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籍籍無名的小漁村,一躍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鐵礦石中轉碼頭,舟山市岱山縣鼠浪湖島有了"大不同"。這里水深浪小,平靜似湖,具有海域開闊、水深條件好、距長江口近等優勢,是一個處于黃金水道的天然深水良港。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鼠浪湖島華麗轉身,累計接卸40萬噸礦船突破300艘次、累計接卸礦石總重量突破2億噸。以海為媒,碼頭內巨輪穿梭,笛聲轟鳴;以國為盾,碼頭內車流穿梭,輾轉騰挪。隨著千行百業數字化建設、智慧化變革的不斷深入,鼠浪湖碼頭也以光為引,力行致遠,逐夢數智。
數字變革要聚目于內,洞察優與劣
如果說港口是對外貿易的"窗口"與"橋梁",那么港口數字化就是這塊窗戶的全新框架與嶄新底座,也是衡量一個港口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在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中,就明確表示要推進智慧港口建設,推動既有干散貨碼頭智能化改造。
但港口智慧化、數字化、信息化、網聯化建設,并非是將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簡單地置于港口現有建設之上,而是應該結合實踐應用場景,以及港口的相關實際情況,進行針對化、定制化、差異化的融會貫通--舟山鼠浪湖碼頭有限公司(簡稱鼠浪湖碼頭)明白,需要夯實底層基礎,推動互聯互通,發揮數字力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鼠浪湖碼頭看來,想要實現這一目的,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優勢"與"挑戰"。
優勢,在于鼠浪湖碼頭在初期建設過程中,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數字化建設,例如現有卸船機、裝船機、堆取料機等大型機械的遠程操控系統,承載網絡設備由交換機網絡構成,攝像機、PLC控制器等設備則通過以太網線接入網絡。
挑戰,在于鼠浪湖碼頭地理位置特殊,員工日常通勤上島只能以海路為主,在時間安排、方式選擇上都受到一定限制。同時,現有網絡鏈路尚未完全打通,存在數據孤島、數據壁壘等問題,信息傳遞時無法確保時效性、準確性。
對于工作人員而言,碼頭由于多是大型機械作業,不僅要在各種惡劣天氣條件下,完成裝卸貨物的任務,而且工作環境差,勞動強度高,長期低頭作業,健康無法得到保障。
全光建設要多管齊下,讓智慧流淌
何不以現有優勢為依托,結合港口運行的日常貨物安裝拆卸場景,面向生產力釋放的相關場景,打造一張"離島遠控F5G超遠控全光網",實現信息的實時傳輸,讓員工將工作地點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呢?
鼠浪湖碼頭將目光投向了先進的F5G光傳輸網絡和光接入網絡,希望發揮光傳輸的高可靠、大帶寬、低時延、高安全、簡運維等特性,構筑一張聯結碼頭全域、覆蓋貨物裝卸全流程的全光網絡。為了更好地應用數字化變革的技術,在確定好"大方向"之后,鼠浪湖碼頭還需要找到一位合作伙伴,完成數字與實踐的碰撞、融合。
數字技術更全面、賦能經驗更豐富的華為,闖入鼠浪湖碼頭視野。經過雙方的深入溝通,最終從數據傳送需求、業務功能需求、技術需求、安全性能需求、維護需求三個角度出發,綜合光傳輸與光接入,構建嶄新服務網絡。
光傳輸是對數據的承載。鼠浪湖碼頭在岱山商會大廈和碼頭中心機房各新增兩套傳輸設備,作為傳輸設備業務交換,在港區和省級控制中心之間成功搭建兩條數據傳輸鏈路,形成備災容災雙向保護。
同時,鼠浪湖碼頭對網絡架構進行了優化,將原有核心層、匯聚層、接入層的三層架構簡化成由OLT(光線路終端)匯聚設備、ONU(光網絡單元)組網的二層價格,中間搭配ODN(無源分光器)設備,為整個系統提供統一交換功能,打破數據孤島,實現用戶接入與數據流轉的統一管理,確保視訊信息與操控信息的零時延、零失誤。
光接入是對舊有建設的充分利用。鼠浪湖碼頭將現有的攝像頭、AP端口進行工具包升級或產品更迭,不僅能夠有效降低成本,還能夠減少整個全光鏈路對第三方品牌的依賴,將自主融入港區互聯建設當中,確保業務可靠。
智慧港口要聚力于新,讓場景說話
"光傳輸+光接入"的全面升級,讓鼠浪湖碼頭建立起一張"網口"密集,"網線"粗獷的全光網絡,并借此實現了業務驅動全光化,發力了可視化的場景應用建設。
"以前上班通勤得一天時間,所以大家都是住在碼頭這邊,一個禮拜甚至半個月才回一次家",碼頭負責裝卸的陳師傅說道,"現在有了離島遠控F5G超遠控全光網,我們在岱山這邊就能夠根據屏幕里顯示的實時信息,操作卸船機、堆取料機等設備進行貨物裝卸,回家方便了很多,也不用天天爬上爬下,安全了很多"。
"我覺得離島遠控F5G超遠控全光網最大的優勢是不卡了,視頻信息、音頻信息,都能夠實時、無損地傳輸給遠在島外的工作人員,為港口作業工作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撐",鼠浪湖碼頭管理人員李先生如是說。
面朝繁忙的太平洋主航道,背靠活力四射的長三角經濟圈,鼠浪湖碼頭在"數"與"智"的時代浪潮里,書寫了一張具備自身特色的字符--寫著"看得清",因為視訊信息流暢不卡頓;寫著"控得住",因為低時延的特性,讓遠程操控辦公不再是一種憧憬;寫著"管得好",因為端到端的可視化,促使運維管理更為便捷、更為簡易。
未來,華為也將與鼠浪湖碼頭深化合作,聚焦超遠程集中控制,不斷優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海港碼頭的場景融合,打造互聯互通、一體協同、自主創新、創新融合的"智慧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