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版權為《郵電設計技術》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郵電設計技術》編輯部
摘 要:構建了NB-IoT 網絡與需求滿足度的評估體系,該體系基于有 4G 覆蓋區域的A-GPS MR數據和無覆蓋區域的仿真預測,考慮了網絡制式的覆蓋差異因子、不同典型場景覆蓋差異因子及不同承載頻率的覆蓋差異因子,形成20×20 m的、可迭代更新的底層NB-IoT網絡覆蓋數據庫,并利用最小投資算法成功實現NB-IoT網絡與市場滿足度評估以及最小開站規模評估,實現網絡覆蓋評估和投資效益最大化,加快5G的mMTC場景應用業務推廣。
關鍵詞:NB-IoT;柵格化;覆蓋評估;覆蓋差異因子;市場滿足度評估
doi:10.12045/j.issn.1007-3043.2020.01.002
概述
NB-IoT 技術工作在 180 kHz 帶寬、提供低功耗設備的蜂窩數據連接,廣泛應用于智慧城市中停車、水、電、氣表等業務。為保證終端電池壽命,NB-IoT 技術要求終端不進行 MR 上報。一旦海量級、分散的連接點應用需求發起時,將無法快速、有效、精準評估每個需求點上網絡對市場需求的滿足度,從而無法提出NB-IoT精準的基站、小區規劃方案。
在此背景下,構建NB-IoT網絡與市場滿足度評估算法及體系以解決如下幾大痛點:
a)現場人工摸排工作導致運營成本居高不下、效率低下的問題。
b)NB-IoT網絡柵格級覆蓋水平精準評估問題。
c)市場海量的、分散的連接點應用需求滿足度評估問題。
d)滿足市場需求的基站、小區開通規模最小化問題。
e)無覆蓋區域的規劃支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