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國電信在京召開了以“提速降費 服務升級”為主題的發布會。在發布會上,中國電信發布了天翼大數據“飛龍”、“鯤鵬”和“星圖”系列產品,并解讀了天翼大數據指數的應用意義。
5月17日是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WTISD 2017,以下簡稱“電信日”),本屆電信日以“發展大數據,擴大影響力(Big Data for Big Impact)”為主題,這是國際電聯首次以大數據為主題,旨在充分發揮大數據的潛力,使之轉化為可促進發展的信息機遇。大數據是中國電信轉型戰略3.0構建五大生態圈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電信選擇此時發布大數據產品,很好地契合了本屆電信日主題。
依托飛龍大數據平臺,打造服務社會的共贏生態
在本次發布會上,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云計算分公司總經理吳湘東做了主題發布,并著重強調了飛龍大數據平臺云網數融合,貫通數據、平臺與服務,構建產業共贏生態,助推智能化社會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飛龍大數據平臺是一套大數據全業務流程處理產品,能夠實現數據源的可視化采集、數據存儲、數據分析,以及數據展現的全方位服務;同時,為滿足對大數據平臺管理的需求,還提供平臺安全及自動化部署、監管功能,并具有多租戶、分權分域的能力。
中國電信致力于依托飛龍大數據平臺,打造服務社會的共贏生態。飛龍大數據平臺承載了中國電信海量數據及多種融合數據,是大數據業務發展的基礎,是安全服務的保障。中國電信天翼大數據通過數據融合與跨界合作,積極推動雙創,服務社會;發布天翼大數據指數,洞悉社會智能化發展程度;通過“鯤鵬”、“星圖”、“飛龍”三大系列產品整合應用,服務民生。據了解,目前中國電信天翼大數據已服務政務、旅游、金融等十大行業,200家政府和企業客戶,解決了政府監管、金融安全、旅游改革等重大難題。
中國電信是最早將大數據業務納入集團發展戰略的運營商,并于2014年率先啟動全網數據匯聚和集約運營。長期以來,中國電信秉承央企責任,嚴守數據安全,始終堅持落實數據管理安全、平臺運營安全、服務內容安全。
倡導合作共贏,共建智能社會
早在2014年1月,中國電信率先組建了專業的大數據運營團隊。同年10月,組建中國企業大數據聯盟(BDU),與產業鏈一起,共同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共建智能生態。自組建以來,中國電信就積極開展與各高校的聯合創新與產業孵化,積極推進與金融、征信、旅游、地產等行業研究機構的數據合作與聯合研究,積極落實與各行業標桿企業的應用整合并服務社會。
目前,中國電信已基本完成全國范圍的數據匯聚,并不斷整合外部數據,在數據孤島治理方面取得巨大成果。據了解,中國電信已實現日均數據接入量超過 200TB,數據累計已達30PB,雙中心大數據分布式平臺節點突破3000個,每年業務調用量超過2千億次,并保持著高速增長。
打造天翼大數據指數,深度透析行業發展
在本次發布會上,中國電信天翼大數據發布全新的天翼大數據指數,包括智慧家庭指數、智能終端指數、手機應用指數。新版指數在可視化界面、算法模型及數據指標方面做了多項優化升級,使得指數在實際應用中更具指導意義。
天翼大數據指數是中國電信大數據能力的重要體現,它可從宏觀層面洞察產業發展規律,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具有參考性的數據指標。智慧家庭指數基于中國電信用戶、網絡、終端、應用等海量數據基礎,具有智能連接指數、智能設備指數、智能應用指數三個關聯子指標,可以量化分析我國智慧家庭發展水平;智能終端指數圍繞品類、品牌、人機、換機、消費等多種業務視角,體現占有率、用戶、存量、增量、偏好等多種市場指標,可以全景多維洞悉智能終端市場發展態勢;手機應用指數通過追蹤移動流量發展趨勢,可以客觀反映流量時代的APP應用生態。
三大產品體系,服務十大社會民生行業
2015年3月,中國電信天翼大數據率先推出了大數據產品體系,并對外提供大數據服務。此次發布會上,中國電信天翼大數據發布了“星圖”、“鯤鵬”和“飛龍”全新產品系列,并重磅推出星圖-金融大數據風控平臺、鯤鵬-旅游大數據平臺、鯤鵬-地產大數據平臺三大平臺型產品。
據悉,在金融領域中國電信已服務于數十家銀行與上百家互聯網金融機構,通過強強聯合與多維數據深度挖掘,實現多數據融合,并通過星圖-金融大數據風控平臺對全流程風險管控,助力金融風險防范。
在旅游方面,鯤鵬-旅游大數據平臺可實現7x24小時不間斷數據匯聚,全國覆蓋,全網推算,并與外部數據多元融合,進行可視化呈現。它可幫助有關部門合理地調配資源,有效保障游客安全,提高服務水平。據了解,中國電信已與國家旅游局達成合作,共建國家旅游產業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平臺。
在房地產領域,鯤鵬-房地產大數據平臺基于跨行業數據整合可針對地產行業全業務流程的每一階段(置地、售前、售中、售后)分別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
當前,正是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機遇期,中國電信將借助新產品發布契機,繼續根植產業生態,推進業務創新升級,依托包括云和大數據在內的五大優勢應用,以及流量、安全等核心能力,打造智慧家庭、物聯網、互聯網金融和新型ICT應用等“智能應用生態圈”,與產業各方攜手共創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