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6月8日消息(九九)6月4-6日,第31屆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屆展會以“打通信息大動脈,共創數智新時代”為主題,全面展示信息通信業在5G技術的創新發展與演進。
作為B2B技術創新的引領者,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基亞貝爾”)以全新的企業品牌形象亮相本次展會,集中展示了面向未來的諸多前瞻性研究成果,并重磅發布《算力未來》紙質書、《諾基亞2030技術愿景白皮書》和《洞見6G未來》。
諾基亞貝爾執行副總裁、首席戰略技術官常疆在接受C114采訪時表示,諾基亞每十年都會對未來十年做一次全方位的技術展望,2011年發布《諾基亞2020技術愿景白皮書》,今年發布《諾基亞2030技術愿景白皮書》。面向2030,隨著智能化社會的轉型發展,將逐步推動產生一個與物理世界平行的數字世界,虛擬數字世界和現實物理世界相互交互、相互融合、相互促進,迭代發展。
常疆進一步表示,元宇宙是虛實融合最重要的價值載體,算力網絡和6G是實現2030技術愿景的兩大基石。諾基亞貝爾因而定義未來十年的技術創新目標為“6CM”,即6G、CFN(算力網絡)和Metaverse(元宇宙)。
明確算力網絡戰略,發力算網底座、算網互聯和算網大腦
算力網絡是未來十年的戰略趨勢,推動云、網、算從資源層面、運營層面和能力層面實現從算網協同演進到算網融合,打造新型數字基建,是未來數智時代的新基石。
常疆認為,算力網絡的發展是全局重塑,要求參與方具備全局的技術創新和產品能力,“而諾基亞貝爾是一個完全端到端的,全產業鏈、全產品鏈創新的公司。”在無線側、接入側、光傳輸,IP路由等電信范疇具備基礎優勢,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了領先的云網服務能力。“傳統電信能力無法滿足宏大的數字世界需求,一定是云網深度融合,算力疊加,最后形成云、網、算一體化。”常疆說。
諾基亞貝爾在今年2月份出版《算力未來—構筑數智時代新基石》一書,該書是諾基亞貝爾技術戰略部、與移動網絡、基礎網絡和云網業務三大事業部的專家所著,結合未來網絡發展愿景、全球產業發展趨勢和技術演進發展動力,闡述了面對算力未來發展的戰略規劃和算網技術分析的最新觀點。
諾基亞貝爾將算力網絡定位為重要發展戰略,致力于推動算網技術的融合創新,在算網底座、算網互聯和算網大腦三大領域助力中國數字新基建的可持續發展。
據C114了解,諾基亞貝爾在通信展上同步展示了算力網絡的最新創新成果,包括算力服務器(帶智能加速板塊和GPU板塊)、算力邊緣編排和算力路由感知等創新解決方案。常疆表示:“我們將以貝爾實驗室為創新引擎,持續推動算網融合從技術創新走向產品商用化,通過標準化推動算力網絡成為全球共識和全球產業。”
立足全球視野和技術趨勢,明確未來十年網絡發展愿景
展望2030,人類社會將從數字化社會逐步邁入到智能化社會,迎來一個全新的數字時代。
隨著5G/6G網絡、云計算、芯片和軟件、多樣化異構算力、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區塊鏈等數字技術驅動生成方式的變革加快,其交叉融合迭代中持續催生個人、產業和社會的新發展需求,形成面向極致體驗、全面賦能和可持續發展的新能力要求,實質性推動網絡能力、計算能力和算法能力的融合、共振增強,必將深刻影響數字化轉型的廣度和深度,通過數字化產業和產業數字化實現數字化價值的指數級增長。
面向2030,諾基亞立足全球戰略視野和技術發展趨勢,明確未來十年的網絡發展愿景,發布《諾基亞2030技術愿景白皮書》。白皮書認為,由元宇宙主導的未來是由“人類機能增強”結合“數字與物理世界融合”構成的,元宇宙將呈現出消費級元宇宙、企業元宇宙、工業元宇宙三種形態。“真正能夠釋放巨大數字價值的地方是工業元宇宙,它將激活網絡潛能,驅動數字化價值升維。”常疆說。
常疆介紹,創新的業務對未來網絡帶寬、可靠性、時延、定位和精度5方面提出極具挑戰的服務需求,為此,諾基亞2030技術愿景明確9個方面的網絡能力增強:①高性能、彈性和敏捷性、② 無所不在的可接入性、③ 特定行業優化、④ 增強的對稱帶寬容量、⑤ 算網一體、⑥ 通感一體、⑦ 內生智能、⑧ 內生安全、⑨ 可持續發展,構建泛聯網絡、價值網絡、柔性網絡和開放網絡的新網絡范式。
本次通信展上,諾基亞貝爾重點展示了工業元宇宙元素,構建了工業全生命周期的虛實共生、相互操作及智能高效閉環的工業體系新范式。
此外,還展示了來自諾基亞貝爾實驗室中國團隊的太赫茲通信,極致網絡,6G通感一體化和6G AI空中接口研究成果,涵蓋了在推進算力網絡發展過程中的多種創新方案以及算網邊緣架構,為支持未來元宇宙的泛在虛實交互打下堅實基礎。
常疆表示,網絡將成為構筑數字時代的基石。作為B2B科技創新引領者,諾基亞貝爾正在充分發揮其在固定、移動、IP、光和云網技術領域的專長,引領網絡向著能夠感知、思考和行動的方向演進。通過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助力客戶和合作伙伴解鎖業務新機遇,諾基亞貝爾期望為中國的數字化轉型做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