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1月30日消息(水易)2022年,數字經濟的浪潮撲面而來,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為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維護網信安全的國家隊主力軍,中國電信全面深入實施“云改數轉”戰略,積極適應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打造服務型、科技型、安全型企業。
過去一年,中國電信持續提升5G網絡覆蓋,促進5G用戶登網用網,加快智慧家庭業務融云、融AI、融安全、融數字平臺,提升寬帶價值;同時,持續加大對產業數字化相關投入,以堅實的產數能力基座,領先的運營服務機制和多元的生態體系,朝著未來三年產業數字化收入占收比超過30%的目標邁進。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國電信以“云改數轉”戰略為準繩,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持續推進云網融合向3.0階段演進。升級云計算能力,天翼云4.0已實現全棧自研,并積極構建云生態,共鑄國云;打造開放融通的數字生活平臺、TOP級全棧能力產數平臺、翼支付平臺和生態三大新消費平臺……
云生態:共鑄國云,筑牢數字經濟底座
云計算已成為服務全社會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平臺。中國電信十年鑄云,踐行“網是基礎,云為核心,網隨云動,云網一體”要求,持續領跑國內政務云市場,位居我國公有云第一陣營。與此同時,天翼云4.0實現全棧自研,成為一朵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云。
就在前不久召開的2022天翼數字科技生態大會上,中國電信發布《天翼云白皮書》,明確了4.0之后的發展目標,一是2023到2027年,為天翼云5.0階段,即云網邊端融合階段;二是2028到2030年,為天翼云6.0階段,即智能泛在云階段,將云網資源打造成像水電資源一樣無處不在、按需供應、快捷可取。
同時,天翼云業明確了2030年發展目標,建設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云網基礎設施,提供多云多網融合的云網產品及服務能力,全面支撐數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設、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并提出要成長為國內高端云計算品牌的引領者。
想要實現2030年發展目標,離不開生態的助力。中國電信總經理邵廣祿表示:“天翼云以開放共贏為宗旨,聯合全產業鏈的多方合作伙伴,以技術研發、應用創新、渠道拓展與實施交付為主軸,與客戶、產業上下游合作伙伴間建立業務連接。”
在“2022云生態大會”上,中國電信發布“云創計劃”,推動與合作伙伴在云計算基礎軟硬件方面更廣泛、更深度的合作;以及“云匯計劃”,不斷豐富應用種類,提升用戶體驗,促進產業合作,推動“肩并肩”的生態關系構建。
更為重要的是,圍繞數字社會發展,中國電信引入中國電子、中國電科、中國誠通和中國國新等中央企業戰略投資者,組建股權多元化的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在云生態大會上,中國電信與合作伙伴共同提出“共鑄國云”,天翼云作為國家云的框架基本成型,統籌開展科技創新、設施建設和安全防護體系部署,加快構建推動云原創技術生態。
新消費:沒有平臺,就沒有數字經濟
為了進一步釋放數字經濟潛能,中國電信在“2022天翼數字科技生態大會”上,發布新消費平臺。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表示,“沒有平臺,就沒有數字經濟;沒有平臺,也談不上新消費,平臺是實現新消費的關鍵樞紐。”
據介紹,中國電信新消費平臺基于行業領先的云網融合信息基礎設施構建,平臺架構分為兩層,底層是安全、AI、大數據、區塊鏈等通用能力,在通用能力基礎之上,著力打造翼支付、數字生活和產數等應用平臺。
2021年,中國電信成立天翼數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深耕數字生活領域。一年多來,中國電信聯合終端、應用、內容、技術等領域的800多家合作伙伴,打造開放融通的數字生活平臺,聚焦數字家庭、智慧社區、數字鄉村、天翼視聯等4大類場景應用,不斷迭代升級,數字生活2.0也在大會亮相。
在產數領域,面向政務、應急、衛健、教育、金融等行業,依托天翼云、AI大數據、視聯網、數字孿生等自有核心能力,先后打造了238個產業數字化平臺,沉淀原子能力2000多個,引入生態合作伙伴200多家,支撐未來三年產業數字化收入占收比超過30%的目標。
與此同時,數字經濟時代下的新消需要高并發、穩定性強、安全可信的支付平臺。基于云網融合底座,翼支付平臺充分利用可信云原生單元化技術,在SaaS化業務中臺基礎上,構建云端一體生態開放體系,實現科技感、智能化、生態化的流量入口和多觸點互聯互通,有效連接平臺用戶及商家,滿足生態伙伴的多樣化訴求。
當然,發展以平臺為基礎的數字經濟更離不開生態的協同。柯瑞文介紹,中國電信將從四個方面匯聚合作伙伴,推進新消費服務形成更大規模。包括充分發揮翼支付平臺雙邊效應,進一步做大新消費規模;進一步深入產業鏈供應鏈,探索新業態新模式激發消費潛力;轉型升級翼支付產業數據運營平臺,激發數據要素價值;加強平臺合規自律,促進新消費健康發展。
創新力:成果轉化,迎接第二增長曲線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過去一年,中國電信圍繞“云改數轉”戰略,以“中國電信科技創新行動規劃”為指引,瞄準第一階段目標,持續推動基礎設施、技術、應用和合作的創新發展,并將其融入經濟社會的各領域全過程,賦能數字經濟發展。
前三季度,中國電信研發費用為59.1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1.4%,強化科技創新,加大高科技人才引進,加強云網融合、5G 等核心技術研發。在“2022天翼數字科技生態大會”上,中國電信副總經理李峻透露,科技創新對中國電信增量收入貢獻達56%,自研成果價值貢獻再創新高。
同樣在“2022天翼數字科技生態大會”上,邵廣祿發布了天翼云白皮書、天翼云紫金DPU、星河AI平臺以及產數領域8大行業數字平臺等四項科技創新成果,充分展現近年來中國電信將融云、融安全、融AI、融數字平臺等產業數字化業務做成加速增長的“第二增長曲線”的新實踐以及在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暢想。
此外,中國電信科技創新部總經理王桂榮發布了2022年取得的達到國際先進和國內領先水平的十大科研攻關產品,為數字經濟筑牢云網底座。包括CT云操作系統、CT云虛擬化、全光網2.0、IP網控制器,“4”云網技術底座;移動支付、視聯網、安全大腦、研發云,通用平臺能力,“4”云網核心能力;5G視頻彩鈴、多媒體呼叫中心,“2”云網關鍵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電信進一步加快合作創新。“唯有開放合作,才能高水平創新”,中國電信在2022年成立全球云網寬帶產業協會(WBBA),聚焦以云網融合為核心特征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構建全球開放合作生態,推動全球數字資源共建共享。
面向2023年,中國電信提出了“168”工作要求,以數字化轉型為主線,通過更高水平科技創新,推進數字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全面深入實施云改數轉戰略,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在奮力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