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3月7日專稿(蔣均牧)在MWC22·巴塞羅那上,憑借構筑千兆5G網絡并助推多元化生活在中國的蓬勃發展,北京聯通與華為的5G Capital項目榮獲GSMA GLOMO“5G產業合作伙伴獎(5G Industry Partnership Award)”。
眾所周知,北京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創新中心,55家《財富》全球500強公司的總部位于北京,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首都城市,各種移動網絡覆蓋場景豐富且對網絡能力要求極高。與此同時,5G是有史以來最具顛覆性的一代技術,帶來不少全新挑戰。5G Capital可謂在“無人區”打造了一個樣板,為5G在全球各大城市發揮深遠價值提供了寶貴經驗。
北京聯通副總經理楊力凡與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總裁楊超斌在大會期間的媒體采訪中揭示了5G Capital成功的秘訣,并圍繞于此發表了不少發人深思的觀點。
“建網至今三年來,5G商用表現可以說達到了我們的預期,取得這樣的成績得益于華為先進的技術手段和我們領先的運營模式的結合。”楊力凡指出。
“在北京這樣的特大型城市建好、用好5G網絡殊為不易,我們很高興能在其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通過5G Capital合作,雙方在聯合開發、聯合測試的基礎上將創新技術兌換為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未來也將沿著這一方向前行不輟。”楊超斌表示。
5G商用表現達到預期
衡量一件產品的標準通常包括三個方面,產品的使用量、產品的質量和產品的普適性。
經過兩年多的正式運營,北京聯通5G使用量已形成規模。截至2021年底,其5G分流比已經突破了30%,這代表5G在移動網絡中的流量占到了三分之一,真正開始挑起大梁,5G用戶DoU也已兩倍于4G用戶。
網絡質量是5G業務蓬勃發展的核心驅動。北京聯通將質量領先作為優先項,持續做深做強;與華為全球率先發布以用戶為中心的5G網絡評估標準,包含“占得上”、“保持穩”、“體驗優”、“信號好”四大維度12項指標,如今這套標準已為業內廣泛遵循。
在去年“5·17”世界電信日期間,6家媒體在大風、沙塵藍色預警天氣的惡劣環境以及“五一”返程高峰的高負荷網絡情況下,完成了12項網絡指標測評和8項5G業務體驗。體驗路線總計124公里,全程2小時業務無中斷,各項指標及體驗均表現優異。比如上下行速率分別達到626Mbps和220Mbps,“兌現了5G體驗10倍于4G的設計初衷”。
在普適性上,5G不僅要服務于消費者,還要服務于行業。截至2021年底,北京聯通的5GtoB收入已達到4.7億,賦能10大垂直行業,并已獲得110個5G行業應用獲獎。
楊力凡強調了5toB業務的可復制性,“沒有可復制性,就無法做到大規模的商用”。而這有賴于基礎網絡能力,包括完備的網絡基礎及靈活的端到端運營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期間,北京聯通直面大密度用戶群登網、大量創新應用涌現等挑戰,為冬奧組委、運動員、全球媒體、廣大觀眾提供全球領先的網絡服務,切實落地了“智慧冬奧,聯通未來”的主題理念,并實現SMART智慧冬奧核心目標。
5G Capital成功揭秘
作為北京聯通與華為聯手打造的創新項目,5G Capital旨在為北京打造全球最卓越的5G網絡。此次獲獎表明了雙方在5G網絡技術、5G商業價值、5G社會價值等方面的持續投入和不懈努力獲得了業界認可。
“全面有效合作伙伴關系,體現了5G助力智慧城市建設方方面面:多樣化的應用案例,成效顯著,引領智慧城市建設方向,令人印象深刻!”GSMA評委作出了這樣的評價。
之所以5G Capital能夠成為一個樣板和標桿,主要歸因于幾個方面。首先,北京聯通在5G建網之初便以高屋建瓴的視角,制定了明確的目標和清晰的策略。楊力凡談到,5G面向toB和toC,但唯有通過toC業務規模發展才能降低成本,為toB業務奠定更好的基礎,而toC業務要求更廣泛的覆蓋以及更大的容量;在5G建設過程中要深化踐行數字化運營,以持續提升用戶端到端感知。
在策略上,4G/5G將長期并存,北京聯通將5G定位為支撐高速數據業務,4G定位為提供VoLTE及更廣、更深的數據業務覆蓋,很好厘清了兩張網的關系;主要業務量優先承載在連續覆蓋的頻段上,這家運營商通過選擇3.5GHz作為核心頻段,充分利用200M大帶寬優勢,既降低了建網成本,更大幅提升了用戶體驗;業務體驗是由整個網絡服務鏈而非無線接入網所單獨決定的,北京聯通通過全專業協同、前后臺貫通,來實現一致性保障,避免感知瓶頸。
其次,勇于創新、不斷引入先進技術,不僅讓北京聯通率先擁有一張5G高質量網絡,還有助于其持續增強網絡能力,吸引并留住客戶,保持競爭力。北京聯通與華為進行了200M載波聚合、室內分布式Massive MIMO、超級上行、MetaAAU等10大創新解決方案的先試先行及規模商用,構建泛在千兆的5G底座,創下了多項里程碑式紀錄。
“我們都很清楚的知道,最終用戶不會為一個5G的Logo買單,他們需要的是跟4G差異化的體驗。”楊超斌表示,因此北京聯通與華為一開始就在3.5GHz頻段上規模部署了64T64R的Massive MIMO產品和方案,以提供跨代體驗。今年,雙方又一起在北京率先部署了第三代的Massive MIMO產品MetaAAU,通過引入新架構,將天線陣列規模從192個倍增至384個。相比傳統產品覆蓋提升3dB,用戶體驗提升30%;在覆蓋指標不變的情況下,能耗降低30%。
在國家體育場(鳥巢),北京聯通與華為攜手部署了室內泛在千兆解決方案以及超級上行解決方案,通過室內分布式Massive MIMO疊加300M大帶寬,實現了單扇區最高4.7Gbps的超大容量,很好解決了場館內和場館周邊的toC和toB的需求,北京冬奧開、閉幕期間,該區域5G流量占比高達47%。在京張高鐵沿線,雙方還一起部署了面向高速移動場景的5G解決方案,幫助央視實現世界首個高鐵4K超高清直播,令乘客在高達350公里的時速下也能夠全程無中斷地流暢觀看4K直播,以及獲得360度自由視角觀看的類VR體驗。
其三,北京聯通在建網的同時聚焦網絡全生命周期管理,從新建設、新優化、新維護三方面發力,通過5G智慧運營、切片、MEC三大平臺的搭建及運營,全面提升數字化運營能力,顯著提升網絡優化和端到端的服務管理能力。這使得該運營商的優化和維護水平目前位居全行業前列。
最后,北京聯通與華為都抱持“開放、合作、共贏”的心態,積極與生態伙伴展開合作,共同推進5G賦能數字化的進度、深度與廣度。
2022工作重點
盡管5G Capital項目的特點是只發布現網實現的內容,不發布未來概念及理念,在采訪中兩位高管還是應媒體要求透露了一些2022年工作的重點。
楊力凡提到,北京聯通將進一步擴大其5G網絡大帶寬能力的室內外覆蓋,并致力于提供更低時延的業務表現,打造郊縣、居民區等不同的場景下的全場景千兆體驗;繼續基于領先的5G網絡,與合作伙伴共建5G產業新生態,共創千兆社會,共享元宇宙生活。
“5G Capital將一直繼續下去,它不僅是雙方最卓越的合作案例之一,也會是雙方最長久的合作案例之一。”他說道。
楊超斌表示,華為將一如既往與北京聯通聯合進行技術創新,引入最新的解決方案;一起面向toB市場深入探索,為行業提供帶有高精度定位、大上行等特性的解決方案。
“基于雙方的共同創新,我們希望5G網絡不僅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廣大的消費者,同時還能更好地賦能北京地區的行業數字化轉型。”他說道。
GLOMO全球移動大獎由GSMA創辦于1996,代表了移動行業的最高榮譽,猶如電影行業的奧斯卡。作為業界炙手可熱的主題,5G相關的獎項近年來總是那么的搶手。
5G Capital的實踐為我們展示了運營商與廠商如何通過卓有成效的合作,來打造一張極具競爭力的5G高質量網絡、提供無處不在的千兆極致體驗,并以此為基礎邁向商業成功,開創了一種可行的聯合創新模式。而這正是高速發展中的全球5G產業所迫切需要的,5G Capital此次獲獎可以說是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