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在2025中國聯通合作伙伴大會期間,由中國聯通研究院主辦的“CUBE-Net 3.0 新突破 —— 全光底座系列成果發布會”成功召開。會上,中國聯通研究院聯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華為、中興、烽火、諾基亞、光迅、長飛等產業合作伙伴,共同發布了《AI時代的全光底座白皮書》。
中國聯通研究院總師王光全圍繞白皮書核心內容作主題分享,系統解讀了AI時代光網絡的發展藍圖。作為技術演進的重要里程碑,本白皮書是對2020年《云時代全光底座白皮書》、2022年《算力時代的全光底座白皮書》的迭代升級。它聚焦AI時代光網絡面臨的全新需求與挑戰,提出中國聯通AI時代全光底座架構以及關鍵技術的演進方向,為行業發展提供了系統性指引。
回顧過往,2020年,中國聯通首次在行業中創新性提出全光底座的概念,明確光網絡同時具備基礎網絡和業務網絡兩個屬性,致力于打造云光一體的高品質網絡。2022年針對算力時代特點,中國聯通進一步提出了以算力為中心的三級網絡架構,定義了算力時代全光底座的關鍵特征,并構建“5+4+31+X”算力網絡,實現樞紐間20ms、樞紐內5ms、城市內1ms的時延圈,有效破解東西部算力調度瓶頸。
當前,AI時代正加速到來,AI應用與創新呈爆發式增長。然而,AI應用場景呈現出 “流量流向不確定、站點覆蓋不確定、服務時長不確定” 的三大顯著特征,這對作為數字基礎設施的全光底座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大帶寬、更低時延、更高可靠性、更強安全性、更優綠色節能表現,以及更靈活的彈性調度和智能運營能力。
作為中國聯通去年發布的“算力智聯網AINet”的核心基礎設施,全光底座的此次升級正是為了響應上述需求。白皮書明確,AI時代的全光底座需以智算為中心,從四個維度實現突破:
1、通過全光立體聯算網絡連接智算中心,實現算力成網。400G/800G ROADM平面和100G ROADM平面由于光纖頻譜使用、傳輸系統能力等原因造成覆蓋能力存在差異,需要通過光平面協同、光電協同構建立體聯算骨干網,實現算力資源的高效調度和算力資源的快速接入。
2、通過光層下沉接入層構建全光一跳直達城域及接入網絡,實現高效的聯算和用戶的靈活入算。城域采用ROADM/OXC技術實現全光組網,覆蓋城市DC,波分下沉全光錨點,實現DC間的1ms波長直達、用戶入算的1ms波長/子波長直達。
3、通過光電融合技術打造高效綠色智算中心內網絡,實現構建超大規模智算集群。引入OCS(數據中心內光交叉調度)技術通過光電融合技術在數據中心網絡核心層構筑穩定光底座,基于業務需求彈性可擴展,可靈活快速重構,降低一次性投資成本。
4、通過AI技術賦能網絡,實現算網一體智能管理和運營。構建AI算力網絡協同編排調度系統,實現算力與網絡資源的一體化可視,可管,可控,為多樣化的算力需求提供敏捷的任務式網絡業務部署能力。同時,在算網運維中引入AI技術,實現資源數字化、網絡狀態數字化及光纜數字化,全面提升運維效率。
白皮書詳細闡述了全光底座這四個維度的關鍵特征,同時深入剖析了AI時代全光底座的安全能力和綠色低碳能力。文中對AI時代全光底座涉及的關鍵技術也展開探究,涵蓋了光層、電層、網絡保護、SDN管控及融AI等各領域,涉及超大速傳輸、光交換、fgOTN、ASON/WSON、OTN無損保護、量子加密、智能感知等技術,為中國聯通下一步發展全光底座提供技術指引和方向。
AI時代的全光底座深度融合算力與智能,成為支撐萬億級大模型訓練、百萬邊緣節點協同、千行萬業的數字化轉型的智慧化基礎設施。面向未來,中國聯通將繼續聚焦網絡強國、數字中國主責,踐行“網絡向新、技術向新、服務向新”理念,持續深耕AI時代全光底座新技術,聯合產業伙伴開展創新實踐,為AI時代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