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至16日,由教育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在武漢盛大舉行。作為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深耕者和本屆大會的專項保障通信運營商,中國聯通出席大會開幕式、全體大會和高等教育數字化平行會議,以“硬核技術”保障大會通信、以創新成果詮釋教育未來,全面展現在智慧教育領域的實踐突破。
硬核技術筑基:11項“黑科技”護航全球教育盛會
作為大會官方通信保障運營商,中國聯通以5G-A、元景大模型、400G超高速光纖等11項前沿技術構建“網速逆天、智商在線、安全無憂”的通信網絡。在場館內,5G-A技術實現千兆上行、萬兆下行速率,結合400G全光運力網與50G PON技術,為250余臺終端提供萬兆專線接入,現場Wi-Fi速率達400Mbps,保障高清直播、VR課堂“零卡頓”。網絡管理依托元景大模型實現智能化升級,通過“人機協同”Copilot模式革新傳統保障流程,故障處理效率提升超50%。安全防護方面,安全GPT技術對800余個IP進行7×24小時監控,構筑AI防火墻體系。此外,“通智超一體算力調度平臺”以多云協同架構降低40%帶寬成本,提升35%算力利用率,為全球參展方提供高效、低耗的數字服務。
圓桌對話:闡釋“三重融合”驅動教育范式躍遷
在教育部高教司主辦,武漢大學承辦的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高等教育數字化平行會議上,聯通數據智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振軍作為產業界代表,出席“智能變革教育的新階段、新標準、新路徑”圓桌對話,系統闡述了智能技術驅動教育變革的實踐路徑與產業洞察。
李振軍指出,教育正經歷從“知識傳授”向“數智賦能”的躍遷,提出“三重融合人才培養體系”,強調數智時代需突破學科壁壘,實現數據科學與AI技術融合、技術人才與行業場景融合、產學研人才生態融合;強調“數據要素+智能技術”的雙輪驅動效應。建立大數據和AI實習實訓基地,輔助就業導向型柔性人才培養理論與實踐結合,聽課與動手處理數據、搭建平臺結合,提升學生就業勝任力。建立以“大數據采存管算用”培訓為核心的一站式教學實訓平臺,提供算力資源、算法支持;融入真實案例教學。目前,中國聯通已與100多所高校合作,提供高質量數據集支持科研,聯合申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及科技項目。
成果展亮劍:明曦智教大模型、5G+AI非遺傳承引領創新
中國聯通智慧教育軍團結合聯通元景與DeepSeek雙引擎架構自主研發的明曦智教大模型,經過多階段深度訓練,推動多類學科數據融合,推進學科模型建設。幫助學生實現知識體系解構與學習路徑規劃;輔助教師進行教學策略定制與教學環節設計。目前已與北京師范大學、四川大學、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聯合共創了AI伴學、AI校務助手、AI教研教學、AI校長助理等智能體與應用,適配多元教育場景,全面推動教學品質升級、校園治理優化與學習體驗革新。
依托5G、人工智能技術,湖北聯通聯合十堰市土關埡鎮中心學校打造“5G+AI賦能茶藝非遺傳承”標桿項目,土關埡中心學校實現與茶園、炒茶室、教學點等五地的實時高清互動,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農村教育中心列為典型案例。同時基于中國聯通元景大模型開發的AI數字人“通通”也亮相成果展,其內置豐富的茶文化知識庫,不僅能解答茶藝知識的各種疑問,還支持中英雙語智能問答。再加上有了內置聯通5G芯片的錄播推車的助力,即使身居偏遠山村,老師和同學們也能夠實時調閱采茶、炒茶、泡茶等教學環節視頻,還能通過超高清投屏1:1還原教學場景,與城市孩子們一同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展會期間,教育部、北京、山東、湖北、江蘇、福建、等省市教育廳、教育局及相關高校領導、國內外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和媒體蒞臨中國聯通展臺參觀交流。
現場觀摩:VR實驗、全息課堂破解教育核心痛點
在大會觀摩�;顒又�,中國聯通專業教育子公司云啟智慧的VR虛擬實驗教學和5G全息互動課堂兩項技術應用成為焦點:在武漢市神龍小學落地的5G+VR實驗系統,通過虛擬仿真技術讓學生佩戴VR設備即可安全完成粉塵爆炸等高危實驗,AI實時反饋操作規范性,覆蓋全國百余所示范校。在武漢市二橋中學跨區域全息教學演示中,異地教師通過4K全息影像實現“面對面”授課,肢體動作毫秒級同步,師生問答流暢無延時。該技術也入選工信部“5G+智慧教育”典型案例,應用于13個地區黨史思政、雙師課堂。
科技為翼,共繪教育數字化未來
中國聯通以“數據要素+智能技術”雙輪驅動,持續推進教育范式變革。從非遺傳承到高校治理,從課堂革命到資源均衡,中國聯通正以創新實踐為全球數字教育發展注入中國智慧,攜手世界共赴智能教育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