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1月15日消息(劉定洲)對通信設備商來說,2017年是一個不太容易的年份。
一方面,2017年全球主要運營商資本開支出現下降。據統計全球TOP 15運營商中有14家下降,包括中國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另一方面,5G商用還有待時日,業界普遍認同是2020年,但研發投入卻是真金白銀,需要設備商綜合考量。此外,網絡重構、開源技術帶來的影響在2017年更加明顯,例如Facebook主導的電信基礎設施項目(TIP)成員已超過500家。
盡管充滿挑戰,中興通訊的2017年堪稱成功。從財報看,中興通訊2017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39億元,同比增長36.58%,預計全年凈利可達43至48億元,增速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從市場看,中興通訊不僅在LTE、網絡虛擬化等領域表現出色,更打響了“5G先鋒”的企業品牌。
一家營收超過千億元的大公司,幾乎每天都有新聞發生。梳理中興通訊2017年的新聞脈絡,C114認為,中興通訊在管理、市場、戰略等層面,做出了多個正確決策,從而引領公司準確把握5G到來的歷史機遇,走上了一條康莊大道。
5G實干家
通信業是一門非常“理性”的行業,沒有一夜爆紅的技術和概念,再炫的概念都需要經過業界反復驗證、測試其真實價值,例如SDN/NFV,例如5G。5G在2015年就逐漸出現在媒體視野,直到2017年成長為通信舞臺中央的明星,被認為是整個社會的核心信息基礎設施,是未來十幾年挖掘不盡的寶藏。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測,到2030年,5G將帶動我國直接經濟產出6.3萬億元、經濟增加值2.9萬億元、就業機會800萬個;在間接貢獻方面,5G將帶動總產出10.6萬億元、經濟增加值3.6萬億元、就業機會1150萬個。市場調研機構IHS則預測,到2035年,5G將在全球創造12.3萬億美元經濟產出,并創造2200萬個工作崗位。
5G的未來是確定性的,但商用的進程并不確定。尤其站在前幾年的時間節點看,5G商用要到2020年,大規模鋪開的年限更長;對未來投資的力度,是每家公司面臨的現實考量。此前就有某設備商認為,5G在未來幾年看上去沒有想得那么美,屬于十幾年長期演進的過程,因此在技術投資上,自然也會采取相對保守的策略。
中興通訊早在2015年就提出了“5G先鋒”的口號,并一以貫之的戰略投資。體現在研發上,目前已組建超過4500人的5G研發隊伍,每年用于5G研發的投資達30億元,全公司每年研發投資則超過百億元。從2010年至2016年,中興通訊已連續7年位居PCT申請量全球前三,在5G標準組織中占據著重要席位。
體現在產出上,根據咨詢機構Ovum最新發布的報告,在大規模天線Massive MIMO)技術、5G系列化基站、微波、回傳/前傳、核心網和終端等5G六大產品系列中,中興通訊是全球唯二能夠提供完整5G端到端解決方案的廠商。2017年業界關注的熱點“5G承載”,中興通訊不僅在2月份巴塞羅那展上率先發布5G Flexhaul承載方案,且只用半年時間就完善了產品線,實現端到端承載。
其核心理念在于,中興通訊對5G應用前景的堅定看好。以中國為例,政府已經率先公布5G頻譜,體現出做大做強5G產業鏈的決心;美國在2017年推出“另類”的5G——5G固定無線接入,并計劃在2018年底商用5G;歐洲也不甘落后,在2016年9月發布了“5G行動計劃”,中興通訊還承建了歐洲第一張5G預商用網絡。通過提前布局、堅定投入,中興通訊已成為5G時代的搶跑者。
網絡革新者
通信業競爭非常激烈,往往一步落后就步步落后。設備商既要放眼未來,也要活在當下,當年北電的悲劇值得所有設備商引以為戒。對中興通訊來說,如果巨額5G研發投資更多是放眼未來,業績大幅增長則是當下取得成績的明證。
從核心的LTE來說,中興通訊穩居前四大供應商之列,獲得全球主流運營商、行業咨詢機構的高度認可,全球累積發貨份額接近五分之一。根據Gartner “LTE魔術象限”報告,從2016年開始將中興通訊持續納入“領導者”象限;GlobalData 2017年6月的LTE產品評級報告,將中興通訊LTE系列基站評為行業唯一的”領導者”,認為其基站在小區容量和用戶容量方面均優于業界其它同類產品。與此同時,中興通訊將Massive MIMO等5G核心技術應用于4G網絡,“Pre5G”在2017年攻城略地,數據顯示已在全球60多個國家110多張網絡中部署。
除了LTE向5G演進,2017年通信業另一個重要的方向是網絡轉型。以SDN/NFV技術為代表的網絡轉型,在2017年度過了技術泡沫化的低谷,走向穩步爬升的光明期。從三大運營商的代表專家近期公開演講來看,運營商已經能夠冷靜看待SDN/NFV等技術對現網的價值,并大量開啟了試點和商用工作。
中興通訊則是對網絡轉型最熱心的設備商之一。以中國移動力推的轉控分離vBRAS為例,中興通訊全力支持,不僅雙方合作的vBRAS方案斬獲2017年度GTB基礎設施創新大獎,在2017年下半年試點中全力配合中國移動,順利實現千萬級用戶接入能力,并在中國移動Novonet試驗網SDN環境中率先完成部署。就在近日,中興通訊還與中國電信在CTNet2025實驗室順利完成全球首次vBRAS全解耦測試。
值得一提的還有中興通訊的Carrier DevOps云網一體解決方案,采用新型的定制化網絡切片技術,滿足行業轉型新形勢下復雜多樣的、端到端靈活的網絡開通需求,幫助運營商打造更便捷、高效、開放的基礎網絡平臺。2017年10月,這一方案在荷蘭海牙舉辦的SDN/NFV全球大會上,拿下SDN/NFV領域的“奧斯卡”——最佳新編排和控制獎,凸顯了中興通訊在網絡轉型領域的創新實力。
此外,中興通訊還是最積極擁抱開源技術的設備商之一,在OpenStack等多個開源項目中做出了大量貢獻,并反過來加速了自身產品的研發進程。截至目前,中興通訊已在全球成功部署超過320個虛擬化商用/實驗局,并加入了ETSI、3GPP、ONAP、OPNFV、OpenStack、OpenDaylight、CNCF 等標準組織和開源社區,成為開源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凝聚戰斗力
市場層面的成功、戰略層面的堅持投入,C114追根溯源,認為與中興通訊2017年的管理層調整密切相關。
2016年遭遇的美國限令,對中興通訊無疑是一起黑天鵝事件,不僅業務拓展受到影響,員工士氣也遭到波及。這起事件背后的大國角力且不深究,2017年3月,借助美國新政府上臺的有利時機,中興通訊與美國達成和解,消除了公司發展的最大不確定性。隨后,中興通訊進行了管理層調整,深孚眾望的殷一民出任中興通訊董事長,趙先明繼續擔任總裁。
C114還記得文章發布后查看網友留言時的震動。“當初就是因為殷總創造的傳奇才從初中就立志進ZTE,后來研究生畢業順利來到了夢寐以求的中興通訊。希望我司在殷總的領導下再創輝煌!”“支持殷總,支持中興,支持國產品牌!”“好的領導者,好的管理者,好的決策者!”“非常歡迎殷總擔任董事長,希望中興發展越來越好!”……
可以說,殷一民“出山”,極大提升了員工士氣,強化了公司凝聚力,使得中興通訊在2017年全員一心,迅速走出危機,并通過一系列調整,優化了公司在各條業務線的布局。例如在政企領域,經過組織架構調整,政企中國強調“合作伙伴優先”,聚焦城市智慧發展和行業數字轉型,打造云網生態;在終端領域,原終端北美經營部總經理程立新出任掌門人,2017年10月推出了Axon M折疊屏手機,成為手機行業關注的焦點之一。
在運營商市場,中興通訊展現出更強悍的戰斗力,無論是網絡虛擬化,還是LTE、5G,均成果豐碩。此外,中興通訊也是運營商物聯網戰略的重要支持者。2017年12月,中興通訊舉辦物聯網峰會,正式發布“芯網云”戰略和物聯網平臺“興云”,把握千億連接的物聯網機遇。
如何展望中興通訊的2018年?殷一民在新年致辭中強調,中興通訊要更加聚焦主業,持續創新,堅定落實“2020戰略”,用更加優異的業績回報員工、客戶、合作伙伴和投資者。“全體中興人將傳承公司的核心價值觀,為了夢想和目標,不懼挑戰,全力以赴,不辜負美好的青春,擁抱最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