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1月10日消息(劉定洲)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俄烏沖突、通貨膨脹、經濟衰退、疫情余波……這些事件并行、交織,如狂風駭浪沖擊著全球經濟體系,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中國的經濟發展、企業發展。
中興通訊作為業務遍及全球的千億級大公司,在過去的2022年經受住了種種不確定性帶來的經營考驗。“運營商、政企和消費者三大業務營業收入均實現同比增長;同時以服務器及存儲、終端、5G行業應用、汽車電子、數字能源等為代表的創新業務保持快速增長。”中興通訊董事長李自學在2023年新年致辭中透露。
這一成績的取得殊為不易,追根溯源在于該公司的前瞻規劃和堅定投入。中興通訊此前制定了“恢復、發展、超越”三階段目標,2022年進入了超越階段,宣布開啟第二曲線業務,在穩固運營商市場基本盤的同時,推動集團的可持續發展。當下回首,兩條戰線均收獲不菲,為2023年達成超越目標奠定了基礎。
穩中有進,格局穩固
2022年對中興通訊等中國設備商而言,全球政經形勢復雜,不少地區的營商環境并不友好。全球電信業也受到經濟不景氣等因素的拖累。據市場研究機構Dell'Oro Group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球電信設備市場報告顯示,市場收入同比增速從2021年的7%放緩至3%。
在這種形勢下,中興通訊穩固了四大設備商的地位,份額呈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從Dell'Oro Group制作的份額演變圖可以看到,2020年來,另外三大設備商份額均有所下滑,只有中興通訊保持著持續增長,追趕者則明顯后勁不足。從單一最大的中國市場來看,中興通訊取得了32%份額,位居前二。
這一市場份額變化的背后,是中興通訊包括產品體系在內的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尤其是5G技術創新方面,中興通訊在“5G-Advanced產業發展峰會”上展示了一系列黑科技成果。例如推出了SuperMIMO、首創的DAS/eDAS+QCell融合組網、首創的BBU+QCell 二級極簡架構三個子方案,完成了業界首個子帶全雙工的原型機和功能驗證;深入研究RIS(智能超表面)技術,并聯合中國移動研究院聯合完成業界首個5G基站和動態智能超表面協同波束賦形技術原型驗證。
5G產品方面,中興通訊推出了多款面向行業的5G創新產品。例如基于NodeEngine的業界首款算力基站,通過在原基站BBU內插入算力單板,可以快速將普通基站升級為算力基站,實現本地流量卸載、本地應用部署。面向未來的探索,例如通感算控,在5G基站通訊功能的基礎上疊加感知的能力,再將算力、控制融合一起,孵化出各類新應用,可望應用在低空安防、車路協同等領域。
整體而言,中興通訊2022年在運營商市場拿出了超出行業水準的表現,穩固了基本盤。從中國乃至全球來看,5G網絡部署、光纖寬帶部署如火如荼,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將是中興通訊運營商業務未來持續拿出優秀成績的底氣。
第二曲線亮點頻現
中興通訊的第二曲線業務包括IT業務、數字能源和終端領域三大塊。這些都不是全新業務,而是中興通訊經過長期儲備、驗證,能夠在這個領域能夠進行發展的核心業務,將扮演“加速拓新”的角色。
以終端為例,中興通訊遠不止智能手機業務,已經圍繞“1+2+N ”全場景智慧生態進行了全面布局,在消費數據終端,行業定制終端和車聯網終端等業務方面取得了不少亮點表現。
其中,根據TSR最新報告,中興MBB(移動寬帶)產品全球市占率連續兩年保持第一,cellular CPE(包括LTE和5G產品)全球市占率也位居第一;僅在2022年,5G CPE與MBB全球累計出貨量超過200萬臺。在車聯網方面,中興通訊車路云全系列布局智能網聯,已獲得百萬級的產品訂單。
在IT領域,中興通訊服務器、存儲、數據庫、操作系統等產品已經在產業界打響了名氣,具備了很強的競爭力。例如服務器,中興通訊在電信市場份額超過30%,多次在運營商集團級集采中奪魁,且深入拓展金融等行業市場;數據庫,根據沙利文聯合頭豹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中國金融級分布式數據庫市場報告》,中興通訊旗下金篆信科GoldenDB以總分28.15的優異成績蟬聯中國金融級分布式數據庫第一。
數字能源方面,中興通訊在2022年初成立數字能源經營部,基于已有的業務積累,進軍通信能源、數據中心、新能源三大業務領域。據悉,中興通訊2022年提出了“通信儲能智能化分級新定義”,將其智能化程度分為L1到L5五個等級,并全面推動智能鋰電,全球智能鋰電發貨量超過20萬套。
上述亮點已然串珠成線,在各自領域形成了整體競爭力。2022年前三季度,中興通訊第二曲線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近40%;其中,服務器及存儲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100%,表現極為出色。
百億研發投入為基
基于業務方面的強勁表現,中興通訊2022年業績自然不會差。已經公布的前三季度報告顯示,實現營業收入925.6億元,同比增長10.4%,凈利潤68.2億元,同比增長16.5%;扣非凈利潤55.5億元,同比大增55.3%。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中興通訊前三季度研發投入了161.1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17.4%。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1年,中興通訊研發投入分別為122億、127.6億、129.6億、109.6億、125.48億、147.97億、188.04億,2022年連續第8年研發投入超百億,且有望超過200億元,創下新高。
2022年10月,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公布的中國企業研發強度榜單顯示,中興通訊研發強度為16.42%,位居中國前二。持續高強度的研發投入,是中興通訊在不斷創新的基礎,構筑了強大的專利護城河和產品競爭力。
2022年只是一個開始。中興通訊正在拓新的第二曲線業務,每一塊都是萬億級的市場且不斷增長,看不到天花板。“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2023年,隨著研發投入不斷向產品力轉化,中興通訊有望在業務層面取得更多令人驚嘆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