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5月20日消息(九九)在日前舉行的“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中國移動政企事業部副總經理魏冰表示,過去20年,我國通信行業在高速發展的基礎上實現了2G跟隨,3G突破,4G并跑,5G引領的歷史性跨越。日后,需要進一步攻克信息通信領域的“卡脖子”技術,推動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
魏冰指出,在數字化轉型的大潮里,通信行業肩負的使命總體有三個:一是筑牢“數智基建”根基,夯實千行百業數智轉型新基礎;二是豐富“數智應用”場景,注入數字經濟發展變革新活力;三是打造共創共贏產業合作新模式,促進“數智生態”繁榮。
筑牢“數智基建”根基,夯實千行百業數智轉型新基礎
新型基礎設施成為數字技術賦能行業轉型的載體,在產業數字化變革中發揮基礎性、先導性作用。魏冰認為,要構建“連接+算力+能力”的數智化基礎設施,實現網絡無所不達、算力無處不在、智能無所不及,為千行百業數智化轉型奠定關鍵基礎。
一是構建柔性泛在的連接基礎設施,激活產業數字化新循環。“連接”是溝通基礎,是融合各類技術與基礎設施的橋梁與紐帶。高品質的連接服務,是提升信息使用效能與價值的關鍵,是融入百業服務大眾的關鍵。
中國移動一直致力于打造最優質的連接基礎設施,已經建成規模最大、用戶最多的移動網絡。截至目前,中國移動的5G基站數量超過85萬,4G基站已有355萬,5G套餐客戶數超過4億,還有接近9億的物聯網客戶。此外,中國移動還打造了靈活定制的5G專網,讓5G融入百業。
二是構建多級協同的算力基礎設施,不斷提升效能和服務品質。“算力”是數字經濟的基石,是繼熱力、電力之后新的關鍵生產力,是衡量數字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中國移動全面落實“東數西算”戰略,構建數據中心、云網一體新型算力網絡體系,算力資源精準配置、按需獲取。
目前,中國移動已形成“4+3+X”數據中心布局,IDC機架能力超41萬,出口帶寬690T+,數據中心536個。與此同時,打造“中心+邊緣”協同的一朵分布式云,自研產品230+,自研大云OS,實現云網一體、云數融通、云智融合、云邊協同。
三是打造智能多維的能力基礎設施,實現開放賦能創造價值。“能力”的價值在于“賦能”各類主體,是實現深度服務的關鍵。中國移動依托智慧中臺,實現優質能力的統一封裝、靈活調用,為各行各業打造更便捷的決策工具。
人工智能方面,中國移動打造了“九天”人工智能平臺,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一站式云端AI模型訓練與部署,目前平臺能力調用已超400億次。
大數據方面,打造了架構先進、運營高效的跨域融合數據平臺“梧桐大數據”,平臺年觸達用戶超360億次。
高精定位方面,打造了全球最大規模的5G+北斗高精定位系統,服務調用量已超1000億次。
從整個能力維度來看,中國移動提供了自主超市模式,共享廚房模式,應用服務模式,為業界提供能力服務、提升服務效果。
豐富“數智應用”場景,注入數字經濟發展變革新活力
數智化基礎設施逐步應用到企業生產,加速數智化應用場景向更多領域滲透。中國移動依托5G+云雙引擎,聯合業界伙伴創造多個第一,積累了眾多數智化應用場景的優秀案例。
傳統產業數字再造方面,以礦山、冶金為代表的傳統行業積極擁抱數字技術,通過重塑生產組織方式和運營模式,加速從勞動密集型向無人化少人化、人工作業向自動化智能化轉變,實現降本增效。
數字生活全新體驗方面,全屋智能帶來智慧生活新體驗,讓生活更美好,而個人娛樂基于科技創新和場景體驗的深度挖掘,讓娛樂體驗更真實。
打造共創共贏產業合作新模式,促進“數智生態”繁榮
數智化轉型涉及的行業非常廣泛,對于運營商而言,核心目標是筑牢“數智基建”,發揮基礎先導作用,同時不斷豐富“數智應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魏冰表示,中國移動將在數字經濟“新賽道”奮力前行,發揮信息通信運營企業的“扁擔效應”,攜手產業各方共建行業標準、共推應用示范、共構產業生態,共贏百業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