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優惠信息精準鏈入、社區便民信息隨時可查、線下直播間按需開啟……當服務廳成為凝聚社區溫情、給予貼心關懷的“新鄰里”,“遠親不如近鄰”的現代內涵在此被重新定義。
這一切不是“未來”,而是“正來”。在江蘇,移動服務廳深度融入百姓民生,連接萬家燈火、賦能社區商業,以服務“共生”的創新模式,讓周邊生活有“智”更有“質”。
<一刻鐘的生活圈
15分鐘,不僅僅是時間刻度,更是生活“質感”。從以貨為中心、以食為紐帶到以人為核心,社區商業正逐漸進入3.0時代。這一躍遷的背后,是用戶不再為“空間溢價”買單,轉而開始為“時間價值”付費的消費邏輯轉變。
移動服務廳讓用戶共享周邊優惠服務
“我可以點杯星巴克,也可以選一個麥當勞套餐,完全不會覺得等待的時間漫長,而且這些消費還能享受到優惠。”在鎮江夢溪廣場一樓的移動服務廳,正在辦理寬帶業務的張嫣如是說:“十來分鐘,辦了業務又喝了咖啡,效率杠杠的。”
事實上,與知名品牌聯手打造生活服務專區,只是江蘇移動“15分鐘生活圈”概念落地的一個縮影。通過將便民服務嵌入大眾日常生活,實現“需求即時響應”,讓所有人共享周邊服務,為消費新場景的創設提供了廣闊空間。
用戶在揚州韻河灣商戶使用移動權益服務
在揚州,市民中心旗艦服務廳深度聯動附近頗具人氣的“韻河灣夜市”,構建起“業務辦理+生活消費”的消費新場景。用戶在服務廳辦理權益產品后,即可領取夜市專屬消費抵用券,用來購買小吃飲料、特色手工藝品等近50家攤位的商品。周末,服務廳的志愿者還會走進夜市,向周邊居民提供寬帶義診、反詐科普等免費服務,讓信息服務與煙火生活無縫銜接。
不僅如此,江蘇移動服務廳還集納多樣化便民服務,讓一刻鐘生活圈延伸出更多觸手可及的民生福祉。快遞收發、寬帶義診、應急打印、緊急藥箱、飲水充電等近20類免費服務,均可根據服務廳周邊居民的需求進行“差異化”選配,且定期進行“菜單式”動態調整,以更加貼合居民的實際生活需要。
=社區的服務驛站
近日,《江蘇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出臺,明確提出未來三年,江蘇將健全數字治理體系,提升助企為民服務水平,建設智慧社區,打造數字家庭。在社區治理從“網絡化”向“數字化”升級的過程中,移動信息技術如影隨形、貫穿始終。
走進南京虎踞路旗艦服務廳,點擊移動高清電視大屏上的“周邊好生活”頻道,服務廳所在社區的便民信息、優惠活動躍然顯示在屏幕上。家住附近的焦先生經常來這里買咖啡,每次都會順便查看一下社區有沒有新通知。在他看來,物業微信群里的消息很容易被各種各樣的發言“淹沒”,服務廳里的顯示反倒更加清晰明了。廳里的工作人員還貼心地告訴他,在家里打開移動高清電視,還能“收獲”一個以家為原點,連接附近吃喝玩樂優惠信息的“周邊好生活”服務。
一個個涌現在大眾身邊的服務廳,不僅是便利生活的窗口,更承載著對周邊居民,尤其是特殊群體的關切。從信息展示的“終端”出發,它們正成為一系列主動服務與溫暖行動的“起點”。
在泰州坡子街移動服務廳,工作人員介紹,“針對周邊不少老年人獨居的情況,我們聯合街道主動上門,免費提供感應式設備,并通過大數據實時監測他們的活動情況,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報警。”
文昌社區92歲居民朱奶奶患有阿爾茨海默病,配備了江蘇移動智能胸牌后,大數據便可實時檢測到她的行動軌跡,避免走失等意外發生。緊急情況下,她只需按下按鈕,即可第一時間通知子女、社區網格員以及街道綜合指揮中心,確保自己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這一小小的胸牌,儼然已經成為朱奶奶日常出行的“平安符”。
>36000家的鏈接
今年三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作為連接供需雙方的中介和載體,平臺企業正通過數字賦能、流量扶持、市場拓展等多種方式持續發力,不斷拓展商戶的發展空間,促進消費。
結合小店經濟與平臺經濟,江蘇移動通過與區域經濟的“毛細血管”相連,激活“1+N”的乘數效應。泰州海陵鳳凰旗艦服務廳的大屏上,實時更新著幾十家商戶的優惠信息與折扣資訊。“我們與萬象城深度合作、資源共享。”店長高璇介紹道,“一方面為合作商戶帶來更多客流,另一方面也為本地全球通VIP用戶提供商場停車優惠券等專屬福利。”
這種與周邊商戶的緊密聯動,有效激活了屬地實體經濟的發展活力。江蘇移動計劃在年底落地2000家服務廳,目前已聚合商戶36000多家,逐漸編織起一張覆蓋廣泛、服務多元的本地生活網。
工作人員向用戶介紹直播設備的使用知識
環形補光燈、高清攝像頭、提詞器、麥克風……位于連云港贛榆鄉鎮的東北網格服務廳在內部設置了直播經濟“售服”區,通過引入專業設備、搭建沉浸式體驗區,有效滿足鄉鎮網紅、商戶的直播需求;營業員轉型為“直播服務顧問”,以場景化服務引導客戶體驗直播全流程,同步提供直播技能培訓、設備調試及流量套餐定制等服務。
近幾年,在線直播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江蘇移動以服務廳為“原點”,通過“網絡+設備+內容+產業輔導”全流程服務,幫助邗江的茶農、宜興的紫砂壺工匠、啟東的漁民,把“千行百業”的生意搬上了云端。
從構建一刻鐘便民服務圈,助力社區治理提升效能,到賦能周邊經濟發展,一幅其樂融融的惠民生活新圖景,正以移動服務廳為載體,在江蘇大地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