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7月16日消息(南山)5G,經過2020年大規模部署后,2021年沒有絲毫停歇,不僅繼續完善網絡覆蓋,同時也向垂直行業不斷推進,部分行業試點應用開始顯現出具有價值的商業模式。
5G產業的繁榮,離不開底層芯片的關鍵支撐。中國乃至全球范圍內5G芯片供應商少之又少,紫光展銳正是其中一家。在2021年世界5G大會即將到來之際,紫光展銳市場副總裁夏曉菲接受C114采訪,暢談了公司在5G時代的最新定位:“數字世界的生態承載者”。
在夏曉菲看來,5G芯片門檻極高,公開市場真正能夠提供5G芯片的只有三家:高通、聯發科和紫光展銳。紫光展銳作為中國芯片廠商,肩負重任,必須要擔當這一角色。
5G芯片處在第一陣營
紫光展銳今年最大的動作,是發布了5G產品新品牌“唐古拉”,并規劃了6、7、8、9四大產品系列。其中,唐古拉6系定位于5G普惠型產品,唐古拉7系強調產品體驗升級,唐古拉8系主打性能先鋒,唐古拉9系則代表著前沿科技。
唐古拉發布,意味著紫光展銳將全力打造全系5G產品。夏曉菲介紹,公司在去年上市了第一代5G芯片T7510(現已更名展銳唐古拉T740),僅落后國際巨頭6個月時間,基本上處在第一陣營的位置。T7510商用半年后銷售破百萬套,商用終端產品數量超50款,創下良好成績。
而第二款5G芯片康古拉T770,在5G、AI等技術方面具有重大創新。一方面,其采用6nm EUV工藝制造,功耗、性能等均有較大提升,且把握住重要的技術節點;另一方面,基于AI技術重構了傳統攝像的算法,大幅提升了拍照質量,并優化了5G功耗,此外強化了系統級安全,整體表現出色。“這將是一款非常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夏曉菲表示。
看好5G在C端市場潛力
5G最大的價值在于行業應用,目前已成為市場共識。對于C端消費級市場,業界則看法不一,盡管憑借大帶寬能力,運營商已獲得數億的5G用戶,但尚未有明確的“殺手級應用”。
夏曉菲強調,當前來看,5G的價值還是在消費電子市場,主要是智能手機市場。有輿論認為5G帶來的體驗提升尚不明顯,實際上任何一個新技術產生,到用戶體驗的提升,中間都有一個時間差,4G剛商用時,也受到了業界的質疑,但在移動視頻普及后質疑聲也就消散了。
5G未來也逃不過“真香定律”。業界要做的事情,是在產品形態方面不斷創新,例如5G云手機、VR/AR設備等。例如在4月份舉辦的創見未來大會上,紫光展銳就宣布與亮風臺在AR領域展開重要合作,共同研發5GAR智能眼鏡,豐富完善AR生態鏈,把握市場先機。
將推出多顆5G to B芯片
定位生態承載者,紫光展銳的目標不僅僅是消費市場,更要賦能千行百業。
夏曉菲強調,5G對于工業界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在過去一年里,紫光展銳和產業鏈合作伙伴一起在5G toB方向創造了100多個應用案例,包括和京東集團合作開發的5G智慧物流,和國家電網合作推進智能電網改造等,加速推動5G toB普及,助力5G新基建。
以智慧無人倉解決方案為例,紫光展銳在AGV小車等終端上安裝了5G芯片模組,基于業務云化部署和邊緣計算網絡,實現了商品的入庫存儲、搬運、分揀等全流程無人化管理和操作,大幅提高了倉儲運轉效率,倉儲成本下降60%,分揀準確率達到99.99%。
“紫光展銳掌握了短距通信到2G/3G/4G/5G,以及衛星通信等全場景通信技術的企業,擁有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能力,單顆芯片最大的規模達到120億支晶體管。我們認為,紫光展銳具備了承擔產業責任的能力。”夏曉菲表示。
在本屆世界5G大會上,紫光展銳將與業界重點探討5G R16對于工業應用的影響。夏曉菲希望通過R16協議的快速落地,加快5G對工業應用的賦能,幫助行業應用提升生產運營效率。面向B端市場,紫光展銳將推出五到六顆芯片產品,滿足行業市場的差異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