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7月27日消息(水易)在中國的大地上,5G商用已兩年有余。兩年時間,我國不僅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5G網絡,開通5G基站96.1萬個,5G終端連接數達到3.65億;同時,5G已經融入到工業、能源、醫療等各個行業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發展數字經濟開辟了新路徑、提供了新引擎。
電信運營商作為5G網絡的建設方和運營方,也是推動5G產業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在2021年世界5G大會即將到來之際,C114采訪到中國電信科技創新部總經理王桂榮,從中詳細了解到中國電信是如何推進5G產業的成熟,以及中國電信在5G賦能千行百業方面的探索和實踐。
做好四個堅持,推動5G高質量發展
5G商用兩年多,中國電信業績增速喜人。2020年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等多項財務關鍵數據均保持穩健增長,高于業內平均水平;2021年上半年營收和凈利潤預計都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而在業務發展方面,5G套餐用戶滲透率行業領先;產業數字化規模和市場份額也繼續保持業界領先。
一般來說,商業上的數據最直觀的展現了一家企業的競爭力,王桂榮表示,中國電信在5G時代的領先與創新密不可分�?傮w而言,通過四個堅持,把5G這一最大變量做成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一是堅持SA組網路徑。作為5G ToB的唯一路徑,中國電信在2018年6月發布《中國電信5G技術白皮書》,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公布SA技術路線;2019年,全球率先完成了SA 5GC異廠家互通;2020年6月牽頭組織全球5G產業,共同制定《5G SA部署指南》;2020年底率先實現5G SA規模商用。與此同時,中國電信率先提出“三朵云”5G架構、超級上行等關鍵技術,并融入3GPP國際標準,為全球5G SA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二是堅持5G自主創新。系統創新、標準先行,在3GPP R16標準中,中國電信主導制定了10項技術標準,授權超過30個專利。同時,中國電信以5G為抓手,自主研發了輕量級UPF、MEC平臺、小基站等產品,并以此構建“5G邊緣云網”為基礎的新一代產業數字化基礎設施,將云網能力深入到各行業,更好地為產業數字化轉型注智賦能。
三是堅持5G共建共享。從2019年開始,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充分整合資源,快速形成網絡能力,在全國范圍內共建一張5G接入網絡,開展了全生命周期共建共享,目前總體5G基站規模累計達到44萬。初步估算雙方合計節省投資約800億元以上,節省電費塔租和運維成本每年近80億元人民幣,每年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超過700萬噸,有效助力實現全球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治理目標。
四是堅持5G+云網融合。中國電信堅持“網是基礎、云為核心、網隨云動、云網一體”的云網融合戰略,推進云和云網融合、云網運營、云網安全等領域核心技術攻關。在云和云網融合領域,完全掌握開源技術并具備徹底重構的能力,建立了云網數智全棧自研技術體系;在云網運營領域,打造新一代云網運營系統,實現了云網統一編排、統一調度和網絡能力開放;在云網安全領域,自主研發的“云堤平臺”是國內唯一有全網覆蓋能力和全球觸達能力的網絡攻擊防護平臺,已成為國家級網絡安全保障防護平臺和運營商行業安全賦能的標桿。
立足“三個三”,賦能行業數字化變革
當前,5G已成為全面構筑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同時5G與垂直行業的融合應用也是電信運營商轉型發展的關鍵。王桂榮指出,中國電信作為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維護網信安全的主力軍,立足“三個三”,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
其一,推出三類定制網服務。王桂榮表示,中國電信以5G云網為基石,以業務場景為核心,為行業客戶提供“網邊云用服”五位一體的定制網融合服務,包括“致遠”、“比鄰”、“如翼”三類定制網服務模式,已經與包括深圳公安、美的集團、青島國家等各行業開展了相關定制網方案的創新落地。據了解,目前中國電信已落地超過260個定制網商用項目。
其二,開展三種形式的技術和應用聯合創新。一是以自身為主體,設立中國電信5G融合應用開放實驗室,持續引入重點行業/領域合作伙伴,聯合行業伙伴積極探索行業應用創新,構建行業解決方案核心能力。二是以行業合作伙伴為依托,建立具備行業屬性的創新實驗平臺。三是建立產學研用聯合創新中心,聯合清華大學、紫金山實驗室等機構,開展5G安全、5G網元操作系統等聯合研究創新。
王桂榮強調,這三種形式的技術和應用聯合創新,中國電信希望站在中間位置,上游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更多前沿的技術,下游與產業鏈合作,聚焦典型應用場景,目前已經打造了“礦山,鋼鐵,電子,化工,港口、醫療”等領域的業內標桿。
其三,積極發揮三大5G行業應用服務優勢。一是政企市場客戶優勢,中國電信作為深耕政企市場的領導者,具有多年服務政企客戶的經驗、信譽及品牌優勢,政企行業客戶覆蓋各行各業。二是數字化交付運營能力優勢,為了順應數字化轉型浪潮,中國電信對客戶的服務交付從單一的網絡交付轉變為DICT項目整體交付,2020年實現全國1500個大型DICT項目有效交付。三是政企客戶專業化、標準化服務優勢,組建以客戶為中心的行業型專業組織,在全國擁有3.6萬名具備產業數字化銷售和服務能力的專家隊伍。
強化科技創新,持續引領產業演進升級
以上種種都離不開中國電信近年來的科技創新成果。目前中國電信打造的新一代云網運營系統、邊緣云網基礎設施等創新成果均得到了規模應用。
其實,早在去年的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中國電信發布科技創新行動計劃,明確自身創新使命,制定科技創新工作總體目標,提出把中國電信打造為關鍵核心技術自主掌控的科技型企業,進入國家科技創新企業第一陣營。
而在今年早些時候披露的回A上市細節中,中國電信也明確提出未來全面加大科技創新研發項目投入,聚焦云計算、云網運營及云網安全、5G MEC及云邊協同等關鍵技術研發,推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產業化攻關、6G及量子信息等前沿技術研究,增強產業數字化平臺通用能力,打造關鍵核心技術自主掌控的科技型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移動通信十年一代的發展進程,中國電信也在積極布局6G演進。王桂榮指出,5G是當下,6G是未來,6G也已成為大國科技戰略競爭的焦點之一。中國電信積極組建6G研發團隊,系統開展6G研發工作,積極承擔國際國內重點研究任務,并提出6G網絡架構愿景,即形成 “三層三扇”為主的泛在超融合網絡體系架構,三層包括網絡操作系統層、網絡功能層和基礎設施層,三扇面則代表了智能、可信和數融的能力。
王桂榮強調,所有的科技創新,核心靠人。為此,中國電信構建內部培養與外部引進相結合的人才體系。一方面通過引進核心高端人才,補強研發隊伍的研發能力,不斷提升專業公司、研究院的研發質量;另一方面,積極推動集團內部運營人才向研發轉型,IT人才向云網人才轉型,做到不拘一格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