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地區日土縣位于青藏高原西端,與印控克什米爾接壤,是我國的邊境縣之一,喀喇昆侖崇山峻嶺和岡底斯山支脈橫穿全境,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最高海拔為6800米。兩山之間夾著一處盆地,冰川融水在此處匯集,形成一條如天鵝頸一樣優美修長的湖泊——班公湖。日土縣位于班公湖的南畔,一批可敬的邊防戰士駐扎此處,守護著祖國的西北大門。
就在這樣一個邊境一線的小縣城里,有一座小小的聯通營業廳,4名艱苦樸素,不畏艱險的聯通人,扎根邊疆,服務邊防,秉持著“百倍用心,十分滿意”的服務宗旨,譜寫著一曲愛國擁軍的時代贊歌。
“我叫羅江,是阿里聯通日土縣營業廳負責人。”
“我叫尼珍,是阿里聯通日土縣營業廳營業員。”
“我叫洛桑達瓦。”
“我叫劉小龍。”
“我們是日土縣營業廳智家工程師。”
日土縣營業廳成立于2012年,與白云相伴,伴格桑花開十一載,在聯通人的操持下,它就像一架小巧的機器,屹立在祖國西部邊陲,為高原網絡通信建設持續不斷地輸送出聯通人的光和熱。
羅江,是日土縣營業廳里的靈魂人物。
“你看那個鐵塔,就是咱們聯通專門為邊防部隊修建的。”在車里,羅江低下頭,望著窗外,指著遠處高山下的一座鐵塔對我們道。
看我們很感興趣,他停下車,帶我們下車觀望。冷風勁吹,在高原上獵獵作響。站在路邊,羅江望向遠方,巨大的山脈輪廓陰影,把他的思緒帶回了4年前。
“我進入日土縣營業廳是2019年,那個時候還沒有這條路,這條路是今年修的,以前這一片沒有通車,我去部隊維修網絡的時候只能步行,全程8公里。”羅江踩了踩腳下嶄新的柏油馬路,向我們介紹,“你想想,在這海拔4500米的地方,徒步走8公里路,那個困難程度。”
說到這里,他的嘴角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
有一件事,羅江至今記憶猶新。
那是2020年底,駐日土某部隊突發緊急網絡通信需求,向日土縣的三大運營商尋求支撐與幫助,因為位置偏僻,基站等網絡基礎設施還在建設中,大家一籌莫展。
“就在這個時候,我立即致電給西藏聯通區公司,區公司當即調下來一輛應急通訊車。”
從拉薩到日土,相距將近2000公里,聯通人星火馳援,不分晝夜,駕駛著通訊車趕到用網現場,及時解決了部隊官兵的網絡需求。
搶先一步,抓住機遇,因為這次應急通訊,聯通人所展現出來的敏銳力、洞察力、行動力獲得邊防官兵的信賴,在關鍵時期及時、快速地為邊防工作提供有力支撐的能力獲得他們認可,在當地軍民心中留下了良好口碑,從而為日土縣網格日后工作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今天是周末,營業員尼珍最繁忙的時候。
營業廳里,身穿迷彩,身姿矯健的邊防戰士排著隊伍,井然有序地辦理著業務。臺席上“軍人優先”的標牌鮮活閃亮。
“因為平時訓練,部隊上只有周末才有空來辦理業務,比如補卡、停機保號啊,這個時候我一般七點半左右就要到營業廳,一直要工作到晚上十點,趕在軍人回營的末班車之前,把他們的業務需求全部辦理了。”
尼珍有條不紊地忙著手頭工作,向我們解釋,不時有戰士笑著向我們喊話道:“聯通服務很好,我們很滿意。”
聽見大家對自己工作的認可,尼珍也笑道:“兵哥哥都十分客氣,對我們的工作十分支持,能為他們服務,我感到十分驕傲。”
營業廳里的氣氛輕松活潑。
我們轉過頭,看見墻上一排部隊官兵贈送的錦旗,紅底金字,仿佛在無言訴說日土縣營業廳多年以來細致研磨的高品質服務。
日土縣平均海拔4500米,自然環境惡劣,對網絡通信基礎設施的后期維護是非常大的考驗。
日土營業廳智家工程師洛桑達瓦和劉小龍肩負著這份重任。
這天早晨,兩人接到通知,要去某部隊營地檢修網絡。
“高原地區,晝夜溫差大,光纖容易斷裂。”工作完畢之后,找了一處松軟的草地,洛桑達瓦和劉小龍盤坐在草地上,述說他們的故事。
“最艱苦的一次,我記得是去年冬天,部隊里面網絡中斷,需要立即進行維修,我們從下午六點出發,一直忙到第二天晚上五點才回來。”陽光下,洛桑達瓦胸前的工牌十分清晰,身為90后的他,臉龐黝黑,和照片相比,面容要蒼老了許多,“冬天特別冷,零下20多度,大晚上又看不見,光纖斷了兩三截,排查起來就特別困難。”
“不過,好在圓滿完成任務,部隊領導十分滿意。”說到這里,他輕輕一笑,班公湖上,云淡風輕。
為了支持營業廳的工作,今年六月份,劉小龍調入了營業廳。00后的他臉龐看起來稍顯稚嫩,但工作已經學得有模有樣,提著笨重的工具箱上車,腳步穩健,已經有了高原漢子的雛形。他開著車,在顛簸的土路上帶著我們繞著日土縣逛了一圈,看起來輕車熟路。
“這邊雖然艱苦,但我跟隨我的同事們,也學習到了很多。”簡單和我們交談了一下之后,又有一個單子來了,劉小龍開著車,帶著洛桑達瓦遠去,車子在高原上拖起一道泥黃色的灰塵,順著風,飄向了遠方。
現在,日土縣方圓8平方公里,所有的聯通寬帶都由他們兩人負責維護。
“雖然營業廳只有我們四個人,但任何困難都難不到我們,嚇不倒我們。”望著高原邊緣,只有綠豆大小的聯通皮卡車,羅江堅定地對我們道。
他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從2019年起,羅江和他的同事們一起努力,在艱苦的崗位上創造出了十分優秀的業績。日土縣聯通手機用戶從起初的300多戶,增長到了現在的1600多戶;聯通寬帶用戶從0增長到了400多戶;營業收入也翻了3倍,先后被區公司評為2021年度、2022年度服務明星班組。
金光燦燦的獎牌旁寫著區公司領導的贊語:“阿里聯通日土縣營業廳,扎根邊疆,愛國擁軍,在艱苦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是無數西藏聯通人的真實寫照。”
在阿里地區逗留的幾天里,有人告訴我,阿里的天空是北半球最清澈的,城郊有一處觀星臺,是北半球最好的觀星臺。當我離開時,我們前去班公湖游覽,遠望湖水湛藍,水天一色,近觀則水質清澈明亮,湖底細沙可見。
在這高天之下,在這湖泊之畔,我不禁想起了阿里聯通日土縣營業廳,眼前不由地浮現出了羅江、尼珍、洛桑達瓦、劉小龍四人的身影,他們筆直地站在營業廳里,手放胸口宣誓時的樣子:
“聯通好服務,用心為客戶,我代表阿里聯通營業廳全體人員鄭重承諾:主動熱情接待,全程微笑服務,快捷高效辦理,用心用情服務!”
誓言在我的耳邊回響,我不禁感慨:“阿里的上空有最清澈的天,班公湖畔有最清澈的人,日土縣里有對祖國最清澈的愛。”他們把中國聯通“百倍用心,十分滿意”的服務宗旨帶到了邊疆,在這座小小營業廳里,用聯通“中國結”照亮了祖國的“高原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