至是機器人會超過人的數量,交互時常會大幅延長。可見,5G-A是AI時代的重要基礎。
同時,AI賦能網絡邁向L4高階自治。在AI算力的賦能下,全新使能技術使生成大模型發生突破,將來在科學方面會有更多突破。傅志仁表示,中國電信的星辰大模型引入了語音、語義、視覺以及多模態,實現了降本、提質、增效。與此同時,中國電信在自動化領域也做了很多創新。自動化的介入,提升了整體業務的時效。此外, 自治網絡L4已經成為產業共識。它能夠讓網絡實現真正自治,提升網絡的整體自愈能力,縮短故障處理時間。
第三、在產業賦能部分,用AI創新賦能萬兆網。傅志仁認為,5G-A網絡猶如在不斷的“修路”,提升能量,但最終還需探索有效的商業模式,形成商業閉環。萬兆時代,業務孵化將創造移動產業新空間。萬兆與AI的結合,將會帶來無限可能:當AI滲透百姓日常生活,將改變生產和交互方式,躍升內容生產效率;AI打造智慧家庭模式,升級娛樂和安全形式,驅動全屋智能升級;AI顛覆了汽車使用方式,帶來如家般出行體驗;AI深入行業生產智造,躍升生產和智造模式,加速行業數字化進程。
演講最后,傅志仁表示,目前5G在行業應用這部分仍然偏弱,在未來,希望在工業領域有重點突破。同時,中國電信也在積極推動大模型在教育、醫療、工業等領域的應用。希望把5G-A和AI結合起來,為生產制造賦能,讓生產制造走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