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由ChinaDRM論壇主辦的“CCBN2025數字版權管理創新發展論壇暨ChinaDRM二十周年技術研討會”在北京首鋼會展中心成功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ChinaDRM論壇主席丁文華出席本次研討會并致辭,丁文華院士在致辭中指出,自2004年創立至今,在產業界的共同努力下,ChinaDRM構建了融合統一、互信、開放、安全的DRM技術生態,產品和服務已遍布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技術機制和生態運作模式也得到了包括好萊塢在內的國際媒體產業界的廣泛支持和高度認可。全球超高清產業發展迅速,網絡短視頻服務興起,人工智能也開始助力專業化視聽內容創作,盜版利益也愈發可觀,黑產灰產盜版技術手段也在不斷向專業化體系化發展,人工智能的訓練、優化和應用帶來新的版權糾紛,視聽數據資產的開發利用面臨新的版權困境,全球視聽版權生態面臨前所未有的復雜形勢及挑戰。
針對當前盜版態勢,丁文華院士提出五大發展倡議:一是加速硬件級安全客戶端的規模化部署,消除安全短板;二是強化終端芯片底層技術支撐,實現用戶無感的高級別保護;三是推動DRM技術標準化建設,協調新舊生態融合發展;四是建立AIGC內容可信認證體系,應對生成式AI帶來的版權挑戰;五是構建全球開放的媒體保護協作社區。
在全球合作方面,丁文華院士強調盡管國際環境變化,但數字內容產業的全球化屬性不可逆轉。ChinaDRM將持續深化國際合作,推進技術標準互認,共同構建安全可信的數字版權保護體系。
中國工程院院士、ChinaDRM論壇主席 丁文華
MovieLabs首席技術官Jim Helman通過視頻致辭表示,ChinaDRM構建了技術先進可靠、法律協議完善的DRM體系,其硬件安全機制和信任管理框架為全球內容保護提供了重要支撐。面對全球體系化的盜版黑產威脅,需進行全鏈路的安全認證以保障DRM系統正確實施,需依托ChinaDRM信任管理中心明確各方責任以構建信任體系。針對終端的安全短板問題,Helman呼吁加速硬件級DRM終端部署,并建立動態響應機制——當某一漏洞被發現,產業鏈須快速修復漏洞,以阻斷漏洞帶來的危害。最后,Helman重申國際合作的重要性,期待與ChinaDRM論壇深化協作,持續推進國際DRM技術發展。
MovieLabs 首席技術官Jim Helman
二十年耕耘,ChinaDRM成全球標桿
會上回顧了ChinaDRM二十周年發展歷程,2004年,丁文華院士與楊士強教授聯合發起成立ChinaDRM論壇,開啟中國自主數字版權管理技術探索。2006年,標準起草委員會成立,推動行業技術標準制定。2014年,發布國內首個自主DRM技術標準《互聯網電視數字版權管理技術規范》,填補行業空白。
2017年,與美國好萊塢達成技術兼容性共識,中國DRM生態體系逐步形成。2019年至今,國家廣電總局陸續發布覆蓋有線電視、互聯網電視、IPTV等領域的系列技術規范,并形成《視音頻內容分發數字版權管理技術應用實施指南(2023版)》,目前,ChinaDRM技術產品覆蓋195個國家和地區,應用于2.8億終端,攜手國內外110余家媒體內容保護產業鏈機構,通過技術、管理、法律等多維度構建了視音頻數字版權保護技術標準體系、評估認證體系、安全信任體系、維權處置體系及融合創新體系。面向超高清、智能化內容發展趨勢,ChinaDRM將持續深化國際合作,推進全球視聽內容全生命周期版權保護體系建設,為數字內容產業提供技術支撐與安全保障。
國際視聽產業數字版權保護生態報告發布 呼吁完善硬件安全DRM生態應對盜版挑戰
本次論壇上,ChinaDRM論壇聯合美國電影協會等全球媒體產業鏈相關方,共同發布《國際視聽產業數字版權保護生態報告(2024)》。報告指出,在數字化、超高清化技術驅動下,全球視聽產業迎來蓬勃發展,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內容創新,多樣化網絡服務加速產業增長。然而,新型盜版風險同步加劇,數字化盜版成主要源頭,黑產利用網盤、短視頻等渠道傳播盜版資源,數據泄漏、事后維權困難及AI技術應用引發的版權糾紛等問題持續升級。
報告強調,當前全球硬件安全DRM生態分散化,盜版高利潤催生非對稱技術博弈,業務發展需求與生態短板矛盾凸顯。為應對挑戰,報告呼吁產業鏈各方以開放合作理念為核心,完善硬件安全DRM生態建設,將其作為解決盜版問題的關鍵路徑,共同維護國際版權保護體系。未來,中國視聽產業將加強國際技術交流,探索DRM創新應用,推動構建更完善的數字版權保護生態,助力全球視聽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TOPALYDRM開發者社區正式發布 中國數字版權保護技術進入新階段
本次論壇上,TOPALYDRM開發者社區正式發布,TOPLAYDRM是ChinaDRM的技術品牌,在CCBN2023期間正式發布,本次活動上,ChinaDRM宣告TOPALYDRM開發者社區正式發布,社區以“技術之橋”為核心定位,通過“知識共享之橋”匯聚全球DRM生態全景圖與中國標準體系,打造開發者“立體圖書館”;以“效率躍升之橋”獨創全生命周期支持體系,覆蓋芯片集成至應用開發全流程,結合模塊化文檔、SDK工具及智能問答引擎,助力效率提升;并以“生態共創之橋”推動開發者共建技術邊界。開發者社區技術賦能價值推動技術普惠化,助力數字內容安全邁向更高水平。
CCBN2023期間,ChinaDRM技術品牌TOPlay發布,TOPLAYDRM作為技術品牌商標,聚焦應用于技術標準、產品認證及生態合作,覆蓋技術落地與商業化場景,本次TOPALYDRM開發者社區,標志著我國數字版權保護技術邁入新臺階。
【聚焦前沿議題,共話技術實踐】
十余位行業專家發表主題演講,涵蓋超高清內容保護、量子加密、AIGC版權界定等熱點領域:
愛迪德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銷售總監王珺進行了題為《守護千億級視音頻內容生命線,筑起多數字版權管理的全鏈防護盾》的主題演講,她表示流媒體行業呈現“硬幣雙面性”:D2C模式推動用戶增長,但盜版問題(如會話共享、密鑰盜取)仍嚴峻。愛迪德通過Multi-DRM解決方案實現年均超700億許可證分發,峰值處理能力達10萬/秒,并結合隱秘水印、盜版監控等技術構建反盜版矩陣。
愛迪德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銷售總監 王珺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技術局總控一部副主任潘曉菲進行了題為《超高清線性頻道DRM保護》的主題演講,她介紹總臺針對4K超高清頻道分發痛點,聯合ChinaDRM成員推出“一碼到底”加密方案,避免轉碼損傷畫質。通過云端輕量部署密鑰管理,支持頻道級與內容級靈活加密,并在終端適配多種硬件。已完成實驗室驗證,解決中低端設備解密難題。未來需產業鏈協同優化終端性能,推動超高清內容高質量落地。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技術局總控一部副主任 潘曉菲
寰宇信任(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產業發展總監晉佳圓進行了題為《超高清高品質家庭觀影創新應用實踐》的主題演講,他表示,正版高品質內容可通過硬件級安全技術觸達用戶。寰宇信任推出“極影匣”業務,以U盤或預載形式分發4K HDR內容,結合ChinaDRM確保安全播放。該模式類比影院發行機制,支持用戶長期收藏,計劃5月上線。他強調,技術需回歸內容質量本質,推動正版生態與盜版分流用戶回歸。
寰宇信任(北京)技術有限公司 產業發展總監 晉佳圓
上海海思技術有限公司戰略與業務發展部產業發展總監付強進行了題為《踐行開放標準,激活產業創新》的主題演講,他表示海思芯片已支持16種DRM方案,并推動ChinaDRM成為IPTV機頂盒集采標準。鴻蒙系統原生集成DRM能力,覆蓋手機、車機等多終端,助力端到端內容保護。此外,海思探索GPMI接口與ADCP技術,實現媒體流轉端到端加密,降低多設備協同復雜度,已在微型機頂盒場景驗證可行性。
上海海思技術有限公司 戰略與業務發展部產業發展總監 付強
北京優酷科技有限公司總法律顧問王冀進行了題為《國內影視版權保護的困境與展望》的主題演講,他指出,盜版“三座大山”(盜版網站、網盤、長切條)每年造成損失超200億元,嚴重擠壓正版市場。司法判賠額低、平臺主體責任缺失是治理難點。他呼吁加強平臺主動過濾、多部門聯合整治,并通過提高判賠、縮短訴訟周期強化司法威懾。技術層面,DRM、動態水印雖有效,但需硬件級支持及動態攻防升級。
北京優酷科技有限公司 總法律顧問 王冀
北京騰瑞云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產品運營總監宋蕾進行了題為《從盜版監測數據分析研討版權保護技術應用》的主題演講,他表示基于監測數據指出,短視頻侵權占比83%,私域傳播加劇治理難度。騰瑞云通過區塊鏈存證、特征指紋比對、DRM及智能維權構建防護體系,未來將探索AI生成內容保護,降低中小企業維權門檻。
北京騰瑞云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產品運營總監 宋蕾
北京數字認證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夏魯寧進行了題為《可信數據空間及其實踐》的主題演講,他表示可信數據空間是數據流通基礎設施,歐盟Gaia項目與中國行動計劃推動其發展。核心架構通過連接器實現策略控制下的數據共享,需解決身份認證、詞匯定義等難題。他認為,該技術可為版權保護提供新思路,但標準化與商業化仍需探索。
北京數字認證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院院長 夏魯寧
成都索貝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作產品部總經理楊瀚進行了題為《AIGC技術在媒體內容生產中的探索與實踐》的主題演講,他展示了索貝AIGC工具“明眸”,該工具覆蓋選題、撰稿、剪輯全流程,支持風格化學習與實時核查,應用于CBA、春晚等項目。他強調,AIGC提升效率的同時需警惕版權風險,呼吁行業共建合規生態。
成都索貝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制作產品部總經理 楊瀚
北京博遵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維維進行了題為《AIGC版權界定的全球分歧與中國選擇》的主題演講,他分析各國對AIGC版權認定差異顯著:美國強調“人類實質性控制”,歐盟、中國側重獨創性,日本開放訓練數據使用,英國直接承認機器生成內容。國內案例顯示,含人類智力投入的AIGC可獲保護,但需平衡技術創新與法律滯后性,推動規則適應業態變革。
北京博遵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維維
北京渲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崔銘進行了題為《 3D資產全鏈條版權管理——從生產到應用》的主題演講,他提出通過嵌入動態水印技術實現模型和貼圖的確權溯源,并與文博領域合作落地數字資產保護。其引擎技術結合光線追蹤與國產化生態建設,推動3D內容在游戲、文旅等場景的安全流轉。
北京渲光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崔銘
多家國際機構代表與領域專家出席了本次活動,與會國際專家對數字版權保護技術展現出高度關注。
展望未來:技術協同護航數字文明
數字版權保護需技術、法律與產業協同。ChinaDRM成立二十年來,始終致力于推動行業標準與技術創新。未來,隨著AIGC、元宇宙等新業態發展,版權管理將面臨更復雜挑戰,亟須完善立法、提升技術防護能力,并強化國際合作,共同構建健康可持續的數字內容生態。
此次論壇不僅為ChinaDRM二十年歷程畫下里程碑,更以開放姿態開啟數字版權保護的新篇章,為視聽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