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9月8日下午消息(蔣均牧)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上海正在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的道路上揚蹄奮鬃。
中國信通院《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年)》報告顯示,上海位居產業數字化“兩超”和數字產業化“三極”之一,數字經濟規模位列全國第一方陣。在這背后,上海聯通作為本地信息通信領軍企業顯然功不可沒。
9月1~3日,以“智聯世界 元生無界”為主題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于上海舉行。期間,上海聯通副總經理劉彤接受了C114專訪,圍繞數字經濟時代,上海聯通在城市數字化轉型、算力網絡、數字孿生城等方面的布局和行動作出解讀。
C114:首先能否請劉總談談上海聯通在數字經濟時代的定位,以及是如何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的?
劉彤:上海聯通作為數字信息基礎設施運營服務國家隊,在“強基固本、守正創新、融合開放”戰略下,全面發力數字經濟主行道,將“大聯接、大計算、大數據、大應用、大安全”五大業務作為主責主業,加快推進全面布局大計算戰略業務,打造“聯接+感知+計算+智能”的新一代數字信息基礎設施。
上海聯通依托聯通云、市政務云、MEC邊緣云及云網邊一體平臺,重點布局城市公共算力服務平臺、行業算力服務平臺,提供算網一體、云邊協同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運營服務。服務數字政府方面,基于市政務云為市、區城運中心的城市視頻智能識別、數字孿生場景應用提供算力+算法的城市公共算力;服務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方面,基于全面升級后的聯通云為自動駕駛、元宇宙、算法研發、AI識別等場景,提供行業公共算力。同時,基于區域數據中心,提供算力+機柜+帶寬+ITO一體化定制化算力,服務人工智能企業AI訓練、推理場景。
C114:在算力成為新的核心生產力的今天,算力網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已成為社會各界高通關注的重點課題。服務“東數西算”及長三角一體化戰略,上海聯通的算網一體資源布局及能力供給如何?
劉彤:上海聯通基于聯通集團CUBE-Net 3.0新一代網絡規劃體系,打造算網深度融合的算力網絡。匹配算力布局,構建高速直達全光智能底座,形成了東西部區域協同、長三角城市間協同、市域內中心+邊緣協同的高品質數據中心新格局。依托集團5+4的算力樞紐布局,在各個樞紐集群間部署骨干光路直達,實現東西部跨集群間時延小于20ms;在長三角一體化區域,依托環長三角ROADM網絡,實現區域內各集群間時延在3~8ms;在上海市域,打造了內-中-外環的1-1.5-2ms本地低時延圈,支撐了中心+邊緣數據中心立體格局。
在算力供給方面,打造“通用、智能、超算”多元算力形態,構建了中心+區域+現場的多層次算力布局,匹配重點產業布局,面向通用類算力需求可提供集團核心節點和上海骨干節點協同的算力,面向重點業務聚焦區域,可提供數據不出區的區域專屬算力,面向企業現場需求,可提供定制化算力。
C114:在構建算網一體新生態方面,上海聯通未來有什么計劃?
劉彤:在集團“1+3+5+N”的科技創新合作體系下,上海聯通將與產業鏈合作伙伴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面向合作伙伴提供算力基礎設施,可供第三方計算服務商接入智算資源池提供下游服務,聯合軟件供應商接入智算服務體系,聯合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計算密集產業參與者,逐步完善應用生態體系,建立互利共贏、開放包容的算網一體新生態。上海聯通將在算力產業賽道持續發力,為千行百業提供普適性算力服務。
C114:城市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數字孿生城市”則是城市發展的創新性數字化變革。但在同時,數字孿生城作為一個復雜的巨系統,數據、流程、服務、應用、安全對比一般系統運營運維來得更難一些。那么聯通在數字孿生城的運營運維方面有哪些準備?
劉彤:中國聯通作為運營商,在運營商自有業務、在云計算等方面都有規范體系,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面對數字孿生城,我們開發了數字孿生運行服務系統�;谠撓到y,在技術運維方面,我們利用市政務云上的監控運維能力,對整個平臺進行技術運維;經過各場景開發建設者授權,以子場景為單位開展數字孿生場景運維。在平臺運營方面,我們統一維護平臺集成的各類數據、模型、算法等資源,監控、預測并優化數字孿生城運行狀態,并統一提供各類資源給各建設者共享使用。
C114:數字孿生城中集成了海量的多樣性數據,請問上海聯通如何保障數字孿生城的數據安全?
劉彤:數字孿生城首先是物理城市的一比一映射,它需要接入實體世界豐富的數據。例如城市地下空間/地下管線數據、社區人口數據、工業企業生產數據等,在國家安全、個人隱私、商業秘密三方面都有涉及。
為此,中國聯通作為可信賴的數據服務中央企業,基于央企身份,承諾不將建設運營過程接觸到的數據作為商業使用。同時,在市政務云、聯通云等云底座基礎上,我們提供一系列有關數據安全、場景應用安全、服務安全以及網絡安全的體系化安全保障。
C114:“元宇宙”是本屆大會的主題,您對數字孿生城和元宇宙之間的關系有何見解?元宇宙在數字孿生城建設過程中能否提供幫助?
劉彤:數字孿生城是物理世界的復制,而元宇宙則可以創新,做現實世界無法實現的場景。例如文旅行業,很多場館可能因為土地原因,因為技術原因無法持續推出新的展項、新的展品,然而元宇宙可以。
所以,在數字孿生城建設過程中,一方面,我們可以在一些文旅場景做元宇宙方面的場景嘗試;另一方面,可以依托數字人增加虛擬世界的交互,來代替真實的人類完成一些智能化服務等工作;最后,通過在數字孿生城建設一些虛擬入口,在元宇宙中增加一個返回鍵,實現虛實的較好銜接,在兩個世界都產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