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2024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正式啟幕,中國廣播電視網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慶軍出席大會開幕式并做了題為《乘“數”之帆 以“新”至“質”》的主旨發言。
中國廣電既是電信運營商,也是廣播電視運營商,在新的形勢下如何推進廣播電視提質升級,加快廣電網絡改造仍是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廣播電視具有公共服務屬性,也具有技術產業屬性,要結合廣播技術機制及廣播基因,推進技術產業升級,突出主責主業,培育新賽道新動能,加快新型廣電網絡建設,不斷提高產業承接力及服務能力。
廣電網絡在轉型發展中要著力于以下幾點:
1)新網絡方面
構建有線、無線融合、廣泛連接、智能協同的新一代網絡。
2)新技術方面
基于AI、5G、6G等信息通信技術以及自身的廣播電視技術,強化技術產業,優化基礎支撐,服務品質升級。
3)新業態方面
堅持差異化道路,揚優勢、補短板、尋突破,不斷提升競爭力。
中國廣電不斷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底座,向智能化、IP化、光纖化、云算融合化演進。其“廣播基因”鮮明的IP骨干網(CBNET)具備廣電業務的獨特性,是一張新型廣電IP組播網,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雙服務網絡,可承載高清超高清頻道組播分發,支持獨立視頻CDN,支持流媒體分發,支持碎片信息,DNS流量疏導也側重視聽服務。目前,已實現31個省、40+數據中心、400+站點全光覆善,可滿足一點接入、全國通達。
中國廣電也遵循技術產業發展規律,通過多路徑推動有線電視接入網升級改造,其固定無線接入(FWA)可滿足城鄉及農村區域的居民網絡需求,這也是其廣播技術與通信技術恰當結合的體現。
中國廣積極迎接算力網絡時代,加快“云網智算”布局。將分散在各地的廣電云資源籠絡起來,使之實現統一納管和建設規劃并進一步演進,向廣電云“1+4”架構(即,1個云管中心+4個區域節點)的資源與部署實現統籌協同,逐步向“中心+區域+省域+邊緣”的多級分布式架構的智慧廣電云方向演進。
作為新晉電信運營商,中國廣電推進“固定+移動”、“廣電+通信”走向深度融合,使“有線+寬帶+5G+固話”業務體系不斷完善,截止2023年底,廣電5G用戶已超過2300萬戶。中國廣電還與中國移動創新推出“5G新通話”服務,探索了卡通視話、智能翻譯、通話助理、數字人、交互式客服等場景,還積極參與了電信普遍服務。
在5G+演進過程中,中國廣電也開展了5G-Advanced新技術研究與探索,基于4.9GHz開展了通感一體優勢驗證,還參與了推進eRedCap R18核心規范制定等工作。
基于廣播與通信技術的融合,中國廣電還打造了5G NR廣播的差異化應用,5G廣播網可推動廣播電視服務向移動終端、車載終端等“小屏”延伸,滿足人民群眾在移動、戶外等場景下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的需求。
據介紹,5G NR廣播技術,真正將廣播基因注入到通信技術中,創新采用5G方式將廣播電視信號通過廣播電視發射塔和移動蜂窩基站發射出去,可實現所有通信運營商的5G用戶均能通用5G終端接收到廣播電視信號。
在標準方面,5G廣播已成為3GPP標準及ITU國際無線移動電視標準,標志著廣播和通信采用了相同的技術方式,使通信終端也成為電視接收機。在網絡部署方面,中國廣電已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多地基于廣播電視發射塔開展了5G NR廣播部署,并聯合中國移動啟動700MHz現網基站5G NR廣播升級,實現了“廣播運營商”模式。5G NR廣播也可支持終端無SIM卡接收廣播服務模式。
作為廣電網絡運營商,中國廣電也基于廣電的自身優勢,正推動有線電視面向4K/8K超高清發展,實現與IPTV、OTT電視的差異化。據悉,北京地區已率先完成首批示范支持AVS3自主編碼標準的8K終端機頂盒部署,已在奧運場館內大屏、100個社區8K試點、16個8K戶外大屏及10個大專院校8K示范點完成了相關部署。
曾慶軍最后表示,中國廣電將堅持走新型廣電網絡的發展道路,傳播好黨的聲音,服務好人民群眾,承擔好社會責任。中國廣電也在加速拓展政企服務,推動政企服務向“網絡+云+平臺+應用+能力”的延伸,開辟廣電網絡2B2G的新賽道。
此外,中國廣電也正探索利用新技術增強5G應急保障和應急廣播網的服務升級,使移動終端也能成為應急廣播的終端,助力應急廣播體系建設,提升應急廣播的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