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4月19日專稿(蔣均牧)今天,我們正在見證新一輪的科技大爆發。人工智能跨越拐點,從小規模、定制化開發步入工業化、規模化發展,以強大算力為基礎的各種模型、算法和應用不斷涌現,開始重塑生產力與創造力。
正如“南水北調”、“西氣東輸”等工程所揭示的那樣,資源的高效調度與按需獲取高度依賴與之相匹配的通道,智能技術和應用賦能各行各業、飛入千家萬戶,一張高質量的算力承載網同樣必不可少。實際上,“以網強算,以算促網”的理念早已成為公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加快形成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彰顯了對算力網絡建設的重視與支持。
固網的持續迭代演進,讓這一切成為可能。在2024年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期間舉行的“打造F5G-A全光目標網,開啟萬兆超寬智能時代”主題論壇上,華為光產品線總裁陳幫華圍繞算力的高質量承載與互聯如何實現,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討。
智能時代呼喚運力升級
在這個變化越來越快、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世界中,智能化是個確定性的方向,且進程還在加快。AI大模型等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滲透進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撬動生產力躍遷、創造新的價值。未來十年,各行各業、各個場景都將跨入智能時代,由此產生的海量智能業務呼喚更強勁運力。
企業、家庭、個人智能應用加速普及,算力需求日益凸顯,帶來網絡更高質量要求。陳幫華例舉道,面向企業,AOI質檢及智能控制需要7~8G的帶寬、小于2ms的時延;面向家庭,中國的云游戲用戶規模已經破億,4K云游戲需要300Mbps以上帶寬、小于5ms的時延;面向個人,高清云視訊和AI圖像生成需要50~100Mbps的帶寬、小于20ms的時延。
同時,算力需求增長促使數據中心加速由集中化向多層次、分布式轉變,全球不少運營商均已制定相關部署規劃,新的數據中心架構對算力承載網提出了新的挑戰。例如,智算中心之間的數據搬運達到100T級,要求更大的傳輸帶寬;智算拉遠、AI協同計算等應用,要求時延低至ms級;對企業而言,單次算力訓練中斷就會帶來超過百萬美元的損失,要求更高可靠性保障。
現有網絡的能力逐漸無法跟上新時代的步伐,難以充分釋放智能技術和應用的賦能作用,繼續向前演進勢在必行。固網方面,在F5G基礎上,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ETSI)于2023年底重磅發布《F5G Advanced代際標準(F5G Advanced Generation Definition)》,正式啟動F5G-A標準化工作。相比之下,F5G-A可提供10倍帶寬、10倍光纖連接密度、10倍能效、6個9的可靠性、米級精準感知、亞毫秒級時延和L4級自治網絡。這些卓越特性,為構建滿足當下及未來十年的訴求奠定了基礎。
F5G-A全光品質運力網,聯接無處不在的智能
F5G-A不止先進,而且普惠。陳幫華在現場闡述道,F5G-A全光品質運力網,以6個9的超高可靠性讓算力永遠在線、以1ms的超低時延讓算力瞬間可達、以泛在萬兆的接入讓算力觸手可得,聯接無處不在的智能,使能千行萬業智能化。
作為算力承載與互聯的最佳選擇,F5G-A全光品質運力網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第一,立體聯算骨干網:通過3D Mesh立體架構、400G超大帶寬和99.9999%的超高可靠性,實現智算數據中心之間的無阻塞聯接和無損協同,將運營商、行業、數據中心、互聯網等業務的算力資源高效聯接起來。
第二,一跳入算城域網:通過全Mesh的城域核心網,使智算數據中心之間以最短路徑直達,實現1毫秒超低時延的算間互聯;通過OTN下沉到邊緣,實現全光交換,業務一跳直達,入網即入算,全面滿足個人、家庭、企業等業務1毫秒入算的需求。
第三,萬兆智能接入網:50G PON到家庭和10G FTTR到房間,打造了萬兆超寬管道,同時通過對接入業務的智能識別和智能硬切片分流,并與上行OTN硬管道對接,為云電腦、云渲染等高算力要求的業務提供類本地體驗。
此外,構建自智管控平臺,可實現復雜網絡的高效運維,支撐算力快速接入、分鐘級業務發放,保障算力永遠在線。
寫在最后:共啟萬兆超寬智能時代
“根深方能樹大”,面對風起云涌的智能浪潮、急劇膨脹的算力需求,當變化和顛覆變得司空見慣,就更加需要夯實網絡底座。
F5G-A是固網領域的一個大號里程碑,做到了網絡既有能力的極大躍升和革命性新能力的引入,并且更加綠色、安全,將光纖網絡進一步從家庭推向千行萬業,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席間,全球云網寬帶產業協會(WBBA)總干事Martin Creaner、綠色全光網絡專業委員會(ONA)副理事長高洪福等業內大咖,亦共同倡議全行業在場景應用、體驗升級等方面通力合作,擁抱F5G-A光產業發展機遇。
相信隨著F5G-A全光品質運力網的鋪開,我們將看到智能時代以更快的速度到來,驅動全場景、全行業的全面升級與重構,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