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5月7日消息(李明)一年一度的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5月17日)即將到來,國際電信聯盟(ITU)將今年517電信日的主題確定為:“連通目標2030:利用ICT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的實現”,希望借此促使國際電聯成員思考ICT在向智能和可持續發展過渡方面取得的進展,聚焦ICT技術驅動的解決方案和新趨勢,以促進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可持續性,推進實現《連通目標2030議程》的五個戰略目標,即增長、包容、可持續、創新及合作。
縱觀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大環境以及行業發展大勢,可以看出今年517電信日的主題可謂是立足當下,著眼未來,各國將利用ICT作為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主要驅動力,推動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
立足當下:ICT助力全球經濟走出困境
當前,全球仍然處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陰霾之下,全球經濟遭遇重創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亟需恢復經濟發展活力,而ICT已經成為新型基礎設施、開始登上宏觀經濟調控的舞臺。
在中國,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ICT已經成為新型基礎設施,而“新基建”不僅會成為未來投資的重點,也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引擎。
例如,5G投資將直接帶來電信運營業、設備制造業和信息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并通過產業間的關聯效應,帶動各行業擴大信息通信技術應用投資,增強投資帶動遞增效應。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計:5G在2020-2025年,將拉動中國數字經濟增長15.2萬億元,5G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ICT新技術融合發展,將推動數字經濟生產組織方式、資源配置效率、管理服務模式深刻變革。
因此,對于全球經濟亟需恢復發展活力、走出困境的當下來說,ICT將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著眼未來:面向2030未雨綢繆
面向未來,隨著全行業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深入,展望未來十年,面向2030年我們有望迎來嶄新的智能化全互聯世界,實現“一個由互連世界賦能的信息社會”。
在信息社會中,ICT將促成并加速可由人人共享的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增長和發展。
面向2030年,未來6G移動承載、產業互聯網、全息全感通信、虛實融合通信、空天地一體化通信等新場景不斷涌現,在無線新技術、IP技術創新等技術研發、產業創新等方面我們都需要未雨綢繆。
不可忽視:技術創新推動環保和可持續發展
而在ICT技術和產業本身可持續發展,以及推動經濟社會、各行各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同時,環境保護也是所有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例如,在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過程中,可通過共建共享、引入AI技術實現自動駕駛網絡等創新手段,幫助運營商和企業客戶降低能耗、減少運營成本、提升客戶體驗,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聯合國大會第A/70/1號決議通過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DG)也提及,信息和通信技術的傳播和全球互聯具有加快人類進步和彌合數字鴻溝的巨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