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9月2日消息(陳宦杰)作為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頂級盛會,“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于9月1日至3日登陸上海世博中心。本屆大會以“智聯世界 元生無界”為主題,吸引海內外200多家參展商參與,充分展示了AI行業的最新研究進程和前沿應用,為推動數據智能應用賦能數字化轉型做出積極貢獻。
大會期間,云天勵飛副總裁鄭文先在接受C114的采訪時表示,云天勵飛憑借業內領先的全棧式AI技術能力,實現了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城市級大規模落地,率先提出打造“1+1+N”自進化城市智能體實踐框架,致力于將AI技術觸及數字城市與人居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全棧式AI能力筑牢發展底座
算法、算力、數據,是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三大要素。鄭文先介紹,云天勵飛在創業之初就深刻地認識到AI產業存在木桶效應,一直堅定不移地構建算法、芯片和大數據相互協同的底層的技術平臺,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具備AI全棧式技術能力的AI創新企業。
其中,海鷗算法技術平臺,由多次獲得國際視覺大賽獎項的硅谷海歸團隊傾力打造,算法覆蓋14個大類、102個小類,具有精度高、可用性高、適配性強等優勢。已研發的關鍵算法包括:海量類別高精度度量學習技術、高密度圖像特征搜集技術、大容量視頻結構化技術、基于結構化數據的圖像模型學習和預測技術、三維場景化人員分析技術、活體檢測技術等。
天元芯片技術平臺,第二代自主知識產權AI芯片DeepEye1000內嵌自定義指令集神經網絡處理器,主要面向嵌入式前端和邊緣視覺AI推理應用,具備高能效比、高性價比、可編程等優勢,已量產并獨立銷售。
天書大數據技術平臺,具備城市級海量智能終端的數據接入、處理、分析和挖掘能力,提供數據治理、數據建模和仿真決策的一體化服務,支持億級節點關系圖譜挖掘,海量多模態數據表達學習和大規模仿真優化,挖掘數據潛在價值、構建數據產業新生態。
基于三大核心底層技術,云天勵飛打造了“算法芯片化”的核心能力和“端云協同”的技術路線,形成了覆蓋AI行業發展不同階段的技術壁壘。
“云天勵飛并非將算法和芯片進行簡單的疊加,而是把深度學習的框架應用到芯片的設計環節。”鄭文先指出,基于對行業場景需求的深刻理解,云天勵飛從電路設計的角度優化芯片功能,通過自定義指令集、處理器架構及工具鏈的協同設計,實現“算法芯片化”,提升人工智能算法及芯片技術平臺在產品和解決方案中的易用性、高效性及場景適應性。
同時,云天勵飛通過終端分布式算力與云端中心算力的動態平衡,真正實現數據的前端智能采集和云端處理,達到“端云協同”,進一步提升產品及解決方案的場景適應能力。與傳統依靠云端處理的方案相比,“端云協同”的解決方案能夠減少訪問延遲、提高響應速度、增強信息處理能力、保證數據安全,為業務發展提供創新驅動力。
據了解,云天勵飛分別在2018年、2020年、2021年三次榮獲被譽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的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包含人工智能專項獎芯片項目一等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成為唯一一家獨攬算法、芯片、應用三項大獎的AI企業。
“1+1+N”架構打造自進化城市智能體
當前,AI日益普及,在安防、金融、交通等領域廣泛落地,但場景碎片化仍然是AI賦能行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無法繞開的痛點。
鄭文先表示,為了釋放AI應用的無限潛能,云天勵飛率先提出打造“1+1+N”自進化城市智能體實踐框架,積極構建自學習、自進化的數字城市智能協同發展體系,推動AI產業快速發展。
“1”張智能化、泛在化、標準化的感知網絡。傳統的感知網絡與物聯網往往專注于數據傳輸,缺乏數據分析的能力。云天勵飛泛智能感知網絡在AIoT設備側部署智能化芯片,通過“端云協同”實現千萬級智能體的感知與協同,并將經過處理的數據即時反饋給管理者,達成從“看見”到“看懂”的突破。
“1”個分布式、集約化、自適應、自學習、自進化的城市超腦。在多場景項目實踐落地的基礎上,云天勵飛構建了AIoT接入匯聚、SDC端邊服務、智能調度中樞、知識圖譜大數據、數據挖掘與算法訓練、算法服務的全鏈式六大核心能力平臺,形成具備多維敏捷感知、海量數據分析、全局實時洞察、持續迭代進化的城市超腦,高效解決智能物聯網的各種場景需求問題。
N個AI賦能的智慧應用。在數字城市和人居生活領域,云天勵飛已經落地了一系列產品和解決方案。例如,動態/靜態人像系統——“深目”、多維大數據分析系統——“深海”、視頻結構化系統——“深萃”、交通OD分析系統——“深邃”等,以及面向商業、書城場景的商啟系列,面向泛園區場景的元啟系列等。
鄭文先指出,“1+1+N”架構為城市中大量的長尾場景提供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資源,有效推動算法的規模化產業落地。同時,應用場景中采集、積累的大量數據,又能夠反哺算法迭代。通過算法、芯片、大數據、應用四位一體的協同閉環和有機迭代,實現了技術的自學習、自進化。
洞見城市新生,重構理想生活
城市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與最美好的希望,隨著以AI、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日趨成熟,城市數字化進程正不斷加快,驅動未來城市的,也許不是大樓的高度,而是城市代碼的深度。
鄭文先表示,AI是數字城市的核心能力,為城市提供全要素、全狀態、全過程的場景洞察和事件感知能力,提高城市運行效率,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同時,AI還應以人為本,為人們帶來更安全、健康、便利、愉悅的生活體驗,重塑未來生活新圖景。
目前,云天勵飛已經在智慧安防、智慧交通、平安社區、城市治理、疫情防控、智能計算與數據交易中心、智慧園區、智慧樓宇、智慧商用等和數字城市、人居生活相關的多個領域落地標桿式解決方案,為各行業提供安全、智慧、便捷的AI體驗,助推數字經濟發展。
以智慧安防為例,2016年,云天勵飛率先在深圳落地城市級動態人像識別系統——深目。此后,相繼研發出視頻結構化系統“深萃”、城市多維大數據系統“深海”等面向城市公共安全的整體解決方案。相關解決方案支持多維數據融合,協助公安破案數萬起,深受社會各界好評,現已在全國100多個城市落地。
在疫情防控方面,云天勵飛統一數據采集標準,構建“城市測溫一張網”,融合衛健、政務、社區及健康碼等多維度信息,形成“微觀-中觀-宏觀”立體化疫情防控體系,以“預防-阻斷-掌控”為主線,做到疫情早發現、快響應、能預警、可回溯,協助政府部門實現高效管理、安全有序的治理目標。解決方案已在深圳6300多家藥店、部分交通樞紐等場所上線。
在云天勵飛助力數字城市發展,為人們提供智慧生活的無數個日夜,有一件事讓鄭文先記憶猶新。
2017年除夕,深圳龍崗區派出所接到報警,一個三歲孩子走失,懷疑被人拐賣。接案后,該區域刑警大隊組成專案組開展偵查,運用人像識別,人臉比對等技術排查比對,迅速鎖定嫌疑人身份,研判出其最新軌跡,緊急對該名嫌疑人進行布控。1月27日凌晨6時,犯罪嫌疑人被抓獲,被拐賣兒童得到解救。從接到報警到成功解救被拐兒童,總歷程不過15個小時。
上述案件成功迅速偵破,讓被拐兒童安全回到溫暖的家,讓受害者家庭除夕前得以團圓。鄭文先感嘆道:“科技是有溫度的!這是科技向善的一個典型案例。到今天為止,云天勵飛已經幫助找回400多位走失的老人和孩子,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