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4月23日專稿(蔣均牧)四月的北京春光正盛,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CCBN)如期而至。
作為廣電行業“風向標”式盛會,CCBN歷來是技術迭代與生態博弈的羅馬廣場。而今年,名為“GPMI電視卡”的產品在展館內激起了層層漣漪——它既是一種全新的機頂盒形態,更承載著中國音視頻產業發展的未來。
作為深圳市8K超高清視頻產業協作聯盟主推的國產技術,GPMI以“一線集成音視頻、數據、控制與供電”的顛覆性設計,將傳統機頂盒的“三線纏繞”簡化為“一線貫通”,打破了設備接口的功能邊界。正如一位觀展人士所言,“這根線,牽動的是整個產業的神經”。
GPMI電視卡:CCBN舞臺上的“新物種”
伴隨音視頻產業的不斷發展、高清和超高清內容的與日俱增,接口標準功能單一、形態繁雜多樣、傳輸能力有限等問題成為嚴重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亟需新一輪演進,以滿足消費者對更卓越視聽體驗的追求。GPMI技術通過軟硬協同創新,為產業帶來了革命性突破,打開了超高清時代數字生活的無限可能。
根據艾瑞咨詢《超高清音視頻接口技術洞察白皮書》等公開資料,GPMI具有七大顯著技術優勢:雙向多流,支持128節點網狀組網,打破單向傳輸桎梏,讓設備間“對話”成為可能;雙向控制,遙控器化身“指揮棒”,實現電視與機頂盒的無縫互控;高功供電,最高480W電力輸送,讓電視搖身變為“充電基站”,手機、平板“一線續命”;極速傳輸,192Gbps帶寬碾壓傳統標準,8K超高清視頻如流水傾瀉;生態兼容,與USB接口“血脈相通”,降低廠商研發成本;快速喚醒,組網設備響應速度提升4倍,告別“開機等待焦慮”;全鏈安全,基于國密算法的ADCP協議,為數據流轉筑起“防盜門”。
在GPMI技術加持下,GPMI電視卡帶來了機頂盒的質變。這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一來是化繁為簡,傳統機頂盒需要HDMI線、電源線、網線三根線纜連接,而GPMI電視卡只需一個接口即可完成所有功能。其體積僅為傳統機頂盒的三分之一,可完全隱藏在電視背面,徹底終結“線纜叢林”的歷史,讓客廳回歸簡潔美學。
二來是雙向交互,GPMI支持雙向控制信號傳輸,配合星閃指向遙控器,用戶可像操作鼠標一樣隔空操控電視。在現場演示中,觀眾通過遙控器在空中滑動,電視屏幕上的應用圖標隨之移動,甚至能直接調用手機、平板、電腦端的云游戲、教育APP等內容,實現“大屏刷手機”的奇妙體驗,驅動從“看電視”到“用電視”的變革。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久的將來,通過端云協同方案,GPMI電視卡將升級為“智家云盒”,將云端算力引入家庭。用戶無需購買高端游戲電腦,只需通過智家云盒連接電視,即可暢玩《黑神話:悟空》等3A大作,畫面流暢度媲美本地運行,讓電視成為家庭數字生活的“超級入口”。
生態裂變:從“單點突破”到“全域燎原”
技術標準的成敗,從來不只是技術的較量,更是生態的比拼。C114在CCBN現場了解到,GPMI的產業化進程現已進入快車道,深圳8K聯盟聯合海信、創維、TCL、華為、海爾、上海海思、國科微、中電思儀、中國移動等50余家核心企業、機構,構建起涵蓋芯片、連接器、測試設備、整機的完整產業鏈,讓廠商從“單打獨斗”轉變為“軍團作戰”。
政策東風更是為此添薪加柴。國家著力發展新一代超高清外部接口的芯片研發創新與整體產業有序化,并不斷完善相關標準,將先進技術與標準融合,以高標準推動高技術創新,GPMI作為其中關鍵一環得到了明確支持。《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和《關于加快推進視聽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的出臺,為GPMI技術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技術賦能產業的發展環境。
目前,GPMI技術的產業落地已頗具雛形。電視廠商集體擁抱,海爾已推出搭載GPMI接口的智能電視,預計2025年主流廠商新品將全面支持該技術。運營商未來也將把GPMI電視卡納入智慧家庭套餐,在提升用戶粘性的同時,為拓展云游戲、云電腦等增值業務開辟新通道。
從趨勢來看,未來十年GPMI有望引領三次產業躍遷。第一階段,GPMI技術通過統一接口和優質傳輸性能,簡化家庭設備連接,優化用戶體驗,推動智能電視及多屏互動等場景發展,為家庭娛樂和智能生活提供技術支撐。第二階段,GPMI技術賦能汽車電子行業,實現設備接口統一化與數據高效傳輸,并支持拼接屏多終端協作,廣泛應用于智能駕駛、智慧交通等領域,提升行業效率與用戶服務體驗。第三階段,GPMI技術在泛工業應用中,支持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新能源與環境治理等場景的智能化升級。通過高效數據傳輸與設備協同,推動工業自動化和綠色可持續發展,全面覆蓋工業智能化轉型需求。
傳統電視解決“開機率下滑”的妙藥、打破家庭設備“次元壁”的利器、重構音視頻產業“生態圈”的里程碑……CCBN的聚光燈下,GPMI電視卡雖小,卻折射出中國音視頻產業從“跟隨者”向“定義者”轉型的宏大敘事。盡管市場剛剛起步,仍然存在著存量設備兼容、生態協同、成本控制等問題,但在產業鏈上下游的共同推動下,這場由“一根線”引發的革命,終將在未來十年重塑人類與數字世界的交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