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自信息通信行業,對數字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尤其關注。”在接受《人民郵電》報專訪時,全國人大代表、江西撫州電信云網運營支撐中心“宗強班”班長宗強表示,“我要把自己的調研和思考形成建議帶到全國兩會上去,為數字經濟發展和網絡安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扎根通信客服一線30年,宗強用兩條腿走遍了贛東羊城城區內幾千家黨政軍、金融保險等客戶單位,盡心盡力保障著區域內用戶的通信暢通和網絡安全。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宗強更是閑不下來。會前,他積極深入企業廠礦車間調研,結合工作實際,完善自己的建議,為上會作準備。
隨著5G網絡、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進,在推動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潛在的網絡安全威脅。通過日常工作中的積累和走訪調研,宗強發現目前中小企業在網絡安全方面還面臨著一些困境。一是安全預算有限,由于IT設施較少,其配套的安全資金往往也較少;二是缺乏專業指導,中小企業難以聘請到合適的網絡安全專業人員,而市面上的安全咨詢服務又往往很難結合客戶實際生產環境開展針對性服務,容易“紙上談兵”;三是安全運營不成體系,很多企業還未意識到安全運營的價值,有時候好不容易部署了一堆安全設備,卻因缺乏系統性運營無法發揮出應有的效果。
對此,宗強建議進一步提高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網絡安全系統的建設和投資比重,保證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同步規劃、建設和運營,為重點行業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網絡安全保障。同時,加快完善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體系,加速建設國家網絡安全人才和創新基地,把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有機融合。
作為一名通信老兵,宗強雖然工作十分繁忙,但也非常注重新業務新知識的學習。當前,全行業數字化轉型進入快車道,數字技術創新和升級迭代速度加快、周期縮短。作為一名長期奮戰在基層的班組長,宗強深感學無止境,需要時刻保持學習的沖勁和毅力,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數字技術能力,才能持續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安全、更高質量的通信服務。
“我身邊的同事都是一線的數字技能基層員工,長期奮戰在‘為人民服務’的一線。他們既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參與者,也是受益人,能夠最大限度地聽取廣大人民群眾對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技能人才培養‘最接地氣’的心聲。”宗強說。宗強和同事普遍認為,數字技能人才的集聚和培養需要多方合作,政府、行業、企業、學校等應該共同發力,推動制定面向全民、適應行業發展的數字技能等級框架和認證規則,提供配套學習資源和服務。宗強建議,強化頂層設計和規劃引領,切實推動企業、行業、產業三個層次的生態合作,深化產教融合、產訓結合,加強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數字技術技能類人才培養,加大數字經濟領域新職業、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提升新型數字技術從業者的素質。加快健全科學規范、企業認可的數字技術技能人才評價體系,建設數字產業、數字技能人才評價技術資源快速響應機制,貫通數字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拓展職業發展空間。
“大家殷切期盼,數字技能人才的培養人人都有機會參與。”宗強說,尤其是針對一些農村勞動力、困難群體、過剩產能領域職工等人群,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數字化技能培訓。“新時代給通信產業工人提供了新的舞臺,我要把這幾年數字賦能的‘精氣神’帶到大會上去,傳遞新時代產業工人努力奮斗的‘好聲音’。”宗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