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21日舉辦的 “2025工業互聯網大會”上,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集成與軟研中心副總經理李翔圍繞中國電信如何通過“工業PON+AI”深度融合推動工業互聯網智能化升級的話題接受媒體采訪,他表示中國電信通過將PON技術與AI深度融合,實現工業網絡的智能運維、智能化升級與精準決策,未來將持續深化技術布局,重點在構架創新、算力協同、生態共建三個方向推動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和應用。
工業PON技術與AI協同
中國電信工業PON技術通過與AI的協同作用,有效推動了工業互聯網的智能化升級。
首先是AI技術支持下的網絡智能運維。通過AI算法實時監測工業PON光鏈路狀態,利用AI的數據分析能力和自動化決策能力,實現網絡故障亞秒級預測與定位,可靠性達99.999%。
其次是工業PON和AI協同推進智能化升級。依托中國電信“云網融合”優勢,構建自主可控的工業數據底座,支撐智能制造與柔性生產,同時推出星河AI平臺及TeleChat大模型,賦能視覺質檢、預測性維護等場景。
第三是AI賦能精準決策。中國電信工業PON確定性網絡疊加AI實時決策功能,可控制指令時延達微秒級,支撐AI視覺質檢等場景,準確率超98%。
覆蓋多場景的應用標桿項目
據李翔介紹,目前中國電信通過“工業PON+AI”在智能制造、質量管控和綠色低碳等場景已打造多個標桿應用。
在智能制造場景,中國電信與亨通集團合作落地雙千兆+工藝優化項目,該項目通過5G+工業PON網絡承載數據,利用AI優化企業焊接工藝參數,從而為企業降低15%原料損耗。
質量管控場景,通過與協鑫光伏合作AI質檢項目,在企業部署基于工業PON底座的邊緣AI質檢系統,利用4K視頻流實時分析硅片缺陷,檢出率提升40%。
綠色低碳場景,與通力電梯合作AI預測性維護項目,通過5G+工業PON網絡實時采集電梯馬達數據,利用AI動態調節電機參數,助力通力能耗下降10%。
此外,在如AI驗布、聲波檢測調度等場景同樣也都已實現規模化推廣。
持續深化“工業PON+AI”技術布局
面向未來,中國電信在工業PON+AI技術的布局方面采取了多項創新措施,以推動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和應用,核心布局主要在構架創新、算力協同、生態共建三個方向。
首先是架構創新,通過研發上線“算網控一體化”工業PON設備,嵌入輕量化AI引擎,推進本地實時決策,確定性網絡時延達到微秒級。
其次是算力協同,依托“息壤”平臺調度天翼云智算資源,實現邊緣-云端AI協同分析,預警響應提速5倍。
最后是生態共建,中國電信牽頭制定國際標準,推動AI網絡切片技術,同時開放星辰大模型能力,聯合企業訓練行業專用模型,提升設備壽命預測準確率超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