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5月17日電信日特稿(李明)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無論經濟、社會還是環境,都需要不斷向前的可持續發展,在此過程中,信息通信技術(ICT)正在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
今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的主題恰好是:“連通目標2030:利用ICT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的實現”。從當前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以及信息通信行業發展大勢來看,ICT的發展已經不止于產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亦是推動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乃至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使能力量。
而對于ICT企業而言,用ICT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絕不是一句空話,而要身體力行。作為ICT市場的百年老店,愛立信一路走來,不但親歷了行業的百余年滄海桑田,還將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融入整個公司的運營流程和業務實踐。
對此,愛立信高級副總裁兼東北亞區總裁柯瑞東表示:“作為企業公民,愛立信將可持續發展作為我們重要的業務戰略之一。”他同時強調,以5G為代表的高質量網絡連接對于可持續發展來說正變得更加重要。
高質量網絡連接在特殊時期堪當大任
2020年開始,黑天鵝事件頻發,尤其是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災難,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了世界各地的每一個人。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無論是疫情期間的精準防控、機器人代替人類承擔部分高風險工作,還是居家隔離期間的在線辦公、視頻會議和遠程教學,都證明了ICT產業中網絡和連接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
而在疫情發生后,愛立信最優先考慮的事情仍然是員工、客戶和合作伙伴的健康、安全和福祉,并且正在竭盡全力為遏制和減緩疫情做出貢獻。3月初,愛立信的工作已轉成全球范圍內的遠程辦公模式,現在愛立信有8.5萬名員工日常在家辦公,其中包括將運營客戶網絡的員工從全球網絡運營中心遷移到家庭中,而對績效水平的影響則為零。疫情期間,愛立信還幫助中國的運營商客戶為武漢的醫院提供了網絡連接,不僅保障了危機時刻醫療救助對通信網絡連接的需求,也為當地的社會經濟與秩序的正常運轉創造了網絡基礎設施條件。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優質的網絡和連接,全國上千萬家的企事業單位、家庭線上辦公、涉及上億學生的“停課不停學”將很難順利進行。“2020年爆發的這場疫情,也讓更多的人深刻意識到了高質量的網絡和連接的重要性。”柯瑞東認為:“這也充分說明在病毒等災難面前,高質量的網絡和連接是我們可以依賴的基礎設施。”
5G等ICT創新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重要使能
目前,全球仍然處于疫情的陰霾之下,而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如何恢復因疫情遭遇重創的經濟發展,成為各個國家、各行各業迫在眉睫的事情。
ICT已經成為新型基礎設施、開始登上宏觀經濟調控的舞臺,特別是5G、物聯網等數字基礎設施為代表的新基建的重要性在疫情期間得到了進一步證明,成為各國、各行業經濟復蘇和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使能力量。
5G投資不僅將直接帶來電信運營業、設備制造業和信息服務業的快速發展,還將帶動各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計:5G在2020-2025年,將拉動中國數字經濟增長15.2萬億元,5G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ICT新技術融合發展,將推動數字經濟生產組織方式、資源配置效率、管理服務模式深刻變革。
愛立信則預計:到2026年全球ICT數字化的收入將達到3萬多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其中38%也就是約13000億美元是由5G帶來的。到2030年,全球三分之二的勞動力將使用5G平臺,同時行業數字化將為服務提供商帶來7000億美元的潛在市場機會,而這僅占5G啟用帶來的總價值的47%。
可見,以5G為代表的ICT在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將成為未來十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的主要驅動力。“隨著在全球加快建設和運營,5G將成為數字化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柯瑞東希望:“通過愛立信與運營商、合作伙伴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以5G為代表的高質量的網絡和連接就像穿透厚厚云層的陽光,傾灑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并孕育萬物互聯、高度智能的新文明和新生態。”
而作為5G技術和市場的領導者,愛立信的5G設備已經攜手全球眾多領先的運營商實現4大洲5G商用首發,愛立信目前已經斬獲91個5G商用合同,其中與45家運營商客戶達成可公示的商用5G合同。而在愛立信官網展示的45個可公示的商用5G合同和36個已經正式運行的5G商用網絡中,已經包括了來自中國的三大運營商之一的中國移動。自2015年以來,愛立信已發貨超過500萬5G就緒的射頻單元。
在中國市場,近期愛立信還先后中標中國移動5G SA無線網、核心網以及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5G SA新建工程無線主設備聯合集中采購,以及中國電信5G核心網集中采購。作為全程參與了中國從1G到5G網絡建設的設備商,愛立信更積極和深入的參與到中國5G建設中來,并以高質量的網絡連接服務更多的中國用戶。
而愛立信不僅是助力5G網絡建設的主要參與者,百年老店也在利用5G等ICT技術創新幫助更多行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創新5G行業用例,用ICT的力量助力各行各業走出當前困境。
四點措施降低能耗曲線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ICT產業本身的快速發展、以及利用ICT促進各行各業實現高質量“網絡連接”和可持續發展的同時,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也承受著巨大壓力。
據愛立信預計,當前全球每年運行移動網絡的能源成本大約為250億美元。從成本和碳排放的角度來看,能耗是當前移動通信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而在5G時代,由于部署頻段更高、基站密度更大,5G的能耗可能數倍于4G,而5G的能耗問題已經成為業界面臨的共同挑戰。
能否在不增加能耗的情況下使數據流量增加四倍呢?愛立信認為答案是肯定的,能耗曲線是可以被降低的,即降低移動網絡當前的總能耗,同時大幅提高容量應對流量巨增的挑戰。對此,愛立信不僅勇于承擔,還引領并提供整體性解決方案,見信經過技術突破和創新實踐,未來5G的功耗可以做到和4G相當。
愛立信提出:打破能耗曲線、降低移動網絡能耗主要有四種創新方式:一是準備好網絡,使用最新技術對網絡進行升級改造并更換舊設備可帶來新的商機,同時大幅節約能耗;二是激活節能軟件,愛立信無線接入網(RAN)早已提供節能功能,并可立即激活,添加機器學習功能將進一步降低能耗,網絡效率也將不斷提升;三是精準構建5G,在合適的位置安裝正確的設備非常重要,精確構建5G是指在新的5G頻率上優化網絡性能,同時將資本支出和運營支出保持在限定范圍內,與愛立信雙模5G核心(5GC)、愛立信無線系統(ERS)和愛立信頻譜共享(ESS)等愛立信獨有的解決方案相輔相成,便可實現快速5G部署,無需添加任何產生額外耗能的硬件,這意味著運營商在引入5G時可限制能耗的增長;四是智能運營站點基礎設施,通過引入AI人工智能,運營商能夠更主動地運營站點基礎設施,諸多案例表明,通過智能站點控制解決方案,運營商將站點能耗降低了15%。
事實上,在節能環保方面,一直以來愛立信都非常注重產品能效,可幫助降低運營商網絡的總體擁有成本,并帶來積極的社會和環境影響。而且,愛立信已經提出了明確的能效目標:到2022年,對于相同的傳輸數據,愛立信5G產品組合的能效比4G產品組合(2017年基準)高十倍,2019年的結果表明愛立信現有5G無線基站的能效已經提高了五倍;到2022年愛立信無線系統(ERS)相對于傳統產品組合實現節能35%的目標(基準:RBS 6000,2016年產品組合),2019年愛立信交付的ERS無線基站比傳統產品的能耗降低了32%;到2030年,愛立信的目標是自身運營實現碳中和。
百年老店一直將企業社會責任扛在肩上
在ICT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的同時,整個ICT市場的競爭也日益激烈。而在積極面對市場競爭的同時,百年老店骨子里一直保持著一股“悲天憫人”的向善情懷,將企業社會責任扛在肩上。
愛立信的目標是通過ICT技術和解決方案創新、員工的專業知識及合作伙伴關系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做貢獻。
據柯瑞東介紹:今年是愛立信為響應人道主義救濟工作而推出Ericsson應急響應計劃20周年,從汶川地震到海地地震,再到新冠病毒爆發等,人類每一次大災大難面前,都有愛立信志愿者的身影,出資出物的同時還派遣技術專家到最需要的一線,是最堅強可靠的“通信衛士”,而這也將是我們的長期責任。在教育領域,愛立信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全球教育聯盟的成員,愛立信在全球推出了“攜手同窗”旗艦教育計劃,過去10年里,為非洲及印度等一些偏遠村落學校提供網絡基礎設施和服務,近日還將推出愛立信新的e-learning計劃,幫助更多人通過網絡學習提升自我、改變命運。
綜上,以愛立信為代表的ICT企業,已經將可持續發展作為公司重要戰略,并且將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融入整個公司的經營流程和業務實踐,通過5G網絡連接等ICT技術創新使能更多領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