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6月5日消息(南山)6月4日,2023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正式召開。大會期間在TD產業聯盟主辦的“第四屆5G千兆網產業論壇”上,中國聯通研究院副院長魏進武發表演講表示:5G牌照發放四年來,中國聯通積極踐行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通過技術創新帶動標準化,帶動產業創新,為加快我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聯通持續推進5G建設,截止到目前,中國聯通聯合中國電信建成了業界規模最大、速率最快的全球首張5G SA共建共享的匠心網絡,人口覆蓋率達到99%,下行峰值速率達到4Gbps,實現了5G網絡“從有到好”“全面覆蓋”的質的飛躍。同時,中國聯通堅持5G網絡賦能行業服務數字經濟發展,通過應用融合創新服務行業專網用戶4500個客戶以上,5G應用案例達到19000多個。
“整個過程里面,一方面我們充分挖掘現有頻譜共享優勢,打造泛在千兆極致體驗的5G網絡。例如在北京,中國聯通聯合華為建成了首張全城化5G 200MHz 連片覆蓋網絡,下行平均速率885Mbps,上行平均速率260Mbps。”魏進武介紹,“另一方面,我們以樣板房、標桿項目帶動的方式,實現5G縱深推進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例如和重慶長安合作的5G VR智能數字工廠項目,通過5G數字化使換線時間降低50%以上,維護費用降低30%以上,這個項目獲得了綻放杯一等獎。再如,我們在北京宣武醫院的構建的業界首個5G卒中移動救治平臺,將溶栓治療過程縮短到僅需20分鐘左右,惠及地區人口近1.2億。該項目榮獲今年GSMA最佳移動互聯健康創新獎。我們還在廣東陽江5G智慧海洋項目推出5G數字漁船應用創新,為當地4000多艘漁船提供數字化的服務,獲得了今年GSMA的5G生產力挑戰獎。”
魏進武認為,5G商用四周年,出現了三個明顯的變化。其一,連接方面實現“物超人”,物聯網成為新的規模增長點;其二,應用方面由2C向2B以及2C2B轉化;其三,網絡覆蓋實現從宏觀到微單元的縱深演進。
基于這三大趨勢,中國聯通將以數字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在網絡建設上大力推進多頻協同和鏈路智能,努力為用戶和行業夯實5G泛在千兆的網絡基礎,實現面向人聯和物聯的無時不在的高品質連接。在5G應用上,我們在2C,2B和2C2B領域都已經識別了一些場景化的微單元,并且對這些場景化為單元進行深入研究,實現標準化可復制,形成標準化方案的規模拓展。具體來說,中國聯通將針對性地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中國聯通將聚焦“大聯接”主責主業,通過全場景網絡方案創新,挖掘現有頻段的潛力,通過面向城區、室內、居民區,鄉鎮農村和高鐵海洋等場景做5G充分的覆蓋,持續推進5G“四張精品網”建設,實現“網絡好一點”不斷提升網絡價值,從室外到室內,從公眾到行業,從城市到鄉村,從公眾延伸到行業,讓廣大用戶都能真正體驗到5G泛在千兆帶來的快樂。
第二,中國聯通將持續挖掘新頻段,高頻演進是無線技術研究發展大的方向。毫米波的大帶寬、高速率特點,更能滿足熱點高容量需求,低時延和精細感知會進一步提升行業數字化感知能力。中國聯通率先提出200M大帶寬、大上行幀結構、毫米波專網方案及混合組網方案等系列成果,在國內牽頭9項標準,成功推動26GHz頻段、DSUUU功能、200MHz單載波成為行業必選項。
第三,中國聯通將堅持技術標準領先、試點試驗領先、優勢場景規模商用領先的原則,在5G大上行與實時交互,5G RedCap終端輕量化,5G URLLC使能云化PLC與網聯PLC和5G使能智慧樓宇服務化等方面持續提升5G能力。據悉,中國聯通已經在廣東開通目前業界最大規模的5G RedCap組網試驗,并率先發布了雁飛模組,成本下降50%以上,功耗下降20%以上。
“5G將實現萬物智聯,在更多領域引爆新的產業賽道。在國家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戰略方針政策的指引下,中國聯通將堅持 “國家隊””主力軍”“排頭兵”的定位,與華為和其他產業伙伴一道,共同推進5G向縱深發展,共同推動5G帶動計算、5G帶動存儲、5G帶動整體通信行業再升級過程,為數字經濟發展持續賦能。”魏進武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