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2月27日消息(蘭茜)今日,由CIOE中國光博會與C114通信網聯合舉辦的“第五屆光通信高質量發展論壇”線上研討會——“FTTR-B:賦能垂直行業數字化轉型”順利召開。會議邀約產業鏈專家代表,聚焦中小微企業全光組網方案,全面助力中小微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中國電信集團二級首席專家張東應邀發表題為《FTTR-B打造工業泛在感知網絡》的主題演講,介紹了中國電信FTTR-B與工業PON兩張網在打造工業泛在感知網絡方面取得的實踐與成果。張東指出,我國政策支持萬兆光網進入千行百業,支撐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政策引領與行業困境:工業網絡升級迫在眉睫
近年來,國家對工業數字化轉型高度重視,工信部積極推動萬兆光網試點工作,各地政府也紛紛響應,激勵制造企業機器聯網,加快數字化改造步伐。然而,傳統工業網絡在這一進程中暴露出諸多弊端,成為制約工業數字化轉型阻力。
從網絡性能層面來看,傳統工業網絡實時性崩塌,多種協議并存且碎片化嚴重,在場景分化方面,傳統的離散制造以及流程工業導致網絡丟包率問題,進而影響產線質量,工業網絡升級改造迫在眉睫。
張東表示,解決傳統工業網絡問題,需層層遞進,從網絡層突破至數據層再到智能層。網絡最底層,實現連接和協議轉換,在此基礎上在數據層構建全域感知體系,最后實現工業現場智能化,驅動實時決策閉環。
網絡作為基礎,分為極簡網FTTR-B和專業網工業PON。張東介紹,FTTR-B需實現工業連接、工業現場數據采集,滿足工業現場泛連接需求;工業PON需基于確定性傳輸技術,實現工業現場AI決策、反向控制,滿足工業智能化控制需求。
FTTR-B極簡網絡:中小企業的數字化利器
當前,中國電信極簡網絡走向運營商集采階段,在成本控制、功能多樣性等方面展現出顯著優勢,為中小企業提供解決方案,實現整個工廠全面泛在連接覆蓋。
與傳統組網相比,輕量級工業PON組網架構簡單,中國電信可在一周內完成部署。無源ODN無需供電,綠色環保;體積小、質量輕;抗電磁干擾,可靠性高;多種網絡管理模式,支持多廠商設備納管;成本低,使得中國電信極簡網絡在中小企業中優勢顯著。
在張東看來,FTTR-B辦公聯網是剛需,安防及生產按需升級。現工業園區內可用一根光纖可切出辦公網、安防網、生產網,每張網絡都能根據不同需求給予不同的QoS保障,還可在后臺進行靈活軟配置,實現不同時間段的差異化服務,滿足企業多樣化業務需求,同時保障網絡安全性和穩定性。
當前中國電信FTTR-B方案已取得顯著成效,助力科日超聲生產倉儲物流降本增效。在科日超聲的生產倉庫,實現WiFi信號無盲點覆、AGV無縫漫游、內網隔離,生產進度和質量實時可視化,倉儲空間節省50%,配送效率提升40%。此外,中國電信FTTR-B助力廣東新元素板業產能提升,運營商業務延伸,持續增收,生產進度和質量實時可視化,年設備停機時間縮短15%,在生產效率提升20%的同時還榮獲第一屆光華杯一等獎。
工業PON專網:突破技術壁壘,實現智能控制
除了FTTR-B極簡網絡,中國電信在工業PON專網領域也進行了長期探索與創新。歷經11年研發,中國電信團隊與東北大學國家實驗室緊密合作,致力于打造新型工控系統,用網絡顛覆工控可能性。
如今,工業PON進入4.0階段,面向智能化系統的工業控制網絡體系與解決方案,支撐傳統以PLC/DCS為核心的自動控制系統向智能化控制系統的轉型,實現控制網絡從“兩層三級”向“一網到底”演變。
張東指出,新型工業PON已實現基于時間確定PON的云邊協同新型工控架構,能把PLC智能傳感的設備連接到工業指揮大腦端進行訓練,反推現場工業終端,打造工業現場“云邊”實時發現問題、準確分析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的閉環機制。
中國電信新型工控架構的關鍵技術主要分為兩部分,在“萬兆”新型工業控制網絡設計思路方面,實現多協議下工業大數據互聯互通、網絡確定性傳輸能力增強、網絡與控制一體化。在控制功能設計思路方面,運行工況智能感知、生產要素預測與回溯、高性能控制;人機互動與協作的智能優化決策,實現智能自主控制。
在實際應用場景中,工業PON展現出卓越性能。張東舉例,在小米昌平手機工廠,工業PON承載13000個信息點,利用云邊端控制系統的協議解析、數據采集能力,解決小米工廠多種工業設備互聯互通難、設備上云受制約等問題。再如電容鎂砂電化爐項目,云邊端控制系統利用工業PON邊緣設備微服務和內置確定性技術能力,實現過程數據與視頻數據采集,縮短控制周期提高電流控制精度,實現節電2-3%,每年節省百萬元電費開支。
演講最后張東表示,工業光網絡應以數據為核心,借助“小而美”的算法,邁向人工智能應用。中國電信將持續創新光通信技術,節省成本,爭取自主設計光網絡產品,驅動工業智能化轉型,走出國產化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