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7日舉辦的2025 WAIC“云擎智造 工賦新元”“AI+制造”發展論壇暨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深度行(上海站)上,八家在滬銀行聯合發布面向“AI+制造”領域的系列金融產品,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王睿、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朱衛峰、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王孟穎、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黃勇、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董怡蓓、上海銀行副行長俞敏華、上海農商銀行副行長張躍紅、中信銀行上海市分行行長助理單振雷一同出席了發布環節。
預計到2027年底,八家銀行將為“AI+制造”發展提供不少于4000億元的授信額度,持續為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注入強勁金融動能。本次發布的金融產品種類多樣、覆蓋廣泛,緊扣“AI+制造”不同發展階段與企業多元需求,主要聚焦三大方向:面向制造業企業智能化改造需求提供的金融產品,如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結合“算力券”政策推出的中銀AI算力貸;中信銀行上海市分行淡化歷史業績,聚焦研發能力的“AI智造專享貸”;上海銀行提供的智研貸、智改貸、智造空間貸系列產品。面向人工智能產業鏈發展需求提供的金融產品,如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面向費用化研發費用和固定資產投資需求提供的“AI+制造”產業集群產品;中國農業銀行覆蓋企業全業務環節需求的“易創達”產品體系;中國建設銀行面向多用途多場景適配研發、經營需求的“AI+制造”系列產品;上海農商銀行圍繞芯片、支撐、應用三大板塊發展的算力貸與面向智駕領域融資需求的智駕貸。面向企業全生命周期需求提供服務的產品體系,如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提供的涵蓋科創易貸、科創易投、科創易融、科創易租四大產品體系,科創易鏈、科創易智、科創易園三大場景生態的“4+3”交銀科創全生命周期產品服務。
此次八大銀行聯合行動,是金融機構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助力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務實舉措,也是“深度行(上海站)”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4000億元信貸額度的持續投放和產品體系的不斷完善,上海“AI+制造”發展將獲得更加堅實的金融支撐,推動智能化轉型不斷提速。
未來,在工信部和上海市經信委的指導下,中國信通院將繼續聯合各區政府和金融機構,推進“深度行”供需對接系列活動,為企業打造高效、多元的服務平臺,助力上海加快構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