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WAIC 2025)于7月26至28日在上海舉辦,此次大會圍繞“智能時代 同球共濟”為主題,全面展現了AI技術前沿、產業趨勢與全球治理的最新實踐。 InterDigital無線研究高級總監張國棟出席WAIC 2025,并于“智造融合:AI 驅動工業范式變革”論壇發表“AI與6G:智啟工業新生態”主題演講。他與參會來賓共同探討了AI與6G融合創新技術如何賦能全球工業,并展望了兩項技術并行發展、相互促進所帶來的激動人心的全新用例與互聯未來。
InterDigital無線研究高級總監張國棟發表主題演講
AI與6G:并行演進,相互促進
在WAIC這一匯聚前沿人工智能技術的盛會上,AI相關議題自然成為焦點。其中,AI在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6G中的作用也引發了廣泛關注。張國棟強調,AI與6G是并行發展、相互促進的關系。他指出:“AI將成為6G的核心,貫穿整個網絡的每一個環節。從終端設備,到邊緣網絡,再到核心基礎設施,AI將成為優化網絡、提升效率的強大工具,同時創造全新的服務和收入增長空間,”他進一步解釋說,“在我們看來,AI 和 6G 的共同演進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AI for 6G:AI將提升6G的性能,減少開銷,并在無線接入網和服務層增加網絡智能。另一個是6G for AI:6G也會確保有一個高服務質量(QoS)的框架,以滿足6G時代AI 流量增長的需求。”
“會思考”、“能感知”、“懂應變”的6G
國際電信聯盟(ITU)的IMT-2030框架為6G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張國棟表示:“6G不僅延續了5G的能力,還能支持沉浸式體驗、超低延遲和海量連接。更重要的是,6G帶來的不只是通信能力的提升,還引入了全新的能力:網絡能夠通過通信感知一體化(ISAC)、泛在連接以及AI與通信的整合,變得‘會思考’、‘能感知’、‘懂應變’。”
AI與6G融合:解鎖工業新用例
隨著AI與6G的深度融合,網絡不再只是傳輸數據的工具,而是具備“理解場景”、“預測需求”、“智能響應”的能力,這將開啟諸多可能性,特別是在工業領域。張國棟列舉了以下幾項引人注目的用例:
通信感知一體化(ISAC):在6G時代,網絡中的每一個組件——從口袋里的手機,到街角的基站——它們的天線,都將扮演雷達的角色。無線信號能夠感知環境中的變化,也就是信道的變化。而AI進一步對這些感知信號進行轉換與融合,通過特征提取和學習,來識別高度復雜的人體活動、物體移動,甚至是手勢等微小動作。
自動駕駛車輛:6G提供高速、可靠的車聯網通信(V2X),實現車與車、車與基礎設施間的數據持續共享,全面提升道路安全。同時,AI還能融合車輛自身的感知數據,如激光雷達和攝像頭,支持類人決策與智能互動。無論是緊急避障,還是毫秒級響應,6G與AI的融合都將帶來更安全、更智能、更高效的出行體驗。
XR內容與沉浸式體驗:XR體驗的關鍵在于超低延遲、響應式交互和穩定的媒體同步。6G將提供底層傳輸保障,而AI則通過增強的視頻壓縮與智能解碼,支持不同環境下的多樣化內容,實現更佳的畫質和效率。同時,AI還能精準提取XR任務所需的關鍵數據,并提升沉浸媒體的真實感,打造高度還原的虛擬社交體驗。
海量上行流量:代理式AI的新機遇
過去,無線技術為滿用戶需求,專注于提升下行鏈路的速度。然而,隨著XR體驗和直播等對上行流量需求巨大的服務日益流行,網絡面臨的挑戰也愈發嚴峻。這些服務產生的海量上行數據流量,為代理式AI(Agentic AI)創造了新的機遇。張國棟指出:“在6G時代,AI正在邁向‘代理式AI’。終端設備上的AI可以根據本地的環境和信息做出決策,不僅保護隱私,也能更好地支持像直播、XR這類上行數據量大的應用。”
代理式 AI 領域也是 InterDigital 發揮專長的所在。張國棟分享:“InterDigital推動了幾項關鍵技術創新,比如語義通信,只提取真正有價值的信息來傳輸,以及自適應AI編碼技術,可以根據網絡狀況動態調整視頻分辨率和幀率,確保流暢體驗。同時,我們還研發了智能卸載技術,讓終端和邊緣設備協同處理AI任務,提升整體性能和能效。”
在AI深度融合的通信時代,各行各業,無論是制造業、交通運輸、能源,還是娛樂產業,都將迎來深刻變革。AI將為這些行業提供智能化服務,釋放全新的商業價值,開創全新的商業模式。最后,張國棟呼吁:“要實現這一令人振奮的未來,離不開企業、學術界和產業界的通力合作。讓我們攜手共創,加速把這些精彩的未來圖景變為現實!”