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4月24日專稿(蔣均牧)三年三級跳,5.5G發展之快超出了絕大多數人的預期。
尤其在過去一年里,從“1+1+N”5.5G建網理念的提出到領先運營商一旦R18標準完成立即啟動商用部署的承諾,從世界移動大會期間一系列5.5G合作諒解備忘錄的簽署到GSMA牽頭多家行業頭部企業成立“5G未來社區(5G Futures Community)”……越來越多跡象表明,5.5G正在“化云為雨、化勢為實”。
5.5G何以在短時間內取得如此重要的進步,產業界各方為何變得如此積極?它又將為消費者和行業帶來哪些與今天大不相同的應用與體驗?這些問題,從2023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或許能找到答案。
產商加速融合,5.5G呼之欲出
人們可能很容易將5.5G同5G作區隔,或將6G視作5G之后移動網絡的下一階段目標,但這顯然并不準確。
5.5G/5G-Advanced是5G發展中的一個承前啟后的里程碑。中國工程院院士、未來移動通信論壇理事長鄔賀銓在大會期間的5.5G產業峰會上指出,它并不改變5G網絡的基本架構,而是通過射頻部分的改進和軟件升級、AI賦能,來適應對帶寬、頻效、能效、時延、成本等有不同要求的業務。
他認為,目前移動通信進入了5G-Advanced時代,作為一個5G和6G之間的周期,它針對5G商用發現的問題、面向2025年后的工業與VR/AR等新應用,開發和釋放5G網絡潛能,并為6G創新探路,使能產生更大的社會和經濟價值。
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副總裁、首席營銷官甘斌亦表示,5.5G從最初“增強‘三老’場景,擴展‘三新’場景”的六邊形愿景到將愿景具象化為“下行萬兆、上行千兆、千億聯接、內生智能”四大網絡特征,產業鏈日益成熟,商業場景逐步清晰。隨著產商加速融合,5.5G已呼之欲出,將為移動網絡帶來新的突破和進展,為未來的智慧生活和數字經濟帶來更多可能性。
據中國移動集團研究院副院長丁海煜介紹,作為全球最大的5G運營商,中國移動圍繞“卓越網絡、智生智簡、低碳高效”3大方向10大技術積極推進技術鏈、創新鏈“雙鏈”融合,5G-Advanced技術和產業均取得顯著進展。從今年年初的世界移動大會上也可以看到,不少海外運營商紛紛圍繞5.5G展開了布局,例如沙特電信(stc)、阿聯酋du、沙特Zain、科威特stc與華為簽署了5.5G合作諒解備忘錄,意味著5.5G從產業共識落實到了具體的行動。
體驗1.0到體驗2.0,萬兆產業率先走向現實
隨著產業鏈和商業場景已經做好準備,萬兆能力將率先走向現實。
萬兆商業場景Ready,人聯家聯體驗升級,帶來高清沉浸式交互新業務。首先是人聯體驗正在升級,消費者移動業務走向沉浸交互式;家聯業務也在發生體驗升級,家庭大屏走向3D高清化。業務變化需要網絡體驗升級,從“泛在千兆”為標志的體驗1.0,走向5.5G“下行萬兆+上行千兆+確定性體驗”為標志的體驗2.0。
萬兆超大帶寬頻譜和芯片Ready,萬兆體驗的基石已經構筑。萬兆體驗,頻譜和芯片是基石。對于Sub-6GHz存量頻譜,通過頻譜重構可以實現超大帶寬;毫米波作為5.5G關鍵頻譜,目前已在25個國家得到了分配,具備了兌現10Gbps能力的資源保障。與此同時,支持10Gbps的5.5G芯片已發布,可以實現毫米波10CC以及Sub-6GHz 5CC。
萬兆產品Ready,全頻段走向超大規模天線陣列Massive MIMO(ELAA-MM)。對于Sub-6GHz TDD頻譜,ELAA-MM是萬兆連續覆蓋的必選,實現4.9GHz頻段覆蓋能力對齊2.6GHz,6GHz頻段覆蓋能力對齊3.5GHz;對于毫米波頻譜,ELAA-MM使能毫米波突破移動性和覆蓋難題,實現泛在高速移動性體驗;對于Sub-3GHz FDD頻譜,ELAA-MM+MBSC使能更高的確定性體驗。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應用ELAA-MM技術,我國已率先完成了10Gbps下行速率的外場驗證。
“5.5G走向體驗2.0需要構筑萬兆體驗層+確定性體驗層,這將帶來建網模式的升級,超大帶寬頻譜+全頻段走向ELAA-MM是高效建網的核心。”甘斌總結道。
物聯1.0到物聯2.0,千億聯接加速成為現實
將海量設備聯接上網是5G時代的重要使命,5.5G的顯著特征之一便是千億聯接。當下,物聯產業大踏步向前,從物聯1.0的高速高價值聯接(5G NR)走向物聯2.0的全場景應聯盡聯,在各行各業實現全場景、全流程、全要素的廣泛聯接。
“全場景應聯盡聯,要求走向低成本廣泛聯接、走向擺脫供電限制的無源物聯、走向核心生產環節,這將通過RedCap+Passive IoT+URLLC增強得以實現。”甘斌說。
RedCap加速規模商用,開啟千億物聯新征程。RedCap芯模端產業鏈已經成熟,在今年年底前將有50多款商用終端上市;RedCap規模商用正在加速,在產業伙伴的支持下,在智慧電力、智慧安防、智慧制造等多個場景開始商用。
Passive IoT加速成熟,打造全場景聯接底座。Passive IoT使能工廠物流生產全流程透明可視,從“人找料、料等人”到供應、生產、訂單齊套,提升10~30%生產效率;Passive IoT全產業鏈進展提速,終端Tag樣機已經就緒,頻譜、產品形態及商業模式正加速定義。
通感一體加速探索,將超越傳統聯接,為運營商開啟新商業。一方面,從新頻毫米波到存量頻譜的感知能力在不斷探索;同時,感知商業場景也在不斷探索,從智慧交通走向智慧海洋、低空通感等。
5.5G Park:于新應用中窺見5.5G到來
技術與應用是一對彼此促進、螺旋式上升的雙生子。技術的突破帶動了應用的創新,而新的應用又反過來加快了技術的普及,并在使用過程中對技術提出新的要求。
此次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期間,華為還在總部園區搭建了5.5G Park,展示了涵蓋人聯和家聯、物聯和車聯以及新能力的豐富應用,從中不難感受到5.5G真的要來了。
以裸眼3D為例,擺脫頭顯束縛、帶來立體沉浸式體驗的裸眼3D備受消費者和商家的看好,并已逐步滲透到了電商、教育、游戲、廣告、醫療等行業。但當通過電視或平板觀看云端3D內容時,對于網絡傳輸的要求將“高出天際”,完整體驗下需要萬兆下行、毫秒級時延、穩定聯接質量,唯有5.5G才有能力保障。
同時,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巨大進步,視頻內容這一制約裸眼3D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有望得到解決。5.5G也將使得云端渲染等操作變得更為輕松便捷,進一步降低利用AIGC制作內容的門檻。
再比如在車聯網方面,5.5G大上行、低時延、高可靠、通感一體的網絡能力,令車路協同成為可能,為無人駕駛的落地奠定了基礎。此外,RedCap、NB-IoT、Passive IoT將打開行業數智化的新空間,諸如實時監控、智慧倉儲、智慧物流、柔性生產等。
有清晰場景、有成熟產業鏈,還有大量新應用的涌現,三年跨越式發展后,5.5G進入現實就在眼前。我們或許從現在起就可以期待5.5G帶來的激動人心的增長,以及賦予行業及社會的前所未有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