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騰訊論壇上,騰訊重磅發布了混元3D世界模型、具身智能開放平臺Tairos(鈦螺絲)等AI最新成果,并帶來了智能體開發平臺等產品的全新升級,首次全面展示面向AI時代的產品應用全景圖。
這套“1+3+N”全景體系,以騰訊自研混元大模型為核心引擎,構建了涵蓋平臺能力與多元應用的完整架構,覆蓋從面向B、C端的智能體開發平臺,到面向機器人領域的騰訊具身智能開放平臺,以及分布在多個行業場景中的豐富AI應用與智能體產品矩陣。通過這一體系,騰訊正加速推動AI從技術突破邁向場景落地,打造真正“好用的AI”。
騰訊公司副總裁蔡光忠表示,AI是一場工業革命級的技術創新,對個人和產業發展都將產生前所未有的價值。但相對于一個完整的技術周期,當前AI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
未來,隨著AI的進一步落地,產業發展會從聚焦“好技術”進化到更加強調“好產品”。基于此,騰訊正圍繞模型、平臺、應用等維度發力,結合騰訊豐富的應用生態優勢,全方位推動AI從技術突破走向場景實踐,讓好用的AI出現在離用戶和產業更近的地方,實現AI真正好用、人人可用、用之有益。
騰訊公司副總裁 蔡光忠
騰訊混元3D世界模型首次發布,多尺寸、多種模態模型將開源
在模型層,今年以來,騰訊混元大模型持續迭代、小步快跑,混元家族不斷拓展:比如端到端語音模型Voice、多模態理解模型Vision相繼推出。在多模態理解上,今年連續發布多款模型,在LMArena Vision全球大模型權威榜單中獲得國內榜首,在中文能力上穩居全球第一梯隊。
會上,騰訊混元正式發布并開源了業界首個3D世界生成模型——混元3D世界模型1.0。用戶只需要輸入一句話或一張圖,幾分鐘內即能生成可360°漫游、可編輯的虛擬世界,輸出標準化3D資產,兼容主流引擎,大幅縮短內容生產周期。
目前,騰訊混元大模型已實現圖像、視頻、3D、文本等在內的全模態開源,圖像、視頻衍生模型數量分別達到1400個和1600個,混元3D系列模型社區下載量超過230萬,已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3D開源模型。據悉,面向端側的0.5B到7B系列小模型、混元Large-Vision、GameCraft等,也將在近期陸續開源,助力開發者高效構建AI原生應用。
雙智能體開發平臺全新升級,面向B、C端加速智能體落地
隨著大模型的能力躍升,智能體成為行業關注焦點。此前,騰訊云將大模型知識引擎升級為騰訊云智能體開發平臺,幫助企業一站式完成從數據處理、模型訓練、知識融合到部署上線的完整流程,大幅降低智能體開發門檻。
會上,騰訊云智能體開發平臺迎來了全新升級,零代碼即可輕松創建多個智能體并實現協同交互,復雜場景也能輕松配置。通過對接主流數據庫和騰訊文檔等更全面的數據源,讓對話響應更靈活、更準確。
同時,面向C端用戶所打造的騰訊元器,在會上也帶來了全新升級。進一步加強整合了公眾號、騰訊文檔、微信支付MCP等騰訊生態資源,幫助用戶打造更好用的公眾號智能體,可一鍵授權矩陣號發布、拉取公眾號知識庫等。優質智能體還會被分發到騰訊應用寶電腦版AI專區等渠道。
此外,會上還發起了騰訊首屆黑客松Agent應用創新挑戰賽,鼓勵開發者使用騰訊云智能體開發平臺和騰訊元器,探索智能體應用場景,打造更多好用的AI應用。
騰訊云副總裁、騰訊云智能負責人、騰訊優圖實驗室負責人吳運聲表示,雙智能體平臺能夠滿足各類應用構建需求。這兩套產品雖面向不同人群,但底層共享同一個平臺能力棧,實現了開發、運行、分發的一體化協同,能夠幫助不同用戶打造勝任復雜場景的得力助手。
騰訊云副總裁、騰訊云智能負責人、騰訊優圖實驗室負責人 吳運聲
騰訊具身智能開放平臺全新發布,加速機器人產業落地
此外,受益于大語言模型、多模態等技術突破,具身智能領域也迎來全新進展,成為AI從“虛”向“實”影響物理世界、助力實體經濟的重要路徑。與此同時,產業也仍然面臨著通用平臺缺乏、技術門檻高等挑戰。
會上,騰訊Robotics X實驗室與福田實驗室聯合發布具身智能開放平臺Tairos“鈦螺絲”,這是國內首個以模塊化的方式提供大模型、開發工具和數據服務的具身智能軟件平臺,通過即插即用的方式面向機器人行業開放,可在官網申請試用(https://tairos.tencent.com/)。
騰訊首席科學家、Robotics X實驗室主任、福田實驗室主任 張正友
騰訊首席科學家、Robotics X實驗室主任、福田實驗室主任張正友表示,Tairos具身智能開放平臺致力于為機器人本體開發商與應用開發商補齊關鍵的軟件能力,就像為各類機器人裝上“大腦”,讓機器人具備感知世界、規劃任務以及自主決策等能力,從被動執行指令的機械體進化為主動適應現實世界的智能生命體。
AI原生應用持續迭代,10+垂直智能體集中亮相
不斷夯實的模型能力和平臺工具,最終是為產品應用和產業實踐服務,以更好地融入人們的生產生活中。
過去兩年來,基于騰訊混元大模型及相關平臺能力,騰訊推出了一系列AI原生產品。比如,面向大眾用戶推出的騰訊元寶,今年來,圍繞搜索、文檔理解、圖像處理等能力快速升級,同時深度融入微信、QQ等高頻使用場景,使用起來更加順手。
再比如上線不久的騰訊AI工作臺ima,用戶只需上傳本地文件或公眾號內容,便可構建專屬知識庫,實現高效問答、智能創作、精準檢索等功能。ima上線半年多時間,知識庫生態快速發展,從最初的私域內容發展到公域知識號內容,可分享的私域內容增長超過200%,內容量超2000萬,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專業人士的“第二大腦”。
此外,包括微信、QQ、QQ瀏覽器等超級應用,也因為AI的結合和加持,迎來了體驗與效率的全面提升。
騰訊信息服務線負責人 何毅進
騰訊信息服務線負責人何毅進提到,知識庫讓AI回答擁有用戶自己可信賴的知識來源,也保證了知識的時效性與準確性,知識庫與大模型互補實現了1+1>2的效果,持續讓產品變得更聰明,實現“你思考方向,它解決路徑”的人機共進新模式。
會上,騰訊還集中亮相了10多個垂直領域Agent,覆蓋企業服務、生活、辦公等場景下的高頻需求,比如可自動化完成人群提取、畫像分析、商品優選、營銷內容生產、活動復盤等任務的企點營銷云Agent;能夠一鍵生成個性化旅游攻略,進一步搜索點位周邊吃住行玩信息的騰訊地圖旅游規劃Agent;幫助開發者實現自動代碼補全、代碼診斷和智能評審的CodeBuddy Agent等。
圍繞數字化助力鄉村振興,騰訊SSV為村實驗室還聯合騰訊云智能、騰訊優圖實驗室推出首個“共富AI”鄉村經營智能體,可快速生成貼合鄉村實際的電商素材和營銷全案,簡單易用,幫助更多土特產小店與農文旅產品“走出去”,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
加速AI與內容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好用的AI不斷涌現
在內容產業方面,騰訊也加快AI與游戲行業的融合落地。在本次大會上,騰訊首次介紹游戲創作全鏈路AI解決方案VISVISE,該方案專為游戲開發者打造,覆蓋動畫制作、模型制作、智能NPC生成、數字資產管理等核心環節,實現從創意孵化到資產管理的全流程智能化改造。
騰訊游戲效能產品部副總經理鄧大付表示:“我們希望通過為游戲產業打造智能化工具矩陣,為行業注入強勁生產力,推動游戲工業邁入AI驅動的高效創作新時代。”
騰訊游戲效能產品部副總經理 鄧大付
此外,在本次論壇上,騰訊研究院聯合騰訊優圖實驗室、騰訊科技共同發布了《共生伙伴:2025人工智能十大趨勢》報告。報告指出,AI正在發生從“推理”到“行動”的關鍵躍遷,其角色將從輔助人類的“數字外腦”,演變為與人類協同共進的“共生伙伴”。
大模型時代,既需要領先的底層技術和基礎設施,也需要一站式的工具平臺,以及深入場景的AI應用和產業實踐。未來,騰訊將持續強技術創新投入,打磨產品體驗,共同推動“好用的AI”不斷涌現,讓AI真正發揮先進生產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