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12月10日消息(趙婷婷)近日,以“5G變革 共繪未來”為主題的“2023世界5G大會”在河南省鄭州市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在同期進行的“5G與智慧農業育種論壇”上,華為農業事業部總監車鵬在演講時表示,各行業數字化進程不同,面臨挑戰不同。農牧業現處于起步期,基礎較薄弱,但發展空間巨大,要借助外溢紅利,布局智慧農業,實現彎道超車,助力農業強國。
他指出,行業智能化正在重塑我們的時代,智能世界,未來已來。但行業智能化的進程并非一帆風順,面臨著數據、算力、算法、應用部署四大挑戰。
首先,行業數據難采、難傳、難用。“很多育種企業,包括從事農業生產、研發的機構,現在很多傳感器都是七國八制的,不同廠家的傳感器很難做到互聯互通。”其次,算力供需不平衡、需求多樣化。算法層面,企業需要理解行業場景大橫型,基礎大模型無法滿足,需要行業大橫型和場景大模型;最后,應用部署面臨業務流程和場景復雜、因地制宜部署落地、持續迭代演進等問題,如何讓AI與業務深度融合,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車鵬指出,面對上述挑戰,華為以確定性技術架構來應對不確定需求,支撐智能化持續賦能千行百業。
他認為,智能化時代,感知系統需要全面升級,從而實現多維泛在、開放互聯、智能交互、易用智維。多維泛在是全面、實時感知物理世界變化;開放互聯是統一設備語言,實現設備互通;智能交互是人機、機機互聯、智能協同;易用智維是智能管理、智能巡維。
例如,為了實現開放互聯,鴻蒙物聯操作系統,通過分布式軟總線實現數據協同,統一了感知設備語言,并具備超安全、易用易維等特點,鴻蒙正在走向各種行業場景。在農業行業,“前不久,中信農業聯合深開鴻、華為共同發布國內首個農業自主可控的農業開源鴻蒙操作系統,改變以前七國八制的局面,統一標準、統一傳輸模式。”他談到。
最后,車鵬指出,華為盤古大模型聚焦5個領域,深耕行業場景,重塑干行百業,在農業領域,盤古AI大模型助力第四代智慧育種彎道超車,促進BT與DT技術深度融合。同時他還提到,“華為做的大模型,能夠全面批量培養有能力的工作人員,讓農業科研更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