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快的傳輸速率,更強大的網絡性能,以及AI能力的疊加,絕對不是6G的全部。從另外一個維度來看,6G是否傳輸得更少,同時可以滿足更多的需求?6G將會是人類大腦的延伸,我們要做的事情是通過系統架構,能夠為人本身賦能,能夠從數據當中學習和統計相關性和模式,幫助我們以更加合理的方式對于事物發展進行推理,并且能給出正當的理由解決特定的問題,語義交流將是變革的中心點。
2023年3月22日-24日,2023全球6G技術大會以“6G融通世界,攜手共創未來”為主題將在南京召開。大會將采取現場研討+全球多地遠程互動的方式,為期3天的會議中,包括1場開幕式大會報告、8個圓桌論壇、3場國際論壇及4場閉門會議。
其中,International Panel II將于3月22日下午16:00至18:00舉行,C114將在現場對本次會議進行圖文直播。
更快的傳輸速率,更強大的網絡性能,以及AI能力的疊加,絕對不是6G的全部。從另外一個維度來看,6G是否傳輸得更少,同時可以滿足更多的需求?6G將會是人類大腦的延伸,我們要做的事情是通過系統架構,能夠為人本身賦能,能夠從數據當中學習和統計相關性和模式,幫助我們以更加合理的方式對于事物發展進行推理,并且能給出正當的理由解決特定的問題,語義交流將是變革的中心點。
三年前,歐盟啟動了研發6G的旗艦項目Hexa-X,由歐洲眾多產業界與大學參與研究。目前,Hexa-X項目已經進入第二階段。作為智能網絡和服務聯合承諾 (SNS-JU) 首次呼吁的重要組成,Hexa-X-II 計劃已獲得歐盟委員會的資助,代表了未來連接解決方案的完整價值鏈,這是將歐洲主要行業利益相關者聚集在一起的下一個重要步驟。Hexa-X和 Hexa-X-II 的目標是讓歐洲成為6G的領導者。
開放式的RNA對于6G來說是關鍵的組成部分,美國一些新的運營剛剛開放RNA,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市場也在預測這方面的發展前景,在新加坡也有一些本地化的合作,比如把6G和開放式的RAN整合在一起,后續我們的應用方式可以和衛星進行結合使用,設計RAN模式,可以使用ChatGPT來開發場景。在使用RAN時,在應用場景部署時,能效也是需要考慮的一個重點問題。
主持人:
易芝玲,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未來移動通信論壇5G/6G SIG主席、IEEE Fellow
嘉 賓:
Bernard Barani,歐盟委員會通信網絡內容與技術總司未來連接系統部門副主任
Mehdi Bennis,芬蘭奧盧大學教授、IEEE Fellow
Gerhard P. Fettweis,德累斯頓工業大學講座教授、德國工程科學院院士、IEEE Fellow
Matti Latva-aho,芬蘭奧盧大學教授、6G Flagship總負責人、IEEE Fellow
Stefan Parkvall,愛立信研究中心高級專家、IEEE Fellow
Tony Quek,新加坡技術與設計大學教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
Rahim Tafazolli,英國薩里大學5/6GIC總監、講座教授、皇家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滬ICP備1200229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