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29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 2025)在上海世博中心、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作為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的“國家隊”、5G新基建“主力軍”,中國鐵塔以“塔生萬智 同擎未來”主題亮相大會,并同期舉辦“智擎未來(WAIC·上海)人工智能應用創新論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在中國鐵塔業務領域的創新應用路徑。
論壇匯聚行業精英、專家學者以及技術先鋒,旨在通過搭建交流和合作平臺,為中國鐵塔在新時代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推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邁向智能化、高效化新階段,為數字中國建設筑牢堅實根基,開啟通信領域智能化發展的嶄新篇章。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工作黨委二級巡視員黃春華在致辭中指出,人工智能的浪潮奔涌向前,基礎設施是“根”,產業生態是“葉”,唯有根深方能葉茂。中國鐵塔作為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國家隊”,擁有遍布城鄉、得天獨厚的高點站址資源、分布廣泛的機房設施,是構建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的關鍵力量。
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國鋒表示,人工智能已成為驅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核心引擎”,中國鐵塔深刻把握人工智能技術演進規律,將“位置+感知+計算”的核心能力與AI技術深度融合,在支撐全球最大規模通信網絡智能化升級的同時,正加速構建“泛在連接、全域感知、即時計算”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
與此同時,面向空間數智化治理,中國鐵塔研究發布“經緯大模型”,其視覺大模型擁有180億參數,多模態大模型高達2000億參數,已在應急、林草、國土、水利、環保、農業等重點行業得到應用,平均檢測精度大幅提升,為精準監測、智能決策與高效協同注智增能。
在數字浪潮洶涌澎湃的當下,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各行各業。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院長燕琴發表《智能遙感賦能自然資源保護利用》主題演講,介紹了從“天上看”到“地上管”,AI如何讓每一塊土地、每一片森林擁有“數字身份證”。
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楊芳分享了《AI賦能珠江河口智慧監管,打造全球河口治理保護范例》的成功經驗。
中國鐵塔行業拓展部總經理、鐵塔智聯技術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麻文軍作題為《深化“人工智能+”行動,賦能數智化升級轉型》的主題演講。中國鐵塔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和能力優勢,聚焦人工智能,開辟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新賽道,通過鍛造一流的平臺和特色算法、領先的數智化治理產品、空間治理行業大模型、通用鐵塔智能體、邊緣算力數智底座和戰略性高價值場景等六大能力,持續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賦能空間數智化治理、低空經濟和內部生產運營提質增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匯聚生態,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大賽啟動
隨著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數字基礎設施成為全球創新發展的戰略基石,搭建一個開放共享的創新舞臺,匯聚全球智慧、鏈接技術與場景、催化成果轉化,推動各行業智能化轉型升級已成為必然選擇。
為此,中國鐵塔全面啟動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大賽,大賽聚焦“AI+應用服務”“AI+安全治理”“AI+算力服務”三大方向,面向AI開發者、高校團隊、創新企業及科研機構開放報名。圍繞人工智能算法研發、應用開發、場景創新等領域,挖掘人工智能人才,探索高價值應用場景,促進“AI+”成果轉化。
中國鐵塔以本次大賽為紐帶,與產業伙伴共建“AI+通信基礎設施”應用體系,推動智能站址、邊緣算力的互聯互通,打造集約共享的數字基礎設施底座;共研行業大模型,聚焦空間數智化治理重點場景,打造標桿應用,加速AI技術在各行業應用落地;共育復合型人才梯隊,通過賽事發掘培養一批既懂技術又懂場景的復合型人才,為各行業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論壇期間,來自中國信通院、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華東理工大學等產學研用專家代表以及中國鐵塔內部專家,圍繞真實場景、前沿算法、產業痛點,拋出“賽題錦囊”,為即將參賽的團隊提前“劃重點”。
展望未來,中國鐵塔將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和技術優勢,加快推進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和應用落地,對內加速生產經營管理數智化進程,對外賦能千行百業智能化升級,為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貢獻鐵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