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的主題為“在數字化轉型中實現性別平等”,這是對技術文明“以人為本”的深刻呼應,也是數字化轉型的終極目標——讓技術進步成果惠及每一個群體。當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快速演進,推動經濟社會全方位變革升級,產生顛覆性、重塑性影響,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作為建設網絡強國、科技強國、數字中國和維護網信安全的國家隊和主力軍,中國電信堅定履行使命責任,全面擁抱人工智能,推動企業戰略升級,賦能經濟社會數智化轉型發展,讓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與民生普惠深度融合,實現“以人為本、智能向善”。
云網融合筑基,讓人工智能實現“普惠”。數字化轉型的根基,在于云網;轉型的“智核”,在于AI。中國電信充分發揮云網融合優勢,加強科技攻關,推動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建成上海、北京兩大萬卡智算集群,在大灣區上線全球首個商用智算昇騰超節點,實現智能算力供給質與量的雙重跨越;突破分布式云操作系統、服務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自主研發全棧云平臺,構建“息壤”一體化智算平臺,天翼云作為國家云全面邁向智能云發展的新階段。通過全國一體化的算力互聯網實現對算力資源的高效適配與靈活調度,并通過云平臺提供分布式、可便捷獲取的智算服務,將曾經“高不可攀”的算力,轉化為千行百業觸手可及的“數字水電”。
產業深度賦能,讓人工智能融入“生活”。人工智能的價值,不在實驗室的代碼里,而在車間的機器旁、社區的煙火中、田間的稻穗上。以DeepSeek為代表的新一代開源人工智能技術實現高性能、低成本、輕量化,大幅降低算力與算法門檻,促進大模型應用和普及。中國電信著力打造“算力+數據+模型+應用”的一體化服務,更廣泛響應業務服務需求,超百個數字平臺持續賦能各類行業客戶,面向電力、化工、礦山等領域累計打造行業應用項目4.5萬個,加快從提供智算裸算力向“一攬子”智能服務升級,助力經濟社會數智化轉型發展,滿足人民對美好數字生活的向往。
技術向善護航,讓人工智能更加“安全”。技術越強大,越需要“向善”的約束。中國電信始終強化AI安全治理,構建全方位大模型動態防護體系,實現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發揮安全型企業的綜合優勢,打造從基礎設施到數據、內容、算法和應用一體的防護體系,提供一站式安全運營服務。建立三級安全風險分類標簽體系,覆蓋超百億token,顯著提高數據安全性;實現全量代碼上云,提升代碼掃描、審計、溯源的能力,構筑代碼安全屏障;構建輸入可防、推理過程可檢測、輸出可控的防護體系。積極推動量子融入云網基礎設施,推進量子骨干網和重點城市城域網建設,加快構建縱橫相連、跨域互通的量子安全服務能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開放共享共贏,讓人工智能凝聚“合力”。人工智能的邊界,不在技術的天花板,而在生態的朋友圈。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快速演進,算力普惠、模型開源、數據流動、場景開放等成為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關鍵驅動力,需要各行業、各領域開展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開放合作。中國電信始終堅持開放共享、合作共贏的理念,面向合作伙伴、廣大客戶,加大科技、云網、數據、場景等核心能力和資源的開放合作力度,以全球云網寬帶產業協會(WBBA)等組織為平臺,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分享中國經驗,助力彌合智能鴻溝。
數字化轉型的浪潮奔涌向前,人工智能不僅是方向,更是現實。中國電信將始終牢記“國之大者”,順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全面深入實施云改數轉戰略,積極推進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賦能應用,在數字中國建設中承擔更多責任、貢獻更大力量,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電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