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9月7日專稿(艾斯)新冠疫情爆發至今的近三年時間里,各行各業對于“數字化轉型”一詞有了更加切身的體會和理解,也愈發感受到了其中的迫切性。從企業數據逐步上云到利用人工智能(AI)等新技術賦能實現效率提升,工業4.0時代的到來,正對所有領域、所有規模的企業提出全新的運營水平要求。
在近日于上海舉辦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中信國際電訊集團旗下的一站式ICT服務提供商中企通信展示了其基于“云網智安”戰略進行布局的最新發展成果,從智賦“一帶一路”到智賦運維、智賦安防、智賦連接、智賦可信,通過利用自身豐厚的資源和多年的行業專業經驗,積極踐行國家戰略,正在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在企業走出去、引進來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智賦“一帶一路”覆蓋全球優質資源
在中信集團“數字新基建”展臺我們了解到,目前中信國際電訊子公司中信國際電訊CPC和中企通信正致力優化全球網絡與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剛剛新增安徽蕪湖和廣東肇慶網絡節點,現在全球網絡服務節點超過160個,其中逾90個節點布置在中國大陸。同時通過一系列高質量云計算解決方案配合21個云計算服務中心,形成跨地區及覆蓋全球的云計算服務營運網絡。
為落實“智賦一帶一路”計劃,他們更領先在“一帶一路”沿線及“RCEP”成員國地區提早部署,形成獨特的資源優勢,通過整合的一站式網絡、安全、云計算、數據中心和多個智能創新方案,服務超過16000個客戶站點,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早作準備。加上協同母公司國際化資源,服務交付能力覆蓋全球,其在全球市場布局中的強大優勢由此也可見一斑。
“依托中信國際電訊與旗下多家子公司,中企通信擁有非常豐富的優質資源。目前我們已經獲得了許多國際國內標準認證,以云服務為例,我們既有國內的可信云認證,也拿到了國際的ISO認證。我們在全球很多地方都有當地的支持團隊,例如,我們的母公司2016年在歐洲荷蘭成立了中信國際電信CPC歐洲公司,支撐歐亞大陸地區的業務發展。”中企通信首席副總裁駱嘉釗接受C114采訪時介紹到。
駱嘉釗還強調,作為國家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東數西算”亦為中企通信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除了技術方面的創新,我們在團隊方面也一直在積極儲備人才資源。在專業人才培養及開拓創新項目方面,我們在成都、珠海、廣州和香港都成立了研發基地及算力中心,研發團隊會根據國內市場需求做出一些算力模型,然后對我們的客戶進行賦能。”他談到。
發揮集團協同優勢 實踐AI“賦能+產業”
基于中企通信豐富的全球化客戶服務經驗、實踐多年的行業知識以及專注專業的科研算法能力,中企通信正在通過ICT智賦(ICT-MiiND)策略將其一站式ICT服務提升至嶄新水平。據悉,該策略提供不同的創新智能模塊,可以配合量身定制的行業服務場景,為企業帶來更具智慧的IT服務管理平臺。
早在2019年,中企通信就與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開始了融合增強現實(AR)解決方案的ICT服務——“AR千里眼”遠程運維服務。通過該解決方案,依托AR技術的音視頻通信、實時標注、屏幕共享等功能,發起現場“第一視角”畫面,同時運用AI技術進行分析、預測、結果展示,幫助企業客戶“身臨其境”快速感知現場實況。這為疫情之下的企業系統維護工作帶來了全新的解決方法,不僅可以保障工作人員安全,并且可大幅降低前端工程師和后端用戶的運維時間與人力成本。這突破性的 “AR 千里眼”數據中心遠程運維服務在疫情時期起了重要作用,不但為封控或出差不便的企業客戶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還為集團帶來很多國際獎項。
此外,C114了解到,中信集團十分重視多元化協同戰略,融合互補,更將協同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就中信獨特的綜合協同優勢。在訪問中駱嘉釗表示,在集團戰略指引下,中信國際電訊與旗下多家子公司,積極發揮中信集團資源協同優勢,助力多個橫跨金融和實業板塊企業打造“智賦+產業”項目,并提供穩健“云網智安”底座 ,推動智能數字化發展。
駱嘉釗分享了其中一個案例,同屬中信集團旗下的中信泰富特鋼作為制造領域數字化轉型的典型代表企業,采用中企通信提供的“MPLS專用網絡+公有云+私有云+數據中心+信息安全”一站式整合服務,正在數智化發展道路上大步前進,并且成效明顯。作為一家具備年產1600萬噸特鋼生產能力的大型制造企業,向“高精尖”智能制造流程的轉變,將是關系到未來市場競爭能力的關鍵。
據中信泰富特鋼智能及信息化部部長白先送介紹,中信泰富特鋼目前正在推動燈塔工廠的建設。借助中企通信的“智賦”能力,中信泰富特鋼利用AI、大數據實現了高爐的“白箱”,將原先作為一個密閉空間的高爐冶煉狀態實現了可視化,從而確保整個高爐冶煉過程的穩定運行,并實現了降本增效。同時,通過打造數字化設計體系,可以實現準確、更快速的客戶接單和產品交付。未來,中信泰富特鋼將依靠全流程數字孿生工廠,實時反映和監控生產、追溯生產、指導生產,通過智能決策與分析打造一個真正以數據為驅動的工廠。
圖:中企通信首席副總裁駱嘉釗。
駱嘉釗還向C114介紹了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案例——中企通信和某醫療集團就智能化病案質控項目進行的合作。在這一案例中,中企通信發揮大數據,智能可視化計算與AI相結合的技術優勢,為該醫療集團旗下醫院開發基于湖倉一體大數據平臺和“智醫”算法底座的智能化病案質控系統,實現機器自動質控,優化傳統人工質控流程,幫助醫院高效規范管理電子病歷數據,提升病歷準確分類,進而提高醫院總體醫療質量和運營效率;智能化病案質控系統也具備DRGs/DIP疾病預分組功能,支持醫院更好應對醫保付費改革帶來的挑戰,保障醫院經濟效益。
同時,雙方也在智慧醫院建設的多個場景展開合作:一是疾病風險預測預警,通過對患者就診信息整合和分析,對疾病風險進行預測預警,提升醫院判斷和應對突發事件能力。二是指導醫院專科能力建設,通過全量病歷數據分析,評估醫院專科診療能力,幫助醫院了解自身發展基礎和優勢,結合對區域患者就醫需求挖掘,指導醫院專科能力建設,提升醫院市場競爭力。三是建成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信息管理平臺,構建患者臨床數據庫,面向患者、醫護人員提供數據共享服務,為醫院深入“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提供基礎性數據支撐。
快速打造高效定制化解決方案
面對不同行業在數字化轉型中的不同需求,如何將AI賦能落實到各種碎片化的場景中,無疑是對中企通信的技術積累和團隊實力的一種考驗。不過,正在全力打造“云網智安”一體化數字底座的中企通信,顯然并非在打無準備之仗。
中企通信數據科學與創新總監詹東東以本次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展出的“智賦安防”解決方案為例介紹稱,中企通信數據科學與創新團隊從數學角度出發,跳出傳統安全分析檢測思維框架,將惡意軟件變為圖像,再以神經網絡融合深度學習提取特征并建立檢測模型。只要惡意軟件具備共同圖形特征,通過視覺運算的邊緣推理引擎,就可快速判斷是否為惡意軟件并分門別類,實現了快、準、穩的目標識別,降低了對專業領域知識經驗積累的依賴,這對智慧安防領域意義重大。他表示,該方案在眾多算法大賽中榮獲佳績,目前正在申請專利,之后會廣泛運用于網絡及數據安全領域。
“我們之所以能夠提供一系列創新的智慧賦能解決方案,這一方面基于多年來我們與企業客戶的密切合作,擁有豐富的行業場景經驗。他們的系統運行在我們提供的平臺之上,中企通信不斷提升服務質量與能力來滿足客戶各類業務場景要求,不僅獲得了對不同細分領域的深度認識,亦對不同企業的痛點需求有著非常清晰的了解。這些在不同行業的深耕經驗無疑為我們打造AI賦能的解決方案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詹東東談到,“另一方面,中信集團旗下不同領域的兄弟公司關系緊密,協同無間,包括金融、制造業與服務業等,也為我們針對不同行業打造定制化的AI智慧賦能解決方案提供了支持。我們與中信泰富特鋼等公司的合作就是很好的例子” 。
他還強調,眼下的AI發展已經由“從0到1”發展至“從1到N”的階段。基于大型預訓練模型所開發的“算法底座”具有突出的通用性與行業泛化性,可以很容易地從一個場景遷移到另一個場景,因此,定制化的需求也能夠很快地進行滿足。
眼下,中企通信正運用優質的云計算方案提升企業的靈活性和擴展性,助力制造企業或零售企業縮短上市時間并加快產品生命周期;同時通過綜合的智能驅動安全解決方案保護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免受風險威脅,并滿足合規要求;通過綜合的ICT解決方案為跨國物流企業的全天候運營提供7*24小時支持……而這些,只是中企通信賦能眾多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部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