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1月27日消息(艾斯)剛剛過去的2022年,是Open RAN技術在全球市場發展野心勃勃的一年,也是見證了行業挑戰和困局的一年。平心而論,這一年更接近于是“原地踏步”的一年。總結來說就是,進步了,但不多。
關于Open RAN是技術演進的必經階段,還是地緣政治因素裹挾的投機產物,這樣的爭論在2022年逐漸聲弱,人們的聚焦點開始轉向技術的實際可用性以及經濟效益。
然而,答案可能會令人遺憾。
試點部署遍地開花
市場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在2022年初的報告中寫到,Open RAN總體收入在2020年和2021年均出現了令人驚訝的增長,并在當時預測,到2026年Open RAN收入預計將占據整體2G-5G RAN市場的15%左右。
1月份,沃達豐宣布在英國開通首個5G OpenRAN站點,并表示這是其計劃到2027年完成部署的2500個4G和5G Open RAN站點的第一個。沃達豐英國首席網絡官Andrea Dona表示,這是“電信業的分水嶺時刻”,Open RAN將從根本上改變其部署網絡連接基礎設施的方式。英國當局希望,到2030年該國35%的移動流量將通過Open RAN網絡承載。
同樣在歐洲市場,法國運營商Orange在MWC 2022期間宣布,從2025年開始,該公司計劃只購買帶有Open RAN接口的網絡產品,并且該運營商將陸續關停整個歐洲地區的2G和3G網絡,從而釋放頻譜用于更新和更高效的移動技術,并消除推出Open RAN技術面臨的障礙。
當我們將目光轉向北美市場,Open RAN技術的Greenfield玩家之一Dish Network在6月宣布,該運營商已向120個城市、超過20%的美國人口提供5G寬帶服務。Dish在公告中寫到,其5G服務的推出標志著“構建全球最先進的云原生5G Open RAN網絡”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同時,作為美國電信市場的巨頭運營商,Verizon一位高管則表示,該公司在2023年之前“一定”部署Open RAN技術。同時,AT&T正在對Open RAN技術進行概念驗證測試,該公司高管透露,預計首先在small cell和無線專網場景中部署Open RAN設備,然后再將其應用到更廣泛的宏網絡中。
在亞洲市場,日本運營商NTT DOCOMO在2022年底宣布擴大其5G Open RAN網絡部署,三星將在原有為其提供3.4GHz射頻單元設備支持的基礎上,增加為其提供3.7GHz、4.5GHz和28GHz射頻單元設備,涵蓋該運營商持有的所有TDD頻段。這將使NTT DOCOMO能夠利用其在日本廣泛的頻譜資源來構建多功能的5G網絡,從而為消費者和企業提供多樣化的服務。
延期公告與夢想破碎
一面是遍地開花的野心勃勃網絡部署計劃,但另一面,2022年也是見證了Open RAN在一些國家和地區遭遇“夢想破碎”的一年。
印度市場無疑可能會對改變Open RAN的發展軌跡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除了備受鼓吹的解耦與開放性外,一些運營商高管和政策制定者還將Open RAN技術視為寡頭壟斷市場的競爭助推器。對于急于驅逐中國設備商的國家來說,Open RAN是一個潛在的答案。所有這些都使印度有望成為Open RAN發展的沃土。
但是,在印度市場大規模部署Open RAN要比想象當中困難得多。首先,印度比許多其他國家更依賴于2G和3G網絡服務,而Open RAN規范并未涵蓋這些比較舊的技術。在2G和3G被淘汰之前,使用Open RAN很可能意味著要運營兩張獨立的網絡。這顯然要比在一個平臺上運行各代技術的成本更高。同時,根據目前印度運營商已公布的5G網絡供應商名單來看,愛立信和諾基亞這樣的傳統設備供應商占據了合同的絕大部分份額。
更令行業咂舌的是,原本打算在2023年大規模商用推出Open RAN網絡的德國電信,已經暫停了針對Open RAN的招標問詢。知情人士透露,這是因為擔心在商用現網中使用Open RAN存在困難。而在此之前,德國電信在德東北部城市新勃蘭登堡建立了一個“O-RAN Town”,希望在全國范圍推廣之前先在這里進行技術測試。
同樣是在德國市場,另一家采用Open RAN技術的新晉移動運營商1&1在9月份發布公告稱,該公司無法實現在2022年底前安裝部署1000個5G天線站點的目標,1&1將此歸因于其供應商合作伙伴的供貨延遲。
德國1&1、美國Dish Network和日本Rakuten Mobile是全球范圍內三家最高調的All in Open RAN技術的greenfield移動運營商。不過在這三家公司中,1&1對其網絡建設計劃的公開程度最低。1&1母公司United Internet 2021年的資本支出僅為2.9億歐元,這一數字相當于該公司收入的5%。但2022年其財務指導中的資本支出為8-10億歐元,United Internet表示這是由于移動業務的推出,導致了巨大的增長。可見,1&1的網絡建設成本已經在飆升。
而從一開始就成為Open RAN最知名扛旗手的Rakuten Mobile也持續深陷虧損困境,分析師直呼其業績糟糕得令人震驚。對于該公司提出的在2023年實現收支平衡的目標,分析師也質疑其能否實現。Rakuten Mobile的不佳表現給行業帶來的,肯定不可能是一劑強心針。
人盡皆知的挑戰——集成
Open RAN的初衷之一就在于推動供應鏈的多元化,改變RAN市場供應商幾家獨大的局面。但是,眼下Open RAN面臨的最大問題就在于管理多供應商網絡的麻煩和成本。而正如BT首席設計師Neil McRae所說,增加網絡供應商的數量往往意味著增加成本。
“我們從運營商那里聽到的最大擔憂是集成問題。”GSMA智庫負責人Peter Jarich說。運營商希望擁有混合和匹配來自不同供應商產品的能力,并從供應鏈多樣性中獲益。“但問題是誰來負責把所有這一切整合在一起呢?”如果沒有一個控制端到端部署的供應商,那么誰來承擔這部分責任呢?
O-RAN規范的可用性似乎并沒有使系統集成變得更容易。
愛立信北美公司首席技術官的Michael Murphy表示,Open RAN需要克服的第一個挑戰是規范標準的完成度,以允許“供應商之間真正的混搭和匹配”,而無需繁瑣的協議來彌補差距或不同的釋義。因為規范標準也不能保證兩個供應商在沒有事先預演的情況下協調一致。諾基亞移動業務負責人Tommi Uitto就曾抱怨說,Open RAN的“實施選項”太多,無法真正做到“即插即用”。
如果在電信運營商內部完成系統集成,那這將是一種運營負擔,如果將集成工作外包,則是一種潛在的新依賴。前者聽起來并不便宜,這將意味著找到具備必要IT技能的員工,而規模較小的運營商可能缺乏資源。即便是規模更大的運營商也可能在軟件人才爭奪戰中舉步維艱。但是“集成外包”引發了新的“供應商鎖定”擔憂。
以上述德國運營商1&1為例,該公司選擇了日本樂天集團(Rakuten Group)旗下的Rakuten Symphony作為其軟件和系統集成商。TIP主席、沃達豐網絡架構總監Yago Tenorio指出,“如果只有一家系統集成商,那么風險就是你選擇了這家集成商,利用他們擁有所有的專業知識,你正在采用Open RAN技術,但卻要依賴于他們。”
這可能意味著,未來的網絡名義上是Open RAN,但本質上卻是單一供應商或雙供應商。
還有一種選擇是,運營商可以堅持使用單一供應商的大部分RAN產品。NEC就將自己定位為Open RAN硬件和軟件端到端供應商,而這與愛立信或華為并沒有太大不同。但如果僅選擇一家供應商的Open RAN產品,那似乎也就違背了Open RAN的初衷。
市場窗口正越來越小
實際上,隨著全球5G網絡部署周期逐漸進入成熟階段,留給Open RAN的市場窗口正越來越小。
歐洲老牌跨國電信運營商Telenor網絡架構負責人Terje Jensen就表示,該公司在其全球八個市場的10.3萬個移動站點中一半以上已經部署了5G基站,這沒有給Open RAN留下太多空間。他透露,Telenor正在就其剩余站點的5G合同進行討論,而這些顯然不是與Open RAN供應商進行的。
這位電信運營商高管指出,Open RAN存在的最大問題之一是,它進入5G領域的時間相對較晚。
由于已經部署了大量傳統的5G設備,Telenor和其他電信運營商若要引入Open RAN,可能不得不拆除并更換那些尚未完全折舊的設備。不幸的是,對于Open RAN來說,該技術的優勢似乎不足以進行這種昂貴的全面改造。
據美國媒體去年4月份的消息,由于與供應商Parallel Wireless之間存在定價分歧,美國小型電信網絡運營商Cellcom正在關閉其在威斯康星州的Open RAN網絡。
Cellcom在回應這一消息時表示,“我們將不得不關閉部分Parallel Wireless(支持的)網絡。我們確實有幾個站點仍在運營中,但我們認為,在未來幾年,當我們尋求擴大和增加額外的頻段時,我們將會面臨挑戰。這是一次代價巨大的學習經驗,但它也提供了堅實的證據來支持我們對O-RAN技術成熟度的擔憂。”
隨后到2022年7月,Parallel Wireless進行了大規模裁員。消息人士稱,該公司多達一半的員工都受到了裁員影響。Parallel Wireless從很早開始就是Open RAN技術的鼓吹者和支持者。該公司成立于2012年,此前宣稱已與Orange、Millicom、沃達豐愛爾蘭、Inland Cellular和IpT等多家運營商達成了Open RAN合作協議。
Dell'Oro Group報告指出,2022年前三季度,Open RAN收入排名Top 4的供應商為三星、富士通、NEC和Mavenir。北美和亞太地區仍然主導著前三季度的Open RAN商業收入,占比95%以上。不過,Open RAN對整體RAN市場的影響有限,2022年前三季度Top 5 RAN供應商(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中興通訊和三星)的RAN份額總額下降了不到一個百分點。
此外,根據GSMA智庫的調研顯示,全球已商業部署的Open RAN網絡數量不到20個,但已宣布的Open RAN計劃的數量則超過70個。該行業組織認為,未來兩年將是Open RAN發展的關鍵。
過多的政治干預將增加碎片化風險
對于Open RAN的“地緣政治需求”爭論在2022年呈現減少狀態。但根據英國5G供應鏈多元化戰略,該國政府于2022年4月29日發布了Open RAN Principles。這些準則的目的是推動跨政府和行業的進一步討論,以鼓勵電信網絡中供應商更加多元化,并在英國吸引來自新網絡供應商的投資,同時排除某些被認為存在安全風險的企業。
到了2022年12月,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國四國發布了關于電信運營商多元化的聯合聲明。2021年,這幾個國家發布了第一套關于政府在培育更加多元化、更有競爭力和更有彈性的電信市場生態系統中所發揮作用的國際準則。最新的聯合聲明在“2021年布拉格提案”和英國政府Open RAN Principles的基礎上,提出了旨在指導電信供應商多元化方面共同努力的舉措。
通常,這些規范是由標準化機構而不是政府制定的。關鍵問題在于,這些規范真的能推動多元化嗎?市場研究公司Omdia認為,如果每個政府都效仿英國,引入自己的規范,那么市場可能會出現更大的碎片化潛在風險。
實際上,C114認為,真正的Open RAN標準規范應該交給國際公認的獨立標準組織來制定。可喜的是,2022年,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ETSI)發布了首個O-RAN規范“O-RAN Fronthaul Control, User and Synchronization Plane Specification v7.02”,也即ETSI TS 103 859。該標準側重于開放前傳,這是O-RAN架構中用于開放和智能化RAN的接口之一。
“ETSI對O-RAN規范的認可是實現Open RAN廣泛部署的又一重要步驟。”O-RAN董事會成員、Orange戰略架構和標準化總監Claire Chauvin表示。“將O-RAN規范作為ETSI規范提供,為許多國家的商業和公共部門實體增加了其所需的背書。”
而我們一貫的觀點便是,讓技術回歸技術,可能才是推動Open RAN技術及其生態系統更快成熟的最關鍵所在。首先是標準完成度的提升,從而簡化不同供應商之間實現互操作性,在這之后是能夠與現有解決方案相匹敵甚至超越現有性能的成熟產品,同時通過規模部署將帶來成本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提升。當然,從現實的角度來看,這一切更有可能在6G時代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