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7日第二屆中國互聯網企業發展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論壇上發布了《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態勢暨景氣指數報告(2016年)》,其中的亮點是編制了“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景氣指數”這一觀測互聯網行業發展狀況的“晴雨表”,為行業分析、政策制定、政策評價等提供重要參考。該指數的發布在業界引發了巨大反響,6月8日《人民郵電報》整版刊登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景氣指數的專題文章。為便于該指數的應用推廣,我們將分三期進行系統性的解讀。
一、總體走勢
景氣指數顯示,我國互聯網行業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2016年第一季度,互聯網行業一致合成指數為105.8(2014年Q1=100,下同),環比上升0.91個點,繼續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先行合成指數為105.9,環比上升0.25個點,增速有所放緩;滯后合成指數為105.1,環比上升0.86個點。先行指數和一致指數都處于上升區間,表明我國互聯網行業仍將保持快速發展態勢。互聯網行業景氣指數增長速度顯著高于我國宏觀經濟景氣指數。長期來看,2012年以來我國互聯網行業一致指數季度平均增速為0.77,而中國宏觀經濟一致指數季度平均增速僅為-0.32。短期來看,2016年第一季度我國互聯網行業先行、一致、滯后三類合成指數均保持正向增長,而同期中國宏觀經濟的一致、滯后指數均呈現負增長態勢。我國互聯網行業持續快速發展,已成為當前引領新常態、壯大新經濟、打造新動能的重要力量。
二、長期發展態勢
一致指數長期保持持續增長態勢,表明我國互聯網行業在“十二五”期間實現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網絡基礎、行業規模、業務創新三方面要素綜合影響,共同反映出我國互聯網行業持續快速發展的態勢。五年來,基礎設施加速升級。我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網絡,固定寬帶覆蓋全國所有的鄉鎮和95%的行政村,4G網絡覆蓋全國所有城市和主要的鄉鎮。移動寬帶用戶總數達到7.9億,占移動用戶的比重由2011年的6%飆升至60%。FTTH用戶數累計達到1.2億戶,占寬帶用戶總數的比重由2013年的12%提升至56%。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持續爆發式增長,月戶均流量從2011年的81 MB快速提升至389 MB。五年來,行業規模快速增長。2015年我國上市互聯網企業總營收是2011年的5倍,年復合增長率高達49%,遠高于同期GDP和基礎電信業的增速。2015年我國上市互聯網企業總市值規模接近5萬億元,是2011年的6倍。阿里巴巴、騰訊的市值超過千億美元,百度、京東商城、網易、樂視網、東方財富、攜程旅游網的市值超過百億美元。五年來,業務創新蓬勃發展。電子商務、社交網絡、搜索引擎等主流應用快速發展,我國網絡零售規模躍居世界首位,網絡零售交易額從2011年的7825.6億元快速提升至2015年的3.88萬億元,增長了近4倍。微信的月活躍用戶數已接近7億,成長為全球第二大移動即時通信應用。同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交通等新型融合業務快速興起,2015年前三季度國內第三方網絡支付業務達562.5億筆,同比增長128.9%。滴滴出行2015年平臺訂單量達14.3億單,日訂單量超過1100萬。
三、短期發展態勢
一致指數短期波動性較為明顯,表明近期我國互聯網行業發展增速出現上下波動。2015年二季度到2016年一季度的一致合成指數分別為104.39、104.57、104.84和105.75,一致指數處于波動上行區間,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說明我國互聯網行業總體保持景氣發展態勢。但過去一年,一致合成指數的環比增速波動特征明顯,分別增長1.95、0.18、0.27和0.91個點,表明行業增長速度出現起伏波動變化,特別是2015年第三、第四季度,行業增速大幅放緩。行業增速放緩主要是由資本市場的大幅振蕩以及部分互聯網業務發展放緩的原因導致。2015年,我國上市互聯網企業總市值發生劇烈波動,在“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利好政策影響下,我國上市互聯網企業的總市值一度達到5.1萬億元的峰值,但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資本市場主動去除杠桿,以及企業加快轉型投資、減少短期利潤等因素影響下,部分企業股價遭到重挫。同時,行業發展步入“互聯網+”新階段,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線上線下互動等融合業務發展迅猛,而傳統的網絡游戲、社交網絡等線上業務發展明顯放緩,特別是微信的月活躍用戶數量經歷了前些年的快速增長,2015年新增活躍用戶增長大幅放緩,對景氣指數造成一定影響。
四、結論
我國互聯網行業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增速趨于平穩。鑒于互聯網行業新模式、新業務的飛速發展,互聯網行業發展景氣指數指標體系也需要根據行業發展變化進行持續優化調整,以更好地反映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態勢和趨勢。
作者簡介:
張春飛:畢業于北京郵電大學,通信碩士,現為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經所監管部副主任,主要從事信息通信業發展和監管等相關研究工作。聯系方式:[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