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在青海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青海聯通運用數字科技的力量,守護著鄉親們對故土的眷戀。
7月18日,青海聯通國企開放日暨鄉村振興大會在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查汗都斯鄉紅光村舉行。海東市數據局黨組成員、市大數據服務中心主任侯志遠,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周衛國等政府領導出席會議,青海聯通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扈秀清代表公司黨委作重要講話。
數智賦能興農路 國企擔當繪藍圖
當數字浪潮奔涌鄉村沃野,當國企擔當錨定振興坐標,一場集實踐展示、戰略共謀于一體的盛會,正以紅光村為支點,撬動鄉村振興的全新圖景。此次活動的舉辦地紅光村,不僅鐫刻著西路紅軍堅貞不屈的革命印記,更承載著青海聯通數字鄉村建設的實踐成果,是名副其實的“標桿村”。
活動設有駐村書記講體會、數字鄉村標桿深度講解、四大維度科技實力展示、幫扶產品品鑒等環節,全面展現了青海聯通以國企擔當和數字科技繪就的鄉村振興的生動畫卷,也是連通政企民、共話發展的暖心橋梁。
會議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銜接過渡期最后一年。青海聯通將以建設現代化新青海為牽引,匯集各方力量,深耕農村產業需求,接續駐村力量,拓展集體經濟,依托綠色算力優勢賦能鄉村產業升級,為群眾提供精準產業指導與高效數字服務。
望駐村實干紓民困 看鄉村振興聚民心
七載深耕播星火,一心為民照前路。駐卡路村第一書記郝青云用腳步丈量每寸土地,把村民的急難愁盼記在本上、刻在心里。
七年間,他走訪全村253戶,建立詳細檔案,精準對接群眾需求,解決了危房改造、教育就業、老人養老等民生難題;改善村委辦公條件,優化人居環境;發揮行業優勢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提升信息覆蓋水平。推動勞務輸出、土地流轉發展特色產業,落實多項項目帶動鄉村發展。從調解鄰里糾紛到修通泥濘小路,從引進致富項目到傳授田間技術,樁樁件件都浸著汗水,也讓希望的種子在卡路村扎下了深根。
講數村標桿新路徑 探智慧三農富民法
以通信網絡為椽筆,以數字技術為濃墨,在雪山腳下、黃河之畔、草原深處,青海聯通以“數村平臺”揮毫潑墨,細細描摹著鄉村振興的壯闊圖景。
“三個向新”工程如春風化雨,浸潤鄉土;網絡向新織密數字經緯,寬帶覆蓋率持續攀升,讓“信息高速路”通村達戶;技術向新注入活水,幫扶資金化作甘霖,農特產品通過消費幫扶走出大山,集體經濟合作結出豐碩果實;服務向新扎根基層,54名幫扶干部踏遍田埂,“數村平臺”如星火燎原,點亮鄉村治理新篇。這份耕耘也收獲了璀璨榮光——青海聯通鄉村振興工作連續三載榮膺集團公司全國優秀,多項實踐案例躋身典范,為鄉村振興立起標桿。
與此同時,青海聯通以“五個融合”為路徑,擘畫數字鄉村錦繡藍圖:通過技術融合夯實新基建、產業融合賦能合作模式、業務融合打造鄉鎮數智生活、生態融合提升農村治理效能、服務融合改善農民生活品質,一步步將“政府滿意、三農受益”的愿景化為實景,讓農業增效的喜悅、農村煥新的活力、農民增收的笑容,在青海大地上次第綻放。
青海聯通還積極推進眾多領域在青海的發展,通過加強數字文旅、數字農牧、數字化治理以及數字生態建設,為數字青海發展貢獻聯通智慧與力量。
展數字科技惠民生 用智慧服務利萬家
從玉樹雪山上的5G基站刺破雪域蒼穹,到海東牧民樂享“指尖放牧”的便捷;從海西鄉村的智慧治理大屏洞察千村百態,到海南農牧區的遠程農技指導賦能田間地頭;從果洛電商直播間連通山外市場,到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園點亮綠色算力……青海聯通以數智之力,在高原大地勾勒出通信筑基、AI融智、云網協同的新圖景,讓數智紅利滲透城鄉肌理,為鄉村振興、產業升級注入持續動能。
青海聯通“數字鄉村平臺”已為全省2535個村、12萬鄉親提供更便捷的服務。未來,將繼續依托綠算中心算力與AI引擎,建立省級農業人工智能中心及數據管理平臺,對接鄉村信息化平臺,持續強化產業發展與治理支撐。
嘗鄉土好物品真味 直播助農振興鄉村
為全景展現鄉村振興成效,青海聯通在活動前期以直播帶貨預熱造勢,現場設幫扶產品品鑒區。藜麥的質樸、奶片的醇厚、黑紅枸杞的甘潤、蕨麻的溫補、沙棘汁的酸甜、高原菜籽油的醇香,在舌尖綻開獨特風味,引得眾人駐足品嘗。2小時直播,獲得5005次點贊、1315次端外訪問、1183人次駐足觀看,幫扶金額達到3.6萬元。
這場“線上+線下”的聯動,既為鄉間好物鋪就出山通道,更讓助農聲音穿透山海,讓鄉村振興的活力在產銷互動中愈發昂揚。
守初心行穩路,擔使命拓新局。青海聯通將牢記“人民郵電為人民”的初心使命,勇擔數字經濟發展重任,以更高站位錨定“三個最大”省情定位,以更強擔當融入產業“四地”建設大局,以更實舉措深耕高原數字底座,持續為網絡強國、數字青海建設注入新動能,全力服務現代化新青海建設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