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1月11日消息(劉定洲)5G,在2020年走出通信業,成長為經濟社會的頂流。從國際看,5G是大國科技競爭的焦點,5G相關的新聞事件時常亮相各大國際媒體;從國內看,5G入選“新基建”七大方向且擔任排頭兵,不僅為“抗疫”增添一抹亮色,更是疫情后率先復工復產的急先鋒,如今中國5G基站已開通超70萬座。
作為四大設備商之一,中興通訊在2020年表示堪稱出色。業務方面,截止2020年9月,全球獲得55個5G商用合同,與90多家運營商展開5G合作,覆蓋500多個行業合作伙伴,第三季度5G基站發貨全球市場份額33%。業績方面,前三季度營收741億,同比增15.4%;扣非凈利潤14.5億,同比增103.6%。
據C114了解,中興通訊于2018年制定了“恢復、發展、超越”的三階段路線,2019年順利完成恢復期,2020年進入發展期。“在戰略發展期的開局之年,實現了公司經營業績的有質量增長,達成既定目標,也為發展期整體目標實現奠定了良好基礎。” 中興通訊董事長李自學在新年致辭中總結。
2020年,5G江湖風起云涌,中興通訊制定了“數字經濟筑路者”的發展主線,穩扎穩打,在電信市場和行業市場均取得了突出成績。“三部曲”順利過半,展望2021年,中興通訊前方的道路更加寬闊。
如何理解“有質量增長”
在通信業這個高度競爭、快速迭代、技術密集的行業,廠商如果只是為了財務數字好看,寅吃卯糧、殺雞取蛋,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通信技術每一代升級,都會有廠家不進反退,甚至從這場技術的游戲中黯然離場。
如何理解中興通訊“有質量增長”?首要看研發投入,中興通訊研發投入占比常年在10%以上,近三年的研發投入年均超過120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研發投入已達107.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3%,占營收比重的14.6%。中興通訊還通過實施第四次股權激勵計劃,覆蓋超過6100名員工,留住核心人才;面向全球高校引入了超過5000名人才,儲備了研發力量。
其次看研發成效。到2020年,中興通訊5G戰略全球專利布局超過6500件,位列5G全球戰略布局第一陣營;芯片專利申請超過4100件。多項先進技術在5G現網應用,例如SSB 1+X 立體覆蓋、eDAS方案、PowerPilot方案等。此外在通信核心芯片領域,實現超過100種芯片的自主研發設計,為5G網絡建設提供了關鍵動力。
最后看業務進展。在持續高強度研發投入推動下,中興通訊是2020年5G規模部署的主力供應商,尤其在中國這個最大市場,5G基站發貨量超過25萬站,以建設精品網的思路,100%完成5G二期設備的到貨及安裝開通,網絡質量表現優異。
可以說,中興通訊做到了研發、產品、業務的良性循環。而正是中興通訊等中國供應商的支持,才使得中國有條件開展5G大規模部署,取得開局領先。工信部已經表態,接下來的2021年,中國還將新建超過60萬個5G基站。
轉型“極致云公司”
在今年6月股東大會期間,中興通訊總裁徐子陽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隨著5G網絡的大規模商用,在垂直領域會涌現出大量創新和應用,加速傳統行業向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轉型。中興通訊希望通過數字化轉型,讓自身成為“極致的云公司”。
今年新冠疫情爆發,導致了“物理隔離”,給中興通訊這樣全球化布局的公司帶來了很大挑戰:中興通訊3萬多名研發員工無法及時到辦公場所辦公,而核心代碼等敏感資料不能隨意帶出。據悉,通過自研的云電腦、視頻會議等工具遠程辦公,國內疫情期間的一個半月內,中興通訊的研發效率達到了90%的水準,在保證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基本滿足了公司的業務發展需求。
這促使中興通訊自身加速走向云化。據徐子陽在公開場合透露,2020年10月份,中興通訊主動安排大規模演練,1.5萬名研發人員全部在家云上辦公,效率可以基本達到面對面辦公的同等水平。
此外,中興通訊還在自身最大的5G智能工廠--南京濱江制造基地,實踐“用5G制造5G”。濱江工廠通過數字孿生、智能倉庫、云化AGV和機器視覺,實現逐步的無人化生產,生產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其中裝配質量漏檢率降低80%,關鍵工序不良率降低37%,操作人員減少27%,周轉效率提升20%。預期到明年底,5G生產車間基本實現全面無人化。
無論是云上辦公,還是5G制造,中興通訊將自己變成“試驗田”,不僅有效應對疫情,提升了辦公效率,驗證了5G技術的行業應用價值,同時也展示出了中興通訊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競爭力,為筑路數字經濟提供了最佳參考。
定位“數字經濟筑路者”
相比上代技術,5G的價值更多體現在垂直行業。業界普通認同,5G的80%將應用在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領域。今年工信部也發布政策文件,鼓勵各地通用5G改造工業互聯網內網、建設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
構建5G行業基礎設施、推動5G行業應用,設備商扮演重要角色。中興通訊在2020年明確了自身定位“數字經濟筑路者”,利用5G等新型技術,為數字經濟賦能。
李自學在2020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就指出,5G是工業網絡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為制造的核心環節帶來數字化革命。在這個過程中,制造不再以人為核心,而是利用“5G網絡+大數據+智能算法+云化算力”,構建以科技為核心的新型制造體系,實現智能化生產,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新引擎。
徐子陽也在2020中國移動合作伙伴大會上表示,面向5G行業應用,中興通訊有三個關鍵任務。一是打造極致網絡:網絡極簡,頻譜效率極高,性能最優,能耗最低;二是打造精準云網,做到網隨云動、云隨需生;三是打造賦能平臺,將通用的核心技術能力形成行業組件庫,作為平臺賦能行業客戶和生態伙伴,降低技術門檻,使之能夠更容易地被合作伙伴調用和升級,加速應用創新和生態構建。
據C114此前報道,中興通訊2020年已在行業市場展開了大量探索,卓有成效。在第三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上,中興通訊與行業合作伙伴奪得23個獎項,其中4個一等獎:云南神火鋁業5G邊緣云有色金屬智慧工廠應用;基于5G MEC的分布式通用機器視覺平臺,實現工廠產品質檢無人化、智能化;江蘇精研科技項目,5G+AI助力智造新工廠;寶鋼湛江鋼鐵5G智慧鋼廠項目,首個基于5G獨立核心網的高質量工業專網。
數字經濟是大勢所趨,也是5G發揮潛力、為之賦能的大方向、大平臺。通過這一定位,中興通訊與5G緊密結合,走出通信業,走進千行百業,筑路數字經濟。2020年,即是中興通訊三階段路線的中點,同時也是向極致云公司轉型、向行業數字化全面賦能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