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12月10日消息(水易)在彩云之南的廣袤大地上,鮮花、咖啡、野生菌等高原特色作物郁郁蔥蔥、爭奇斗艷,繪就出一幅生機勃勃且獨具韻味的畫卷。同時,在5G、光網、云、AI等這份獨特“養分”的滋養下,煥發出新的活力。
近日,C114參加“數智云南 向新而行”數智技術賦能云南主題媒體探訪活動,深入云南昆明和保山,探訪5G信號升格、5G-A+低空經濟、數智技術助力農文旅融合、特色產業數智化、綠色出行等領域示范項目,見證數智云南向新而行。
5G賦能:信號升格、鄉村振興、低空經濟
在人員密集、樓宇建筑復雜的城中村進行移動網絡信號的覆蓋,一直是行業難題。在昆明市官渡城中村,商業街人頭攢動,居住區密度大且早晚潮汐效應明顯,更是毗鄰官渡古鎮旅游景點,可以說難度BUFF疊滿。
云南移動經過近兩年時間的努力,通過多輪查勘驗證、數智化分析研討,最終采用宏微立體、因地制宜、先面后點、先外后內、遠近結合的網絡部署方案,攻克了多物業點位、多層組網的建設難題完成深度覆蓋方案獨家部署落地。
圖:官渡城中村部署5G小型一體化設備,提升網絡覆蓋與用戶體驗
新方案部署后,場景的網絡流量和用戶數提升顯著,現場網絡測速最高能達到1Gbps,即使在城中村內人流密集的商業街,也能夠達到500Mbps,且網絡質量穩定,讓村內的居民、商鋪、游客都實現了可以隨時隨地順暢的掃碼支付、視頻通話、視頻直播等,網絡覆蓋和信號的改善給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實惠。
保山市新寨村,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而成為咖啡種植的寶地,有著上百年的咖啡種植歷史,被譽為“中國咖啡第一村”。近年來,新寨村攜手云南移動利用5G、物聯網等技術,提高咖啡種植水平和產商品轉化,實現農業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有自身特色的智慧農業、數字鄉村的振興之路。
圖:云南移動積極打造5G+數字鄉村振興管理平臺
同時,云南移動為新寨村打造了全新的5G+數字鄉村振興管理平臺,有效助力新寨咖啡實現精準種植、降本增效,實現咖啡生產、物流、營銷全流程的數字化、智能化。
保山云瑞機場擁有近百年的歷史,但也曾經存在信息化建設發展滯后的問題,無人機、車輛人員侵入跑道等防控工作主要依靠人工管控。今年3月,5G-A通感一體基站在保山云瑞機場建成開通,實現了機場防侵入的智能化升級。
圖:保山云瑞機場開通5G-A通感一體基站
保山機場相關負責人介紹,5G-A通感基站針對地空移動入侵物體實時監測并進行數據回傳,同時結合AI能力,系統可對感知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自動識別和預警潛在的入侵風險,實現“技防”手段升級完善,有效提高機場跑道防侵入管理能力。
據介紹,未來這套方案有望推廣到更多民航機場。值得一提的是,保山云瑞機場也已經部署了5G-A 3CC技術,旅客能暢享穩定、連續、優質的通信網絡信號。
AI賦能:破解花卉育種“卡脖子”難題
云南是全球三大花卉產區之一,是花卉產業發展的勝地。云南有超過5300種野生花卉觀賞植物,貢獻了全球二分之一的花卉產值。晉寧區是全球溫帶花卉最佳產地、中國鮮切花生產第一大區(縣),花卉種植面積6.1萬畝,年產鮮切花55億枝,單一品種鮮切花種植面積、產量均穩居全國第一。
“花卉的種源基本來自國外,市場化度很高,所有農戶種植鮮花都要交專利費,據不完全統計,每年要支付2個億的專利費。”晉寧國資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晉寧國資以企業花卉AI育種為突破點,梳理并制定花卉AI育種和AI生長控制模型試點方案,不斷優化方案,確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圖:晉寧國際花卉綜合物流中心
更為重要的是為后續在其他品種AI育種復制積累經驗,打造樣板。完善花卉AI育種和AI生長控制模型,達到可產業化落地效果,引入和培育產業公司,形成產業發展雛形,孵化其他種業模型。
除此之外,AI也在鮮花生產檢測、鮮花交易市場預測等環節進行有效的嘗試,AI技術將全面引入鮮花的育種、生產、物流、交易等環節,實現鮮花全產業鏈的技術和產業升級,進而帶動云南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晉寧國資已在花卉板塊全產業鏈投資超過30億元,建成投產總建筑面積近10萬平方米的國際花卉綜合物流中心,引領晉寧區花卉產業提質增效,通過基因育種、農業數字化、遠程交易、城市合伙人、直播等方式,構建全鏈條產業體系,高質量推動花卉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
數智賦能:打造國際供應鏈示范中心標桿
云南建投物流自2016年以來積極擁抱數字化變革,連續多年深耕供應鏈數字化建設,已全面將數字化深度融入自身產業鏈供應鏈商業模式中,與華為持續多年合作數據治理與建設,先后在全國數據資產登記服務平臺成功登記6項數據資產,數據資產評估3100余萬。
2018年以來,云南建投物流積極打造綠色冷鏈物流體系,布局冷鏈基礎設施和冷鏈供應鏈數字底座,目前已規劃建成昆明國際供應鏈示范中心項目和赤水源(鎮雄)西南大通道供應鏈中心項目,兩個項目預計年內實現投產試運營,未來還將在版納、麗江等優勢產銷地逐漸落地“一張網”藍圖。
圖:云南建投物流數字化平臺
昆明國際供應鏈示范中心以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為目標,融合物聯網、云計算、5G、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現代技術,通過數字化賦能供應鏈各業務環節,打造供應鏈示范中心“數字燈塔”,實現生產自動化、運營智能化、管理數字化,為產業鏈供應鏈注入源源不斷的新質生產力。
據悉,示范中心以先進信息技術為支撐,構建海陸空鐵立體物流網絡,搭建數字智慧物流平臺,具備全程智能化管控能力,提供從入庫、存儲、分揀到配送的全鏈條物流服務,實現原料、半成品、成品的高效流轉,對內支撐園區核心業務運營,對外提供智慧倉儲物流一體化服務。
相關負責人介紹,昆明國際供應鏈示范中心正式投產后將帶動云南省,輻射南亞、東南亞綠色供應鏈體系,有望成為全省、全國乃至南亞東南亞冷鏈物流園區的標桿項目。
首個高原充電站:綠色出行煥新再起航
十四年前,云南電網盤龍充電站作為首個高原電動汽車充電站在昆明建成。2024年,昆明盤龍供電局聚焦新能源汽車及其配套充放電設施技術發展趨勢,圍繞“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加快綠色轉型”,對盤龍充電站進行全面升級改造。
據悉,本次改造依托業界領先的華為液冷超充解決方案,利用辦公樓屋頂分布式光伏,結合光伏發電系統與儲能系統融合的“光儲充”一體化解決方案,全力打造新型電力系統超充示范站。
圖:媒體探訪盤龍超充電站全液冷超充電服務區
具體而言,華為全液冷超充分體式充電樁,可同時為8輛電動汽車提供快速充電服務,液冷槍最大充電功率為600kW,充電速度接近“一秒一公里”,能夠滿足大功率新能源汽車5分鐘超200km的補電需求,極大的解決了原先功率利用率低、充電慢等問題。
“光儲充”一體化解決方案,利用屋頂及車棚建設分布式光伏系統,日均發電量650kW·h,同時配套100kWh的儲能系統,從而實現智能光儲充協同調度,光伏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提升光伏自消納比例,削峰填谷,超充+儲能的模式有助于減小對電網的壓力,增加現有電網的消納負荷能力。
未來,盤龍充電站還將有序開放包括V2G車網互動區、分布式光伏并網區、信息化展示區、智能光伏儲能區等區域充分展示新型能源系統的構建流轉。
向“新”而行、向“新”發力、向“新”圖強,云南全省正在聚焦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努力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面向未來,5G-A、萬兆光網、云、AI等數智技術將驅動云南千行百業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轉型升級,產業各方將共同攜手,培育新質生產力,促進云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