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5月17日消息(張海龍)在今天召開的“2017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正茂表示,發展大數據不是簡單的建設IDC,根本目的還是為了應用。
李正茂指出,大數據正在從炒作的高峰期間,向產業落地期間發展。隨著大數據思維方式不斷滲透到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正在形成剛需。數據將作為信息時代新能源,從而徹底的改變社會形態,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引領產業轉型創新,服務和改善民生。
而在大數據應用中,運營商在建設和分析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是數據優勢,網絡覆蓋強,用戶數據多,數據標簽全,有助于為用戶提供精準分析。
二是運營優勢,運營商建立大數據平臺,可以充分的利用現有資源,借鑒成功經驗。此外,運營商還可以充分利用管理和技術手段,妥善處理發展創新與保障嚴重的關系,切實保障數據安全。
作為信息化的倡導者和推動者,中國移動積極推動大數據加速行業轉型升級,李正茂表示,中國移動在六個方面促進大數據應用發展,到目前為止,中國移動的大數據平臺為多個行業進行大數據服務,加速大數據行業升級。
第一,大數據成為社會治理提供新途徑,中國移動的大數據能夠分析用戶行為,消費,位置等特征,為政府的社會治理,安全方面的幫助。在G20峰會期間,中國移動已經為杭州等地市的監控系統提供服務,并且與省公安廳系統對接,實現了常態化的監控。另外在貴州、河南等省進行應用,為精準扶貧提供依據。在南濮陽,系統僅上線半年,就錄入了29萬戶,102萬人,為幫扶推進工作提供有力抓手。
第二,大數據成為公眾獲取信息的新渠道。中國移動借助位置漫游等信息向公眾發布輿情熱點的分析,例如,根據重慶大數據平臺分析結果顯示,2016年春節回重慶過年的人數達到515萬人,超過一半的人去了四川,湖北,貴州等地。返鄉的高峰是在臘月的二十六。
第三,大數據構建新體系。由中國移動構建的健康云平臺,通過幫助貴州衛集委收集1.5萬的信息, 14億次用藥信息,構建了新型醫療健康數據云,為政府醫療機構提供智能審核,疾病救助,疾病預防等多方面的支持。
第四,大數據為傳統行業打造新的能力。中國移動大數據提供人流預警,公交道路等服務,為公交管理,游客出行提供參考。
第五,大數據為有效處理社會復雜問題提供新手段。中國移動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和行業責任,基于大數據構建了反電信網絡,欺詐防范技術體系,實現每秒并行過濾和甄別兩萬次,每日甄別的疑似欺詐數據達十億次以上。2-10分鐘便可以識別市場號碼源,來源區域,受害人集中地等。同時,實現對最高風險等級,影響最大的境外異常號碼源進行時時阻斷。
第六,大數據持續激發商業模式創新,不斷催生新業態。2016年,中國移動和招商局集團共同投資設立試金石信用服務有限公司。這是中國移動面向金融行業大數據,應用實踐的首次探索。試金石公司成功推出了反欺詐類產品,通過實名驗證、長租地驗證、黑灰名單等服務,有效提升了金融機構的用戶核驗、信用審核效率。當前試金石已正式服務式服務招商銀行十余家金融客戶,每日的查詢量已經超過10萬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